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驱逐殿外

眼看着范显嘴唇蠕动,似乎还要想辩解,严世蕃眼疾手快的转头对他斥责道:“没想到户部之中竟然还出现了你这样尸位素餐的蛀虫。”

“郎朗大堂之上又岂能是你能待的?”,随即他转头向李宇说道:“恳请陛下将此人逐出朝堂,我严某羞于此人为伍!”

看到严世蕃如此着急的要将范显逐出去,李宇也是随手摆了摆,顿时便有将军上前将他拖了出去,只留下一声冤枉的哀嚎。

殿上的诸多文臣武将看到李宇三言两语之间便黜落了一个四品的户部侍郎,当下心头皆是一凛。

李宇心情大好,于朝堂之上将人心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就是帝皇的权力。

一言可以将一个人坠到九幽之下,又一言可以将心生绝望的人提拔到九霄之上,人心为之所用,这就是权术,这就是帝皇之术。

“陛下圣明,如此泥泞于朝堂之辈,我等不容!”,亲王李樉也是恭敬的说道。

李宇轻轻的瞥视了他一眼没有多言,他的这个王兄虽然只是堂兄,但在他尚未登基之时,就已经彰显出与前身昏庸所不同的气度。

甚至于很多朝臣都在背地里希望,能登基的是李樉而非李宇。

只是可惜,李樉的生父乃是武朝先皇的兄长,有李宇在,又如何轮得到一个颇有贤名的旁支登基,岂不是妄想。

而待李宇登基以后,李樉方才沉寂下去,如此数年,泯然众人矣。

若非是今天宗人府被踩到了头上,李宇也不会注意到他。

不过三言两语之间就可以斥责得一个户部侍郎哑口无言,李宇相信这个李樉并没有表面上看的那般简单。

“赵家为事有功,众爱卿不得追究,此事到此为止,退朝!”

李宇起身大袖一挥,直接转身离去,留下脸色各异的一众朝臣。

“呵呵,赵将军真是生了一个好女儿,能如此得到陛下的垂青,赵家未来可期啊。”,一个文官阴恻恻的向赵孟福笑道。

“哼,可不是,谁人不知道这四十多家赌坊乃是收入了陛下的皇库,赵家也不过是替陛下打理生意罢了。”

“可笑,什么报社,乱七八糟的东西,本官就不相信这样的商铺能赚到银子,真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地段,可惜辽,若是造一栋烟花流地,必然能日进斗金也不在话下。”,一个朝臣同样一脸惋惜的说道。

看着众人脸色上写满了羡慕嫉妒恨,赵孟福也只是呵呵一笑,不予理会。

毕竟对他而言,今日也是看到了小皇帝对这个报社的维护,甚至不惜要黜落一个四品大员。

赵家每况江河日下,能抓住这样的好机会榜上皇权的大船,是个机缘。

至于这些文臣的酸溜溜话语,他自然是不放在心中的。

眼下文臣和将门的矛盾已经势同水火,任何能壮大自身,加大筹码以免阴沟里翻船了的事都需要去做。

想到此处,赵孟福也是甩袖离开大殿,心中对报社一事上心了许多。

而随着大殿上的一幕落下,京城中的报社也发售了首次日报。

不过确实门可罗雀,周围无论是百姓还是读书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叫做报社的怪东西。

“这报社说是书坊也不像书坊,说是印刷铺子也不像,但是里面却摆着这么多贵重的薄纸,还大开门户的,莫不成他以为我等百姓买得起?”

“就是,哗众取宠罢了,相信过不了几日就会因为没有客人而倒闭。”

“哎,真是可惜,原先这里的赌坊闲暇时候也能玩上两手,现如今是只能望洋兴叹了,报社报社,也不知道是报些什么的。”

“快看快看,里面有小厮拿牌子出来了,上面好像是价格。”

有眼尖的人发现,大声的说道,许多围观这一新奇事物的眼睛顿时投去。

此刻,只见得报社大门敞开,里面走出两个小厮,合力抬着一张大大的木牌,上面赫然写着价格榜三个字。

“哎,就算是标榜了价格又能如何呢,这些昂贵的纸张也不是我等寒门子弟能用得起的。”

“就是,还不如多卖几筒便宜的竹简呢,不过里面看样子好像藏书不少,倒是可以进去开开眼界。”

就在众人说着的时候,又有几个小厮拖着一包包沉重的麻袋子走出。

随即利索的将麻袋子上的麻绳给解开,顿时露出了里面一沓沓厚实的纸张,让街道上顿时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而其中带头的一名小厮直起有些酸痛的腰,朝周围看了看,笑道:“各位相公们,与其在一旁好奇,倒不如大大方方的前来观看。”

“我们报社今日新开业,购买报纸者可是有大优惠的。”

报纸?听闻小厮的话语,闹市上众多人的脑海里又出现了一个新词。

其中一个人遥遥朝着小厮拱了拱手问道:“不知这位兄台所说的报纸究竟是何意?莫不成你们报社便是售卖这些报纸的不成?”

小厮点了点头,从麻袋里拿起一卷薄纸晃了晃:“报纸又谓之时报,分晨午晚三报,其上会记录武朝已经天下九州各处的奇闻轶事,朝堂风向,时政颁布,边防战事,风土人情,甚至是连载的志异小说都有。”

随即小厮缓了缓,继而扬声说道:“最为重要的则是,这个报纸上还附着有一个招聘启事:上至州府,下至街市,相当于一个文字的牙市,以后任何想要找散工的都可以买一份报纸。”

“里面会记载有招工的人家,地址,而且凡是能刊登其上的,皆为官府所验证,又谓之广告,取广而告之一意。”

众人闻言顿时一片哗然,纷纷面面相觑:“若当真如此方便,日后觅业岂不是方便了许多,也多了不少选择?”

顿时有些正苦于工作没有着落的百姓面露喜色,毕竟他们这种住在京城中的百姓,多的是没有自己田地,依靠散工过活的。

眼下报纸的出现又给他们多了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