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情动于中”的爱情婚姻诗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们总是期盼美好的爱情能够走向幸福的婚姻,因此人们常常将爱情与婚姻诗结合在一起,统称爱情婚姻诗。如果细分,爱情婚姻诗又可以分为爱情诗、婚姻诗与弃妇诗。《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可以用“情动于中”来概括,它所表达的是最为自然、最为真实的情感。很多诗篇在今天仍然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正是因为这种情感是发自内心的,所以社会环境、物质条件会变,但是人的情感不会变,尤其是对爱情的体验不会变。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诗比历史更真实”,因为诗歌是心情的记录。

(一)爱情诗

甜蜜的爱情是每一个人的向往,追求爱人是人的一种本能。但是,爱情又是一个复杂的东西,美好的爱情让人身心愉悦,失败的爱情则让人烦恼、惆怅。《诗经》中的爱情诗道出了恋爱过程中种种滋味。

第一,热恋的欢乐。热恋中的男女是最为幸福和欢乐的。《诗经》中《邶风·静女》描写了热恋中的男女在城头的一次甜蜜约会: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女子早早地到达约会地点等待着男子。但是,当她看见男子到来的时候却故意躲起来。男子没有发现女子,便开始焦急地四处张望。“搔首踟蹰”四个字将男子渴望见到女子的那种急切与不安的心情表现得非常生动,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这样挠着头四处张望寻找约会对象的男子。女子终于露面了,并送给男子彤管,由于是美人所赠,男子觉得这根彤管真是越看越美。女子又送给男子一根荑,即刚刚长出来的柔嫩的白芽。这应该是女子随手摘下来扔给男子的。这句写得真是生动而具体,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恋爱中女孩子在约会过程中会将随手摘的花花草草送给男孩子,而男孩子却不管是什么都会收起来。诗中男子也是如此,他对着荑说:并不是因为你长得美,而是因为你是我的爱人所赠。这话表面上是对着荑说,而实际上是说给女子听的:只要是你送的,我都喜欢。短短三章,便将热恋中男女的各种小情小趣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任何热恋中的男女读到这首诗时都会会心一笑,因为仔细一回想发现,这写的就是我的上一次约会呀!

第二,相思的惆怅。两情相悦固然美好,但是爱情很多时候是一厢情愿的,因而只能饱受相思之苦。爱而不得的惆怅也是恼人的。《周南·汉广》就表现了男子对一位女子心生爱慕,却得不到对方回应的惆怅: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人在第一章就说明了自己爱而不得的失落感。男子爱上了一个女子,但这个女子却行踪不定,恍惚迷离,不得相见,因而有诗家解释“游女”是汉水的女神。我们倒不必理解为女神,这里说女子行踪不定只是男子对其爱而不得的一种说法,并非真的见都见不到,恍惚迷离可能只是指女子的心让男子难以捉摸。接下来男子想象自己和女子结婚后的幸福生活,一起砍柴,一起喂马。但是,当他回到现实时,就发现这些是根本不能实现的。相思中男女很容易产生这种感情,可能正因为心里明白这份感情难以开花结果,就会不断地想象其结合后的幸福生活。而每当从想象中回过神来,那种爱而不得的惆怅便更深一层。诗中的男子一边想象着和女子婚后的幸福生活,一边清醒地提醒自己,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由于爱得深切,他总是居于这样想象与自我警告中难以自?拔。

《秦风·蒹葭》也是一首著名的描写相思之苦的爱情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在一个深秋的早晨,“白露为霜”,诗人来到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心中的“伊人”。“伊人”仿佛就在这附近,但是他就是见不到,“伊人”跟“游女”一样行踪不定,恍惚迷离。《汉广》的主人公在见不到心上人的时候,采取想象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而《蒹葭》的主人公则更为务实,见不到心上人,他就沿着河边四处寻找。不过,寻找是没有结果的,心上人仍然似有若无、飘忽不定。也正因为其四处寻找而不得,诗人始终怀有希望而最后总是失望,其惆怅也更深一层。

