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记

在中外所有的国家或王朝衰亡史上,中国的宋朝是最为特别的,它有如下几个方面不同一般:

一是世界大多数的国家或王朝的灭亡皆呈摧枯拉朽之势,败局已定,便是很快崩塌,唯有宋朝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汴梁失守,二帝被掳,南宋政权延续150余年,临安降元,犹有二王三年的余绪;

二是历史上所有的被灭亡国家或王朝,帝王降亡,便标志着旧王朝的结束,唯有中国的宋朝,临安三宫北迁,而且少帝和谢太后致书各地劝降,仍然有众多的忠臣义士奋发图强,不惜牺牲,英勇抗敌,以必死之决心,试图重光大宋江山;

三是宋蒙之战,尤其是宋元之战,是两个国力悬殊的国家之间的战争,蒙、元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处于攻方,占有全部的主动权,南宋朝廷被动应对,尽管有不少投降者,但更多的是忠于职守的坚守者和以身殉国的寻常百姓,在樊城、襄阳、潭州、饶州、信州、建康、常州、扬州、福州……许多人,用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书写了国破家亡图册里最为悲壮的史诗篇章,最终汇成崖山一役“二十万人齐殉国”的鸿篇巨制,这种以数十万人集体殉国的方式告别一个旧时代,只有在中国的宋代才会出现;

四是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统一王朝中,其命运的结束都是从内部开始,包括宋后的元、明、清,唯有宋朝不是从内部被推翻的,甚至代表皇权的临安三宫降元之后,各地百姓依然为维护宋朝的统治余绪,做了最为艰苦卓绝的努力与牺牲,一个败逃的队伍,二王逃离临安,数千人的队伍,一路上忠于宋室的官员和百姓,阖门举族相从,至崖山竟有二十余万人,这在中外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五是以崖山海战为标志的宋朝之亡,并不意味着中华文化的断裂,恰恰相反,以忽必烈接受许衡的“行汉法五策”建议为标志,蒙古皇族为主体的大元帝国的兴起,使得以汉族为主体的保守的宋室皇权统治向多民族统一国家形式转变,体现了以中国儒家为代表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心怀天下”,本来就是中国古人的胸怀,崖山海战,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是“浴火重生”。

崖山海战是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争,宋军人数众而战斗力弱,宋室君臣、百姓合演了一出“文人不怕死,武人不爱财”的历史悲歌!

崖山海战,从某个层面讲,它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场以种族集体自杀捍卫一种既有生活方式的社会运动,是一次影响中国历史及文化发展走向的战争,是世界海战史上以妇女、儿童、老人作为抵抗主体的旷世之战。

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历朝历代的更替史不绝书,而以一个朝代的谢幕方式而言,当以宋亡最为惨烈,也最为特别,崖山海战,几乎是以一种种族集体自杀的形式来祭奠大宋江山的易手。

近代以来,学界流传着“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传者虽多,而对其解读则有天壤之别。

在日本、朝鲜人看来,因为宋亡之后,元、明、清三代都不能成为其效法的榜样,故言“无中国”;

在中国人自己看来,宋亡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断,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正源于此,因而也有那“无中国”的感慨。

事实的情况是,崖山海战并不是文化意义上“中国”的消失,更不是民族心理上“中华”概念的异化,而是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在这里转了一个弯,改变了它的发展方向。

在时代变迁的历史大潮中,无人可以置身事外。

附:宋及后人题咏崖山海战的相关诗作

哭崖山

宋:文天祥

宝藏如山席六宗,楼船千叠水晶宫。

吴儿进退寻常事,汉氏存亡顷刻中。

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泪洒南风。

早来朝市今何处,如悟人间万法空。

过崖山

明:陈献章

天王舟楫浮南海,大将旌旗仆北风。

世乱英雄终死国,时来胡虏亦成功。

身为左袵皆刘豫,志复中原有谢公。

人定胜天非一日,西湖云掩鄂王宫。

凭吊崖门

明:丁玑

诸老丹心悬落日,楼船王气遂秋风。

生如卖国荣犹辱,死得成仁败亦功。

蹈海名高齐义士,运筹人泣陆宣公。

崖山一片凄凉月,谁遣啼鹃入故宫。

杨太后陵

明:李翔

天南南尽欲何之?有此天昏地暗时。

精卫力微徒切念,杜鹃声苦赠余悲。

覆巢岂复存完卵,块肉堪怜送水涯。

行访适逢山雨过,泪珠犹缀野花枝。

题张弘范磨厓大书

明:赵瑶

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

镌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

崖门览古

明:区大相

遗恨前朝事,吾来问水滨。

乾坤存一族,社稷有三臣。

惨淡勤五志,间关护主身。

至今厓畔石,风雨洗胡尘。

极地南浮日,敷天左衽时。

殒身徒有客,误国每由谁?

百战江山破,三军恸哭辞。

海门霞几片,犹闪旧旌旗!

北伐歼良将,南迁失令图。

人心非去宋,天意乃强胡?

行殿秋烟冷,荒陵夜月孤。

徒衔精卫恨,沧海几时枯?

万里穷何路,双崖壮此门。

吁天惟决战,航海岂图存!

虏骑能追宋,王师实灭元。

聊持一尊酒,波上酹忠魂!

亡国遗墟在,扁舟访古行。

崖无灭宋字,波有撼胡声。

冠履元华夏,乾坤仗圣明。

回思驱逐日,极塞虏尘清。

崖门谒三忠祠

清:陈恭尹

山木萧萧风更吹,两岸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恨华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白鹇诗

清:萧燧

君子为猿鹤,小人为沙虫。

年年精卫志,填海泛西风。

(注:据传白鹇为帝昺在舟中所养之鸟)

崖门纪游

现代:田汉

云低岭暗水苍茫,此是崖山古战场。

帆影依稀张鹄鹞,涛声仿佛斗豺狼。

艰难未就中兴业,慷慨犹增百代先。

二十万人齐殉国,银湖今日有余香。

又:

宋末三忠异代尊,丰碑十丈耸崖门。

将军屡败犹能战,丞相临危不幸存。

铁戟有时埋岸草,血波千古打渔村。

摩挲奇石斜阳里,应将精神教后昆。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