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何总喜欢对着干

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举动:别人让做什么,自己偏不想做什么,总想和别人对着干。

妈妈说,别上网了,好好做功课,不然就给你断网。孩子却心想:凭什么啊,一天到晚就是学习,回到家里还不能放松一下!你不让我上,我偏上!

妻子说,别抽烟了,看你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的。丈夫不服气,抽烟怎么了,不抽烟还是男人吗?不愿意闻,就捂住你的鼻子。

同事说,你用这个牌子的香水啊,这个牌子不好,换成别的吧。你却心想:你说不好就不好呀,我就爱用这个牌子。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十分常见,有些人管这叫“抬杠”。这些行为实际上是人们逆反心理的一种体现。

逆反心理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他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是最常见的,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也会有这种心理。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有人“不受教”“不听话”,与别人“顶牛”“对着干”。

人们常常通过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的行为,来显示自己的“高明”和“非凡”,来抗拒和摆脱某种约束,或者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占有欲。逆反心理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般来说它常出现在以下三种情况里:

第一种,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时。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极易为其披上浓厚的神秘面纱。

第二种,企图引起别人注意时。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上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认同。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得有些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第三种,经历了一些特殊体验时。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与世无争,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异,变得粗暴、多疑、怪僻。

逆反心理对个人来说,有一定的好处:它能够张扬个性,突破陈规,有利于改变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当事人有勇气和信心,有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和态度。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激发,则有利于一个人潜力的发挥。

巧妙地利用别人的逆反心理可以有效地改变其行为,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学会对人们进行善意的规劝和说服,同时也要警惕别人利用逆反心理来诱导你,使你作出不理智的选择。

如果逆反心理运用不当,则会使人形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式和偏激的行为习惯,处处与人对着干,从而变得固执、偏激,无法客观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无论何时何地总是下意识地与常理背道而驰,作出错误的选择和决定。

逆反心理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当他开始认识自我,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受到关注的需求时,便会寻求一些突出的举动来展示自己。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病态心理,但已带有病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逆反心理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止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