第三,失恋的郁闷。相恋固然是幸福的,但恋爱中常常遇到变心的人,恼人的失恋是每一个时代男女都可能碰到的。在《诗经》的时代,变心的往往是男子,因而失恋的往往是女子。如《郑风·狡童》和《郑风·褰裳》都是女子指责变心的男子。

《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这首诗歌十分简洁,女子指责男子不与自己说话、不与自己一起吃饭,因为男子的冷漠,她的生活一团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对这首诗有一段精彩的评论,我们的解说实在难以超越,故摘录在此:

若夫始不与语,继不与食,则衾余枕剩,冰床雪被之况,虽言诠未涉,亦如匣剑帷灯……习处而生嫌,迹密转使心疏,常近则渐欲远,故同牢而有异志,如此诗是。其意初未明言,而寓于字里行间,即含蓄也。

《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女子深知男子已经变心,她的内心却充满无奈,因而说你不爱我,难道就没有别人爱我了吗?你这个猖狂的蠢货。这并不是女子的真心话,只是失恋时的一种气话。就像今天失恋中女子常说的,失去我是你的损失。女子以戏谑的口气指责变心的男子,让人看到一个泼辣而刚强的女子。失恋虽然是痛苦的,但女子不愿意承认,而是故作高姿态。而当我们细读,就会品出女子内心的郁闷。

第四,恋爱的挫折。古时候的男女,自由恋爱是很少的,两情相悦并不能换来天长地久,青年男女的恋爱总是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各种束缚,其恋爱的过程是充满挫折的。《诗经》中有不少诗歌描写了这种恋爱过程的挫折,如《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女子拒绝了男子的追求,请求男子不要来找自己,因为她害怕父母兄弟,也害怕他人的流言蜚语。女子不是不爱这个男子,只是由于家庭和社会的限制,她不能如愿以偿地跟男子在一起。对男子的爱慕与对家庭的畏惧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女子好生苦?恼。

《郑风·丰》则表现了一位女子后悔的心情: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男子曾经殷勤地追求女子,希望女子能够跟自己结婚,但女子拒绝了。时过境迁,女子后悔了,她希望男子能够回心转意,再来娶自己为妻,并表示自己将穿上锦衣玉服,大大方方地嫁入男子之家。男子到底有没有回心转意呢?诗歌没有明说,但从女子反复的吟唱中可以猜到,女子应该未能得偿所愿。由于自己的失误而错失了一位良人,真是好不懊恼!诗歌以女子的自白表现了恋爱过程的挫折,读来真切感人。

此外,说到爱情诗,不得不提到《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歌因为位于《诗经》的首篇,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对其解读也是层出不穷,如有说是讽刺诗的,有说是歌颂后妃之德的,有说是爱情诗的。通常我们都把它当作爱情诗。不过,李山教授提出这首诗不是爱情诗,而是一首“恩情诗”,因为从人称形式和器物来看,这首诗歌主要表现的是第三者祝愿新婚男女感情的和谐美满,以及当时人对婚姻的重视。该说法不无道理,故在此稍提一笔,供读者参考。

(二)婚姻诗

人们总是希望美好的爱情最终都能够走向幸福的婚姻。但是,婚姻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的爱情能够修成正果,男女主人公最后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有的爱情虽然能够走向婚姻,但婚姻往往是不幸的,而不幸的承受者往往是女子。也有的爱情却要经受各种考验,在《诗经》的时代,婚姻常常受到来自家庭和礼教的种种束缚,男女最后不得不分开。《诗经》中的婚姻诗对婚姻的各种情况都有精彩呈现。

