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八股

村学中,曹柯带着自己两位弟子,和李可征二人,围着自己坐成了一个圈。

没错在范铭哲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劝说下,曹柯同意指点一下李可征的时文,不过对于范铭哲说的什么收钱的提议,并没有采纳,在他看来这些人都属于自己的后辈,指点而已怎么能收钱呢。

当然这些只是曹柯的想法,具体如何操作那就得看范铭哲了。

最终经过双方的激烈讨论,最终以六百文一个时辰的价格成交。

至于最终李可征有没有学到东西,那就不关范铭哲的事了,毕竟双方又没有什么协定,而且以曹柯的学识来说这小小州学的时文课肯定是能轻松拿捏的,毕竟曹柯可是正儿八经凭借自己学识做上的官。

“曹学究,这是我的时文,请您看看。”李可征从怀中拿出时文,递给了曹柯。

曹柯也没说多话,接过时文就看了起来。

曹若烟倒是好奇凑到了曹柯边上,看了会并没有看出其中门道,便嘟着嘴闷闷不乐的做了下来。

至于范铭哲,却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这文章写得实在呃呃...不好评价,反正范铭哲觉得自己如果上过几天时文课的话写出的东西肯定比这篇要好,范铭哲现在有些怀疑这小子的太学名额恐怕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获取的了。

时文这个东西范铭哲听说过,是科举考试的重要一环,至于其具体是怎样的范铭哲直至今日才第一次见到。

看完整篇后,曹柯便问道:“你做此文,可有什么固定格式?”

李可征答:“并无什么固定格式,只是自己曾请教过州学学究,他们曾说过做经义文,应有破题,原题,讲题,使政,结尾,五步,不过我却始终不得其要领,照此法写起来乱的很。”

听他说完,曹柯笑着道:“你那先生倒也是个有水平的。”

随后,曹柯便将自己平日里写的一些经义文拿出,同此文作对比,同时指出其中不足之处,也不知李可征究竟听没听懂,反正点头是很频繁的。

范铭哲在一旁听着曹柯的讲解,看着曹柯那篇经义文,越看怎么越像八股文呀,对于这八股文范铭哲前世可是有过研究的,也看了许多篇较为优秀的文章。

仔细对照曹柯在纸上写的格式,得了这什么经义文好像就是八股文的祖宗,随后范铭哲便有了个想法,如果自己用八股文的格式来写这什么经义文会怎样。

有想法就要去实践,待曹柯讲完一轮后,李可征便会当场在写一篇经义文出来,范铭哲趁此时机也躲在角落中悄悄写了起来,曹柯倒是也没闲着,从自己房中找来了许多张稿纸类的东西,其上都是这些年比较好的文章。

曹柯再进来后,却见几人已经分成了两派,自己两个弟子躲在角落中不知在干啥,而李可征两人倒是一人写文章一人在旁看着,曹柯悄悄走到自己两个弟子身后,想看看他们究竟在搞什么东西。

走到二人身后,自己这个最不靠谱的小弟子居然在写文章!

这一下就勾起了曹柯的好奇呀,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不过这几眼就是半个时辰,范铭哲许是写得太过入迷,居然没发现自己身后站了两个人。

直至写完全篇后,才瞧见曹柯和曹若烟的身影。

被弟子发现后的曹柯只是淡淡说了声:“写得不错。”

再反观曹若烟,看着范铭哲眼中直冒小星星,自己这个师弟也太厉害了吧,虽然曹若烟还看不懂什么文章,反正自己师弟肯定是写得最好的,至少比李郎君写得好。

曹柯随后又看了眼李可征的文章,没有啥神情透露。

片刻后,二人文章被放在桌上,任由几人点评。

率先开口的是颜成荫:“这两篇文章,我觉得铭哲贤弟的明显要好很多,不过可征兄相较先前来说已经好很多了。”

曹若烟:“师弟的好!”

......

最后才轮到曹柯:“这两篇文章都是刚才现场写出来的,如果是科考的话,可征已经被刷掉了。”

虽然曹柯说得有些丢脸,但却是事实,李可征也没啥好说的,只能点点头表示同意。

范铭哲倒是开心极了,就是没有太表现出来,万一被人揍了就麻烦了,现在范铭哲对自己的武力已经有了一个认知了,那就是连若烟都打不过的菜鸡。

曹柯随后拿出先前找的那几份稿纸,放在二人文章旁,好坏差距一下就出来了,范铭哲那股开心劲也下去了,可恶,居然被人给比下去了!

曹柯这次笑着看向范铭哲道:“铭哲你觉得这两篇文章哪一篇要好呀。”

“我的差一些。”

“哈哈,你能知晓这一点倒也算不错,但其实你这篇文章从结构上来说是要优于为师找的这篇的,经义文,我认为结构很重要,但是铭哲这篇文章的结构我却有些看不懂,不知铭哲可否为为师解惑?”

范铭哲此时简直就要飘起来了,这种感觉也太爽了吧。

范铭哲咳了一声,随后直接将李可征挤开,拿起一只毛笔,直接在自己那篇文章划起了线。

划出一段,标记“入题”;再划一段,标记“起股”。......

全部标注完,范铭哲才将毛笔放下,看着曹柯道:“先生,这便是我这篇文章的结构。”

李可征和颜成荫看着范铭哲划分出的具体结构,互相对视了一眼,满是惊叹,曹柯倒也看的认真,不过随后却发现其中的问题。

曹柯道:“这种结构的好处就是拆分的很细,写起文章来更加的轻松,但却没有太过呆板,没有啥发挥的的余地,不过对于完全就不擅长的经义文的人来说,倒也不失为一种好法。”

范铭哲却是反驳:“先生,您这话就不对了,具体写啥,不是看我们自己的学问吗?学问不足,分得在细又如何?”

经过师徒二人的这般讨论,李可征二人也是听明白了。

经义文相较于范铭哲这种方法来说,没有太多限制,写得啥全凭个人想法,天花乱坠,文学底子好的,就很牛掰,至于范铭哲这种方法,格式分得很细,对文字要求没那么高,但却束手束脚。

具体如何选择,就看他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