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顿协议》吐露和平曙光

北约的大规模轰炸以及穆克两族武装趁机在地面进行的大举进攻,使波黑战场态势发生了转变。穆克两族攻占了大面积的塞族控制区。面对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压力,以及穆克两族对塞控区的不断蚕食,波黑塞族同意由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全权代表波黑塞族的利益,同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和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谈判。1995年9月8日,在美国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主持下,三方在日内瓦举行会晤,就解决波黑冲突问题达成了原则协议:承认波黑共和国的现有边界,规定波黑将由穆克联邦和塞尔维亚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领土划分比例为51%(穆克)和49%(塞),每个实体在保证波黑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有权与邻国建立特殊关系。原则协议达成以后,美国于11月1日把米洛舍维奇、图季曼和伊泽特贝戈维奇请到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空军基地,就达成波黑和平协议进行会谈。经过三周艰苦的讨价还价,三方于21日在代顿附近的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草签了和平协议。饱受战乱之苦的波黑人民终于看到了一丝和平的曙光。

为了监督和平协议的实施,北约将依据《波黑和平协议》的规定,向波黑派驻6万人的多国部队,取代联合国前南地区维和部队。12月5日,北约16国的外长和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总部举行了1979年以来首次“16+16”特别联席会议,正式批准了北约部队进驻波黑的行动计划。

12月14日上午,《波黑和平协议》在法国总统府正式签字生效。次日,安理会通过了第1031号决议,授权有关国家组成多国部队,替代联合国维和部队,以监督《协议》的实施。

10天后,联合国维和部队卸任,把持续了近4年的维和任务移交给以北约部队为主、由北约将军指挥的6万多人的多国部队,联合国维和部队正式撤出波黑。波黑特派团拥有维和民事警察1674名,军事人员4名,国际文职人员 325名,当地文职人员 1462名。

波黑战争是二战以来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的战争中,20余万人死于非命,200余万人流离失所,35%的道路被毁,40%的桥梁被炸,50%的学校被破坏,65%的住房被摧毁,波黑的工业产值比战前锐减了95%。

在近4年的波黑战争中,由18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总计为270万波黑人民提供了食品、医药和住所等人道主义援助,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战乱蔓延。维和部队在波黑履行和平使命的过程中,107名维和人员献出了生命。国际社会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才力,4万蓝盔部队日需经费500万美元,年耗10多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