第一,描写欢快的结婚场景,表示对新婚者的美好祝愿。一场合乎礼教的婚姻是需要严格的仪式的,一场幸福的婚姻也是从一场欢快的结婚仪式开始的。《诗经》中有不少通过仪式描写来表达对新婚夫妇美好祝愿的诗歌,这些诗歌以旁观者的口吻道出,表现了人们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如《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送女子出嫁的诗歌,可能是在结婚仪式上的某一个环节由送亲者所演唱。这里将出嫁的女子比喻为鲜艳的桃花,也有的研究者解释为诗人看到鲜艳的桃花便想到美丽的新娘。不管如何解释,都能够体现诗人对新娘的美好祝福。诗人希望美丽的新娘能够与夫君以及夫家人和睦相处,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唐风·绸缪》也是一首对新婚夫妇表示祝贺的诗歌: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这首诗歌用带有戏谑的口吻表达对新婚者的祝福,被认为是闹洞房时用的乐歌。诗歌中“束薪”“束刍”“束楚”,从字面意义来说指的是柴草紧紧地捆在一起,象征着结婚。“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户”表示的是时间,闹洞房是从星星刚刚出现的黄昏开始,一直到深夜。人们在喜庆的日子总是久久不愿散去的,从闹洞房的时间就可以感受到新婚的快乐。“今夕何夕”四字,有一种幸福得忘了日子的感觉。诗人对新娘和新郎表示羡慕。“新娘啊新娘,你怎么能够遇到这么好的夫君呢?你想把他怎么样呢?”“新郎啊新郎,你怎么会遇到这么好的女子呢?你想把她怎么样呢?”从这戏谑的语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对羞答答又喜滋滋的新婚夫妇。

两首诗相比较,《桃夭》显得更为严肃、庄重,《绸缪》则更为轻松,甚至带有调笑的口吻,但二者同样表达了对新婚的美好祝福。

第二,幸福的婚姻。《诗经》中描写了不少幸福的婚姻的场景。处于幸福婚姻中男女,往往过的是最为简单的生活。诗人以最为简单的笔墨抓住其婚姻生活中某一个细节,来展现幸福婚姻中的男女,如《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这首诗歌主要由一对夫妇的对话构成。古时候鸡鸣报晓。女子说:“鸡叫了,天亮了,该起床了。”男子说:“天还没有亮呢。”女子说:“你出去看看,启明星都升起来了。”这段对话非常有意思,一般来说,女子总是睡得警觉一些,她能够听到鸡鸣,觉得该起床了。而男子总是醒得迟一点,而且赖床的总是男子。简单的两句对话就将一对夫妇晨起的幸福展现出来了。接下来,一天的生活中,男子出门打猎,女子在家做饭,然后一起吃饭、饮酒。这样的生活真是太美好了,“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人忍不住对其生活表示称赞和羡慕。最后一章,男子还特意跟女子表白,赠送随身携带的配饰以表示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八个字正好总结了这对夫妇的幸福婚姻生活。这八个字也是今天很多人对婚姻的追求。好的文学总是给人一种生活的启示,在如今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很多人在婚姻中迷失了,婚姻成为人生的“围城”,很多人生活在不幸的婚姻中,不知道何为幸福的婚姻。其实,《诗经》已经道出了幸福婚姻的真谛: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郑风·出其东门》是一首丈夫向妻子保证自己将忠贞不渝的诗歌: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聊可与娱。

男子向妻子保证说,外面虽然美女如云,但都不是我所喜欢的,我心里所喜欢的只有家中的妻子——你。男子的保证有一定的背景。当是之时,郑国是一个礼教松弛的国度,人们对婚姻的态度比较随意,男子抛弃女子的现象时有发生。男子的妻子可能也知道这种社会怪象,担心丈夫抛弃自己,因而不断地追问,男子便做出了保证。从男子的保证可以看出,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不管男子是主动保证还是被动回答,他此时的回答都是真心的,说明他们夫妇在生活中是有交流的,他们的感情是比较牢固的,在当时的环境下,一般的夫妻很难实现平等交流。也正因为目前的感情好,女子才会担心男子日后会看上别的美女。与《女曰鸡鸣》的对话不一样,《出其东门》以男子的独白展现其幸福的婚姻生活。

