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之人反能蓄势

记得作家王蒙在《读书》杂志上讲了一则幽默故事,是说:两个人争论一道算术题,一个说四七等于二十八,另一个说四七等于二十七,两人争得不可开交,扭打到公堂,请县官大人裁定。结果县令责打坚持四七二十八的人的屁股,而判定说四七二十七的那位无罪。这真是“糊涂官乱判糊涂案”!坚持真理的人要挨板子,坚持谬误的人倒不予追究!可是仔细想来这县官的“糊涂”中倒很有几分智慧:与一个硬说四七二十七的人争得死去活来还不该打吗?你是正确的,你坚持四七二十八就是了,有什么必要与一个不懂四六的人争论不休、非要个输赢呢?这是一种很东方的关于“不争”的智慧。

其实,不争之德,本身也是一种“争”,争千秋不争一时。少说空话,多看书,多干实事,固本自强,不亦乐乎。

范蠡,是春秋末年吴越战争中的越国宰相,越国战胜吴国的关键人物之一。他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灭吴以后又及时地功成身退,偕西施,泛五湖。这些故事是人所皆知的。

吴越战争胜利后,他及时身退。范蠡在离开越国的时候,给文种写了一封信,劝他及时离开,文种不听,还贪恋着官位,对越王勾践存在幻想,还争着那个名利。而范蠡不争,抛弃名利,因此,他得以全身而退,文种却遭杀身之祸。"夫唯不争,故无尤。”因为不争名利,所以越王不能伤害他。

范蠡泛海到达了齐国,齐国聘他为宰相,他不干,在齐国海边围垦种田,以粮为纲。如果他在齐国争一席之地,并不困难,但是他不争,在齐国住了二三年后,当他有了“不祥”之感时,就立即离开了齐国。他带了子弟和西施又深深地隐藏于陶地。

不争之争,实际上一种立足于长远的牺牲或退让,为了发展,只要能够发展,牺牲眼前利益就是必要的,俗语称这叫以退为进,实际上,所有后退都是为了前进,吃小亏是为了占大便宜,这个理很多人明白但做不到,做不到明白也是白明白。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智慧,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主动建立这样一个人脉环境。

其实真正讲明白不争之争道理的是老子。不争所以难是因为人很难摆脱眼前利益,我们说一个人欲望很强,是因为他眼前利益看得很重,而且,欲望一旦起来又会蒙蔽双眼变得不会退让,不争基本上就会成为一种奢望,争了就得了眼前忽略了长远。老子说:自胜者强,胜不了自己就强不了哪去,所以,争是现实,不争是奢望,最后,不争的人以后胜了,眼前争得胜利的以后输了。

三国时曹丕作为储君被立为太子,曹操历来疑心很重,在接班人的选择上亦是如此。当然,他的疑心是疑在以后的江山能否稳固,是在他儿子当中的选择的,而并非把有他打下的江山拱手交给外姓。特别是在看到曹植的才华横溢文名天下时,就越发显得对曹植的器重了,进而就产生了废长立幼的想法。曹丕得知消息后十分恐慌,他是极不甘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弟弟夺走的,却又明知自己的才华远在曹植之下,怎么办?弑父杀弟,倘若不成,其帝位之事便付诸东流。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忙向他的贴身大臣贾诩讨教。贾诩说:"愿您有德性和度量,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礼数,这样就可以了。”曹丕领悟。经贾诩的指点,头脑得以开窍: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与其争不赢,不如不争,我只需恪守太子的本分,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一次曹操亲征凯旋,曹植自撰文章为父亲歌功颂德,讨来了父亲的欢心。而曹丕因接受了贾诩的点拨,而改变了讨父亲喜欢的方式,见父亲征敌凯旋,伏地跪拜,连哭不止。曹操见状忙问原因,曹丕泪流满面哽咽着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作为儿子心里好不担忧、好不难过啊,本应由我出征,我为父亲的辛苦而心疼,我为我的无能而惭愧呀。”一言既出,曹操面露同情,更令满朝肃然,都为太子如此孝道而感动。相反,满朝文武倒觉得曹植撰文有余孝道却显不足而难继帝位。结果,这场兄弟夺嫡之争,没有流血,没夺人命,以不争者胜而告终。曹丕以不争而赢得了人脉,保住了太子之位。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而后称帝,登上了魏国皇帝的宝座。

在我们这个物质还不太丰富的社会里,争名夺利的事情屡有发生,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把无数争名夺利之人都卷了进去。为了不被卷进漩涡,明智的做法就是,淡泊名利,远离漩涡,低调做人。这不仅是一种超然境界,一种大家风范,更是一种避开树大招风和被卷进漩涡而顺利到达彼岸的更好方法。

很多事情,放在一个长远的时间上你便能看出它的意义,争和不争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