削尖脑袋也要露脸

成龙小时候家里很穷,在他6岁时,因为家里无法负担他的学费,只好把他送到了于占元的戏班子里学戏曲。不读书、不识字,每天只勤学苦练软硬功夫。在师傅的鞭子与竹条下,成龙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走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等到成龙功夫学得差不多了,香港戏曲行业偏偏迎来了萧条。在电影等其他新的娱乐方式的冲击下,戏曲学校最终关停。成龙走进了邵氏电影大片场,做了一个“臭武行”,那时候人们都管他们这些龙虎武师形容叫“臭武行”,就是因为这个群体的复杂性,如你一到片场,就要先学会赌钱,要学会像别人一样讲连篇的粗话,学着很拽的样子抽烟,给人以一种根本没什么前途的印象,将来要做什么,谁都没打算。

成龙的电影之路便是从一个“死跑龙套的”开始。他刚走进片场,导演二话不说就把他推倒在地上,一边叫人朝他脸上抹了一把泥水,然后再塞一袋子血浆在他嘴里。这时候成龙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喘气,一动不动地装死尸。

谁愿意总是演死人——除了死人,怕是没有一个活人愿意。为了争取到好一些的角色,成龙想尽了办法。那时候电影圈的武行中有一个很有名的武术指导,地位很高,身边围绕着许多小弟、跟班,成龙只能算是小弟的小弟。为了能让高高在上的大哥注意到自己,成龙观察了大哥去片场所经过地方,从中选择了一个最佳地点,每天在那个地点露一脸,让大哥看见自己。这样坚持做了很多天后,有一次大哥终于停下车问了成龙一句:“你是跟我的吗?”成龙说是。大哥于是让成龙上车捎他一段。一路上成龙很规矩,大哥问一句就答一句,绝不多话。到片场后,大哥让成龙帮他擦车。成龙后来回忆:“我这一辈子就没擦过这么干净的车,每个缝隙,都用牙签来挑干净。后来他就每天都接我上班,我每天都帮他擦车……”就这样,成龙没多久就成了这位武术指导身边的红人。

而为了让报纸能报道自己,成龙也可谓挖空心思,他别出心裁地穿奇装、戴墨镜,希望媒体能关注到他。在这一招没有用后,他每逢媒体来采访主角拍照时,总是挤到主角身边,希望自己可以沾点光在报纸上露个脸。但相是照上了,只是报纸在刊发时总是把成龙给剪了。这难不倒成龙,他又想法子,在拍照的时候拼命挤在主角身旁,近得报纸不好下剪刀——一剪的话主角的形象就残缺了。通过这些斗智斗勇,成龙的相片才终于见报,露脸了。

这个世界有才的人很多,笔者坚信没有成龙的香港影坛,一定会有“王龙”、“李龙”出现。如何从众多的“龙”中秀出自己的才能?我想我们完全有必要向成龙学习,学习他那种挖空心思也要“露脸”的心机。

“心机”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贬义词。其实不然,“心机”应该算是一个中性词,《现代汉语词典》对其的解释是:心思和计谋。联系以上成龙为了露脸而想出的种种行为,笔者在此更愿意将“心机”解释为:有“心”争取“机”会。

人生在于谋划,心机也可确保谋划得以成功。机会在多数时候是你争取而来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有心、用心地去追求,是很难得到的。做人当然要有点心机。心机是谋略的一部分,善于谋划的人都是有心机的人,但不要以为有心机的人就都要算计别人,更多的时候,心机还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心机是智慧的流露,也是自保的象征,没有心机的人浑浑噩噩,对世界上的事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留心观察也不深刻剖析,最终只能是糊涂地过一生。对不少人而言,缺少的并不是做大事的愿望,而是帮助自己成大事的各种“心机”,缺乏“心机”的本质就是缺乏正确做事的方法和技巧。

泰勒曾说:“如果你所要耍的心机是为了顾全大局,那么有点心机,也不算是一件坏事。”的确,做人虽然要纯真,做事虽然要认真,但是为了让自己想推动的事情顺利进行,有时候耍点“手腕”与“心机”,正是为做成事情“加把劲”的最佳“催化剂”。

人生在于谋划,机会在多数时候是你自己争取来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有心并用心地去追求,是很难得到机会的。善于谋划的人都是有心机的人,但不要以为有了心机就要去算计别人。更多的时候,心机还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