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朱允炆不务正业

江家的势力在应天府不容小觑,连江家都找不到的人…

江珠竟有几分担心,出事了?去外省了?

江珠心里装了事,也不再出擂台了。

朱允炆心里装着江珠的事,不过,他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个朱棣是个棘手的事,得尽快将他送到边境…

因此,朱允炆特意去尚衣监,了解他设计的短袖进度。

其实,短袖的制裁剪相对简单多了,只是锈女们比较紧张,怕做差了,这才各种小心翼翼,追求完美。

“皇上驾到…”

曹公公一声通报,锈女们吓得立马放下了手中的活,纷纷下跪迎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朱允炆说:“朕来问问衣服做的怎么样了。”

朱允炆目光所及之处,看到的都是面容姣好,青春靓丽的小锈女。

掌司郭可人往前一步回话。

“回陛下,已完成大部分工序,再过一日并能完工。”

郭可人,人如其名,长相可人,可是20来岁的姑娘,看着却有四十来岁的稳重。

朱允炆眉头稍稍紧了下,说:“郭掌司,你这速度可是有些慢了。”

郭可人一听,立马跪在地上。

“陛下,奴婢会尽快…”郭可人又说:“陛下,奴婢们是第一次做这种款式的衣服,且怕坏了样子,这才谨慎,拖延了时间。”

“朕明白。”朱允炆说:“你起来,朕并没有要责罚你们的意思。”

郭可人这才起身,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这种款色的衣服,奴才没有经验,不知道是不是能做合身。”

郭可人技术好,可就是有些不自信。

“朕相信你。”朱允炆给她信心,说:“朕来不是要质疑你,只是新款是给燕王的宣传款,需要快。”

“奴婢明白。”

郭可人应了声,等到朱允炆离开,并下了令,让锈女赶工。

朱允炆心隐约觉着,就这么把朱棣打发到边境,不是一件这么简单的事情。

朱棣要是脑子简单,就不会在历史上夺位成功,而且,还获得了百姓支持。

朱允炆虽有文武百官,可是,都是些书生文臣,只会坏了事。

这么说来,他是孤身一人。

朱棣一夜没有怎么睡,早上,他准备出齐泰殿,可是,殿外有侍卫把守。

“燕王,陛下请您安心歇着。”

朱棣明白,皇帝这是彻底开始软禁他。

朱棣在坐立不安,听见,显然,他来硬的闯出去,那就坐实了他想造反。

他背着身,听到脚步声进来,以为是给他送午饭的太监,

“滚…”

“燕王…”

朱棣回过身。

领头的是欧阳坤,后面跟着他呢两个谋士,一个叫朱安,他的远房侄子,一个叫李同四十来岁,留着小胡子。

两人和欧阳坤一样,穿着侍卫服。

三人跪拜。

“奴才将他们两位接进宫了。”

显然,欧阳坤花了一番心思,这才让朱安和李同乔装打扮进了宫。

燕王意外,这个欧阳坤这事做到了他心坎上。

“来的正好。”朱棣说:“本王现在被圣上,以休息的名义软禁,大概也就这两天的事,要把本王送去边境。”

“燕王,您万万不能去。”李同说:“圣上说是停止削藩,可是,这把您送到边境,跟削藩有何不同?”

“这不是去宣传?应该可以随时回来吧?”朱安随口说。

李同当即怼了起来。

“朱安,你是不是傻啊,到边境可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再说了,天高地远的,燕王在那出了什么事,又有谁知道。”李同坚持说:“燕王坚决不能去,这一去,只怕圣上不会让您轻易回宫。”

“本王知道。”

朱棣当然清楚,这也是他愁的地方。

他不能明目张胆的违抗皇上的命令…

这种时候,欧阳坤不敢随便发表意见,可是,他又拿眼神,时不时的看向朱棣,他的眼神好像在说,有话要说。

朱棣厌烦欧阳坤欲言又止的样子。

“说!”

欧阳坤得到朱棣的允许,这才说道:“燕王,奴才能想办法把他们两个弄进来,就能有办法把您弄出宫。”

“小聪明…”朱棣沉着声音说:“本王如果只是想这么离开,还用得着偷偷摸摸?”

“馊主意。”李同说:“燕王就这么离开了,圣上岂不得给燕王安上罪名。”

欧阳不出声了,低着头。

“燕王,您干脆直接拒绝圣上…”朱安说:“圣上的想法还真奇特,居然找出一个宣传衣服的主意来。”

“燕王…”李同在旁边插嘴说:“我听说了,圣上性情大变,和之前有所不同…”

“圣上绝对变了。”李同说。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可就是说不到点子上。

朱棣本来已经够心烦了。

“废物,都滚出去。”朱棣吼了声。

李同等三人惊住了,都不敢再说话,弯腰退了出去。

朱棣背着手,在殿内来回走动。

朱允炆在早朝上,对朱棣答应全国宣传短衫一事,做了很全面的表扬,并且当众奖励燕王府一年四季的衣物,以后全由宫内提供。

燕王成了宣传大使,成了一个替皇帝分忧,为百姓着想的好王爷。

朱棣心里有苦。

正因为被皇帝抬高,成了好王爷,他更不能轻举妄动。

“本王要见圣上。”朱棣在殿外,对拦着他的侍卫说。

侍卫倒没有拦住燕王了,不过,跟在燕王身后,护送他往乾清殿去,在殿门口,从太监那里得知,皇上不在乾清宫,而是去了光禄司。

朱棣在心里想着:不务正业。

他转头也去了光禄司,他倒要看看,这个皇帝到底想干什么。

然而,他刚进光禄事,就听到里面很大的动静。

朱允炆正让光禄司的人在院里,搭一个烧烤炉,又领人去兵器局打几百根烧烤铁签字。

当然,这是朱允炆做了详细的描述,才让他们理解。

不光有人搭烧烤炉,还有人在旁边搭一个大凉亭,可不,这动静不是一般的小。

朱棣还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不过,皇帝把时间花费在光禄司,这就是一件荒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