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可能成功的N个理由

如果现在的俞敏洪是卖猪肉的屠夫,可能不会让他昔日的北大同学与老师有太多的意外。而他创立了新东方外语学校的辉煌成就,却太让人感到惊讶了。用俞敏洪的话说:“任何一个人办了新东方都情有可原,但我俞敏洪办就不能被原谅,因为在同学眼里我是最没出息的人。”

熟悉俞敏洪的人都知道,这话并不是俞敏洪在故意谦虚。他说的是实情。俞敏洪于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农村,1978年高考落榜。复读之后再次名落孙山。1980年,“高五”毕业的他却幸运地考上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从苏北农民到北大学子,可谓山鸡变凤凰。然而等他进了北大,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山鸡”落入“凤凰群”。别人都是“凤凰”,就自己是一只“山鸡”。俞敏洪成名之后不止一次提到北大,说那是一个令自己“百感交集的伤心地”。进宿舍的第一天,他就碰到了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他同宿舍的一个同学躺在**拿着一本《第三帝国的兴亡》在读。俞敏洪觉得很奇怪,用很糟糕很难听的苏北话问他:“咦,上大学还要看这种书吗?”那个同学抬头鄙夷地白了他一眼,这一眼宣判了俞敏洪属于一个十足的“乡巴佬”。

“我是全班唯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进大学以前没有读过真正的书,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让我休学一年,结果练就了现在这副瘦削的魔鬼身材。”往事不堪回首,俞敏洪不胜欷歔。

在多数人眼里,俞敏洪属于沉默寡言被别人冷落的“后进生”。大学期间,他几乎没有在北大学生经典的“卧谈会”上自信地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没有参加过任何一种学生活动。别人津津乐道的爱情对他来说却完全真空。“北大5年(加上了病休1年——作者注),没有一个女孩子爱我。”他说对爱情的饥渴使他“见到任何一个女孩都想扑上去”。这显然是夸张之说,但依然贴切地描述了他那时的心境。

1985年,俞敏洪毕业后留校当了英语教师。他一个礼拜授课八节,月薪60元。不过,即使当了老师,俞敏洪依然不善于同人打交道,他的幽默虽然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却在教师群体里没有多少市场,依然处在被边缘化的地位。此后,俞敏洪见昔日校友纷纷留学北美,也开始向TOEFL和GRE发起冲刺,并最终通过了TOEFL和GRE考试。

但俞敏洪最终还是没有出国,因为没有一所大学愿意给他提供全额奖学金,而他本人也根本拿不出留学的费用。为了筹集留学的费用,俞敏洪利用课余时间在外做英语培训。这种行为虽然在当时的北大老师中盛行,不过这惹怒了学校。1990年秋天,北大三角地的高音喇叭宣读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大意是俞敏洪打着北大的名义私自办学,影响教学秩序云云,处分决定是记大过。

俞敏洪没有丝毫准备,因为在外业余做培训的不止他一个人,而且校方在作出处分的决定之前并没有和俞敏洪作过事先的沟通,突然这样严厉的公开批评,让俞敏洪颜面大失。次年9月,俞敏洪以主动辞职的方式为自己保住最后的自尊。

“轻轻地我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俞敏洪简单地收拾了自己的行李,落寞地告别相伴11年的北大。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为什么俞敏洪是北大最不应该成功的人了。他看上去毫不起眼,用放大镜在他身上仔细寻找,也很难找到多少所谓成功的素质与迹象。他是一个不可能很成功的人,却实实在在做出了一番别人做不到的大事业。“不可能”三个字,制约了多少人前进的步伐!一两个人说你“不可能”,或许你还能不为所动,但说的人多了,你还能那么自信吗?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不可能”,只是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不可能”。威廉·波音是美国一个经销木材和家具的普通商人,在他观看了一场飞机特技表演后,迷上了飞机。于是,他决定前往洛杉矶学习飞行技术。但是,他买不起飞机,他的年龄也限制了他成为飞行员的可能,学会驾机技术又有什么用呢?

看来,要满足驾机遨游长空的愿望,只能自己制造飞机。当时的穷小子波音竟然冒出了如此大胆的想法。他身边的人都认为他的想法很荒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波音懒得理睬他们,他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逐步地了解了飞机的结构和性能。

在有了一定的准备之后,他开始尝试制造飞机。那时候,他不但没有飞机制造厂,甚至连一个受过专门训练的制造工人也找不到。波音只好动员自己木材公司的木匠、家具设计师和钳工进行组装——这简直形同儿戏,飞机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制造出来吗?

但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真的将飞机制造出来了!这是一架水上飞机,波音亲自驾着它进行试飞,并且取得了成功。

波音的信心高涨,他索性将木材公司改成飞机制造公司,专心研制飞机。时至今日,全世界每天有数千架波音公司生产的飞机在天空中飞行,谁能想到它起步之初的状况竟然是那么不可思议呢!

威廉·波音的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我们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只要我们把焦点放在“如何去做”,而不是想着“这是办不到的”。威廉·波音在晚年时,曾对采访他的一位年轻记者说:“坦然地面对每一次考验,你会得到力量、经验与信心……你必须敢做你做不了的事。”当我们面对一些似乎不可逾越的障碍时,只要我们有勇气向它们挑战,我们的信心也就有可能从中诞生,得到锤炼,并变得无比坚定。

当你认为“不可能”时,意味着你将不再为“可能”而努力。当你的“不可能”先生死了,信心才能诞生。在这种情况下,你才能够达到自己认为“不可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