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子弹是越打越少的

其实,滑膛枪,就和燧发枪没什么区别了。

都说,战争是科技发展的源动力。

在战争中,倭国人也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智慧。

阴差阳错,竟然发明出了不需要火绳和燧石的枪械!

虽然,还只是滑膛枪,但却如同现代步枪一般,是激发枪。

但鸡肋的是,这种滑膛枪,造价高昂,性能上却并不如传统的火绳枪或是燧发枪。

不过,在经历了无数倭国工匠们共同的努力下,还真将成本给压下来了。

现在,倭国人所使用的步枪,不过是装弹比较快的火铳罢了。

与步枪一样,都是栓动式,且需要安装弹匣。

但却与火绳枪一样,射程不远,精度不高。

每把的造价,高达三十两!

即便是倭国这样的产银大国,也有些吃不消。

短时间内,甚至还在民间造成了通货膨胀。

不过,他们也来不及考虑那么多了。

如今,双方在四国岛不断的投入兵力。

之前德川家光投入的那五万人,已经死的差不多了,于是,他再一次投入五万人。

同时,本州岛内,继续征兵!

战争不仅仅是科技发展的源动力,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德川家光为了能够让新征召的士兵对幕府抱有忠诚性,所以,还特地开设了许多洗脑课程。

一开始,这样的课程只是在军中进行。

但在战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德川家光忽然又想,为何不将这种模式,干脆推广到民间呢?

这样,征召上来的士兵,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给他们洗脑了,在战场上,也不需要武士来充当督战队了。

武士们也可以亲临战场,增加一定的战斗力。

说干就干。

倭国人,的确是一个狼性民族。

在短短的几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这么多事。

全国上下,都开启了一片洗脑潮。

在京都府的策划下,全国上下都建立了规模不同的学府,这些学府,免费提供教育。

而教育中,剔除了诸如一些儒学之类的对战争没有帮助的课程。

也就是说,现在,在倭国内,所有学校,同样也都是为战争服务的,为战争提供人才的。

他们教导倭国人,应当如何爱国,应当为了天王,为了幕府如何如何……

也就是在这时候开始,倭国……生出了军国主义的萌芽。

而此时,正在博多城中的朱慈炤,对此事还完全不清楚。

之前,减员的那一个营的兵力,已经被朱慈炤给补充回来了。

不过,朱慈炤也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

自己只是靠着系统召唤的德军士兵的话,自己总是会很被动。

毕竟,德军士兵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虽然忠诚度毋庸置疑,但数量上,依旧没办法如朱慈炤设想的那般,横扫全世界。

朱慈炤之所以能够横扫中原,那大多数都是出于地形原因,和敌人对自己的不了解。

但凡朱自成或者张献忠手下,有一个人能够有德川家光的脑子,自己也不会评判的那么顺利。

而这个德川家光,真可谓是个劲敌啊!

朱慈炤的大部队,完全被拖在了四国岛。

他不断的往四国岛投入兵力,还不允许四国岛的士兵们与明军正面交锋,这开一枪,那开一枪。

打起了游击战。

又在敌人数量优势下,朱慈炤现在变得十分被动。

德川家光用五万人,拖住了朱慈炤两千精锐。

两千,听起来不多,但这确是朱慈炤手下的全部大部队了。

此时,站在沙盘前,一旁的施公公拱手道:“永王殿下,嘉定候与陈洪范,二人率军一万三千于人,于十日前出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明日就应该到了。”

朱慈炤闻言,点了点头。

他现在真的很需要陈洪范和嘉定候。

朱慈炤缓缓转过身,看着身后,那上万把步枪、冲锋枪、重机枪、和各型大炮。

心中终于乐观了一些。

如果陈洪范和嘉定候到了,自己也该将这些装备,给他们武装起来了。

毕竟,现在的朱慈炤,实在是太缺人了。

之前朱慈炤所设想的,一个团的一战士兵,横扫整个世界的计划,实在是太过于天真了。

朱慈炤低估了人类的智慧。

自己的行为,不过是让科技提前几百年发展了起来而已。

不仅仅是东瀛,就连大大明廷,也都开始仿制朱慈炤留下的那些武器。

只不过,对于目前人类的工业能力来说,想要刻出线膛,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只能够用人工来制作。

人工的话,怎么可能比机械精密?

连续多次的实验,最终的结果,要么是炸膛,要么,就是干脆走火,打死测试人员。

仿制栓动式步枪的工作,进行的极其不顺利。

目前为止,对于缴获来的步枪,各国都十分的珍惜。

德川家光甚至还下令,所有前线的士兵,捡到步枪或子弹壳,统统一律上缴!

朱慈炤得知敌人每天都会游走在各个战场,寻找子弹壳后,也下令,每次打扫战场时,都要将子弹壳回收。

这种回收,是必要的。

对于敌人来说,子弹是越打越少的。

但如果自己提供给他们子弹壳的话,那敌人也能制造出弹药来。

所以,朱慈炤坚决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而在一天后……

嘉定候和陈洪范两人也顺利抵达博多地区。

朱慈炤亲自带着人,前往码头迎接。

嘉定候和陈洪范两人,也不知道从哪弄来的三十艘大船,缓缓靠岸。

船上的士兵,大多不是水师的兵,而且大多数兵,也都不善水性。

所以,登陆后,许多士兵都没有精神。

有些士兵,甚至哇哇的站在原地呕吐了起来。

在大海上漂泊了十几天,对于不善水性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朱慈炤看着这些嘉定候和陈洪范两人带来的兵,心中有些许安慰。

只不过,这些士兵,短时间内是不能上战场的。

没办法,他们此时的士气,实在是太低了。

于是,朱慈炤干脆让这批人,暂时先好好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