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买

从古至今,房租都不便宜

周二郎最近特别忙,除了上班打工,他每天下班都要抽时间去看铺子。他让行老给他介绍了个靠谱的房产中介,既“庄宅牙人”,中介大哥很热情,给他推荐了一堆铺子,分布在汴京城的各个角落。周二郎一开始还兴致勃勃的,可是呢,汴京城内的房租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

“稍微好一些的店铺,租金太贵了。看来我每天辛辛苦苦起早贪黑,都是在给房东打工啊!”周二郎忍不住跟同事吐槽。

同事说:“这里是京城嘛,寸土寸金。别说我们了,朝中很多大人不也买不起房么!大家都是租房一族,一起为房东打工。”

“这倒是。”

周二郎想起,他哥周大郎跟他提过,李郎家的宅院也是租的。不过人家好歹能租豪华的深宅大院,他连租一间像样的店铺都愁钱。地理位置好的店铺租金高,偏僻的铺子又怕没人光顾。

周二郎问同事:“你家住在哪里啊?”

“离会仙楼远着呢,靠近城门的后街那儿,附近有很多简陋的院子。像我们这种低收入的平民百姓大多住在那一带的廉租房。没办法,穷啊!我一个人养一家三口,还得攒钱娶媳妇。”

“噢,有印象,我看铺子的时候去过那边,确实有些简陋。那边租金多少?“

“廉租房的租金不高,一个月五百文钱,我还是负担的起的。你呢,住在什么地方?条件好吗?”

“我和我爸妈住的地方已经出城门了,一间带小院的草舍,宽敞明亮又通透,租金比城内同等条件的房子低不少。就是太远了,上班很不方便。”周二郎很无奈,“我下班要走好久才能到家,我爸妈每天大清早进城做生意,一把年纪了还得负重跋涉。”

“打工人不容易啊,我们一起努力赚钱吧,争取以后能搬到城里的大房子住。”

“一起努力吧。”

二人共勉了一番。

宋朝房价之高,可不止京城,很多二三线城市也便宜不到哪儿去。当时的百姓大多是租房住的,如《水浒传》提到,武大郎“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可见武大郎住那套两层小楼并不是他自己的房子,是租来的。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那么,宋朝的房租到底有多高呢?这个问题得分情况看,私人出租的房屋价格较高,一个月几贯到几十贯不等。司马光在《司马文正公传家集》中提到,“月掠房钱十五贯,足供日用”,说明当时租房子的平均价格是一个月15贯(15000文),一天的租金就是500文。和当时百姓的收入相比,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但因为京城的人口密度实在太大,为了解决百姓住房问题,北宋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比如,推出了租金低廉的公租房。若是发生自然灾害,官府还会适当减免公租房的租金。公租房的月租是四五百文,完全在百姓的承受范围内。因此,大部分百姓会选择住公租房。

不过呢,周二郎一家住的不是公租房。

跟同事聊完天,周二郎有些郁闷。他努力说服自己,他不是一个人,大家都一样穷!而且汴京房租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慢慢来吧,日子总会一天一天变好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变好。

周二郎努力平复心情,继续干活去了。碰巧今天李郎来会仙楼吃饭,同桌坐着的是有他的好朋友赵公子。周二郎的哥哥周大郎也在一旁站着,兄弟俩见面,打了个招呼。

李郎见周二郎像是有心事,问他发生什么事了,周二郎就跟他唠嗑了几句最近租房的烦恼。

李郎表示理解:“京城繁华,全国各地的商人都来这里做生意,租买房屋和商铺的人越多,房价就越高。加上每年都有很多学子来京城求学,准备科举考试,这几年房屋出租行业越来越热门了。”

“是啊,听说在京城做房地产生意是门好买卖。”赵公子说,“怪不得满大街都是房产中介。”

周二郎点头:“两位郎君说得有道理,竞争就是生产力啊。看样子,有生之年房价是不可能下降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拼命赚钱。”

赵公子说:“加油,你可以的。”

周大郎说:“共勉吧弟弟,我们一起加油。”

周二郎心里苦。哦,又是努力打工赚钱的一天。

小知识:

1、平民百姓在京城居住的情况,如《东京梦华录》:其后街或空闲处团转盖房屋,向背聚居,谓之“院子”,皆小民居止。大致意思是,(京城)后街和空置的地方盖着简陋的房子,这些房子排成一圈,房子之间相互背对着,这样的房子叫做“院子”,在这里居住的都是一些身份低微的百姓。

2、宋朝平民居住的房子分为瓦房和草舍,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画了很多低矮的民房、草房,从中可窥见当时百姓的大致居住环境;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也画了不少民房和商铺。

3、随着经济发展,牙人的职能细分出了更多种类,宋朝负责房屋买卖租赁的人叫做“庄宅牙人”,既后世的房产中介。

4、宋朝政府向民众提供公租房,价格比私人租赁的房子要低廉许多。管理公租房的机构叫“楼店务”,又叫“店宅务”,负责公租房的建造、租赁和管理。见《梦梁录》,“楼店务,在流福桥北,有官设吏令宅务合于人员,收检民户年纳白地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