此外,《齐风·鸡鸣》也是一首很有创意的诗歌。这首诗歌与《女曰鸡鸣》一样,也采用了男女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夫妻间的日常: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女子催促男子起床说:“鸡叫了,估计别人已经都上朝去了。”男子说:“那不是鸡叫,是苍蝇的声音而已。”女子说:“东方已经发亮了。只怕朝都要散了。”男子说:“那不是东方发亮了,那是月亮而已。”男子又说:“虫子嗡嗡叫,催得人只想睡。我只是想跟你再睡一会。”女子说:“赶紧起**朝去,然后赶紧回来吧,别因为懒惰而让人讨厌你。”这段对话非常巧妙,刚开始时女子催促男子起床,男子以各种理由赖床。最后男子才说我不是不想起床,我只是想跟你多待一会。这时候女子的回答让人非常佩服,她希望男子不要因为贪恋跟自己在一起而招来非议,虽然她也想与丈夫多待在一起,但她更愿意看到丈夫的进步。这真是一个好女人!婚姻中的好女人,就是要在生活中不断地修炼自己,并促使男人成长。《鸡鸣》中的女人做到了,她不是因为贪恋一时的欢愉而耽误男子的工作,而是敦促他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自己的职责后再回来与自己相聚。

从这些表现幸福婚姻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幸福的婚姻总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不需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这就是当时人们对幸福婚姻的看法,他们所总结的“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一语道出了幸福的真谛。

第三,弃妇诗。除了幸福的婚姻,也有很多不幸的婚姻。而在《诗经》的时代,不幸的婚姻制造者以男子为主,女子总是婚姻的受害者。因而《诗经》中对不幸婚姻的描写主要体现在弃妇诗中。《诗经》中的弃妇诗非常多,主要有《召南·江有汜》《邶风·柏舟》《邶风·终风》《邶风·谷风》《邶风·日月》《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郑风·遵大路》等。这些诗歌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被抛弃后的种种惨状,或无奈,或寂寥,或凄苦,或绝望,如《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女子与丈夫曾经也有过幸福的生活,丈夫甚至曾经发誓将与女子永不分离。然而这一切随着丈夫的再娶和变心而烟消云散。女子叙述了自己的遭遇,丈夫刚开始时对自己也是疼爱有加,如今却视作仇人,甚至认为自己是有毒的。这个丈夫其实喜新厌旧到无耻,但女子认为夫妻间应该“黾勉同心,不宜有怒”,所以她虽然被抛弃,但对丈夫的指责仍然是委婉的。她提醒男子,她的容貌虽然比不上新人,但自己品德高尚,她希望男子能够回心转意,念念旧情,对自己好一点。但正是这种委婉,让人听来有如泣如诉之感,让人感觉女子那种卑微的请求和绝望的情?绪。

说到弃妇诗,不得不提《卫风·氓》。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叙述了自己整个恋爱过程和被抛弃的过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首诗歌描写了青年男女甜蜜恋爱的过程,也道出了新婚的欢乐,但这种甜蜜和欢乐跟日后所受到的虐待,简直不值一提。女子对自己的婚姻充满了悔恨,恨自己年轻时贪恋所谓的爱情而导致如今的痛苦。男子的变心让女子受尽了折磨,曾经甜言蜜语、山盟海誓,如今翻脸不认人。女子失望透顶,发出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一切都已经成为往事,那就算了吧。哀莫大于心死,女子对丈夫已经完全死心了。但是,这种死心透露出了女子的绝望,让人读来心痛不?已。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通过对比,道出男女在爱情与婚姻中的不平等。这是男女的社会地位差异所带来的,女性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弱势地位,而男性则总是处于支配的地位。男子可以停妻再娶,三妻四妾,女子却只能从一而终,即使被虐待,也只能忍受。这首诗歌既控诉了变心的无耻之徒,也道出了其变心的根由,即两性的不平等。这是这首诗歌与其他弃妇诗最大的不同之处。两性的不平等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使在今天,男女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仍然等待我们去解决。在几千年前的《氓》中,诗人就已经提出了这个矛盾,这正是《诗经》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它总能提出一些具有普适性的问题供人思考。

《诗经》中这些对幸福婚姻与不幸婚姻的描写,其实是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希望幸福的婚姻得以延续,希望不幸的婚姻赶紧结束。即使自己的婚姻遭受不幸,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不幸来告诫后来者不要步自己的后尘,告诉他人如何避免这种不幸。虽然这种美好的愿望总是让人落空,即使是今天,不幸的婚姻仍然存在,但从这些诗歌中,我们明白了幸福婚姻的真谛: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好女人:在生活中不断地修炼自己,并促使男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