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案发现场勘察

“完事?这才是刚刚开始呢!拍照取证之后要尽快将死者的尸体运走,你看这不是有很多群众在看着吗?有些人就这样,看热闹不嫌事大,尸体在这里只会吸引更多的人过来。”

林老师看了看围在警戒线外面的人,有伞的打伞,没伞的就用手遮住自己的头顶,热辣的太阳依旧阻挡不了他们八卦心。

“现场勘察会有痕检同事的协助,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从死者身体里面找出线索。”

林老师从地上抓了一把泥土,装进了物证袋,封好。

“每一具尸体都有自己的语言,我们法医需要做的就是聆听死者的倾诉!”

林老师将封存好的泥土,递给我,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着。

我小声的重复了一遍林老师的话语,若有所思地看着被抬走的三具尸体,这句话让我对法医这个职业有了新的定义。

放好泥土,我赶紧跟上林老师,等待着林老师的下一个指令。

“小陈,你说说看,对这个案发现场有什么见解?”

林老师见我鞍前马后的,积极性还算高,回头就问了我一句。

看着林老师满怀期待的眼神,我不想让他失望,只好硬着头皮的谈起了自己对案发现场的见解来。

“从抛尸地点来看,犯罪嫌疑人对这段路虽不能肯定的说熟悉,但至少很了解。这里距离下一个服务站还有四十七公里,可以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带,确实是一个适合抛尸的地方。”

我放下手中的勘察箱,比划这周围的环境,慢慢地说着自己的观点。

“就像老师您刚才说的,上面留下了一个大坑,而坑的前面有泥土被撞开,这证明了抛尸的方向与车辆正常的行驶方向一致,排除对面行车抛尸可能。

抛尸袋上面沾有不少的泥土,从大坑到树头,可以说明抛尸后尸体滚动的路线。而大坑周围的泥土松动明显,树头树皮损伤严重,说明尸体滚落的速度是高速。”

我一一分析着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但我的水平实在有限,讲不出太多所以然来。

林老师见我停下,合抱在胸前的双手自然松开,欣慰的点了点头。从他的表情来看,我回答的基本能让他满意。

“挺不错,但是还有不足的地方,看到的基本都能说出来了,但还不能够将看到的东西延伸开来。”

林老师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这是对我的鼓励,我也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确实还有很多。

“现场给我们的线索能够说明两点。”林老师看了看我,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现场留下的大坑和抛尸袋没有被拖拽过的痕迹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并没有停车抛尸,而是依据汽车高速行驶的惯性将尸体抛下。”

“第二,团伙作案,三具尸体重量可以达三百多斤,而抛尸袋上却没有拖拽过的痕迹,想要一个人完成三具尸体的抛尸动作基本不能实现,所以,很有可能是团伙作案。”

对哦,怎么我就没有想到团伙作案这个问题呢?三具尸体想要一个人去搬动几乎是不可能,结合刚刚说的高速抛尸,那只有团伙作案的可能了。

“既然说到速度和团伙作案,那我们可不可以通过这些来找到一些线索,或者是排除一些可能呢?”林老师旁敲侧击地引导着我。

我看了看大坑,“我知道了,从现场的勘察可以大致推测出车辆速度,按速度来判断,可以大致推测车辆的性能。地上这么大个的坑,车速应该超过200时速。想要在这么高速的条件下完成抛尸动作,而且能坐下几个人来抛尸,普通车辆根本不可能。所以这很有可能是跑车抛尸,而且是敞篷跑车。”

我踌躇满志地看着老师,希望从他脸上能捕抓到一丝满意的表情,因为我对自己的答案充满了信心。

“是不是跑车抛尸还不能这么轻易的下结论,虽然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车辆速度的确是很快的,但是超不超过200时速,还需要做模拟才能下报告。现在我们只能判断车速快,进而得出车辆性能不是太差的结论。”

林老师并没有赞许我的小聪明,而是从我的答案中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法医讲究的是法制,靠的不是个人猜测。

在司法程序中,证据的来源很重要,任何一个证据,都必须有能站的住的支撑点。

“当然了,你的推理是合理的,普通桥车不可能从窗口塞三具尸体出去,所以车辆的种类很有可能就是敞篷车。至于是不是敞篷跑车,还需要做下一步的鉴定,不过我们现在起码有了破案方向,不错。”

林老师似乎看出了我内心的小失落,最后还是先抑后扬地带过一句“不错”。

我正准备说着下一个自己的判断,但刑侦队李队长却打断了我们的对话。

“林科长,司法鉴定中心打电话来了,死者DNA鉴定结果已经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