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起义到宋江招安

但凡积累,总有沉淀。正如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便 是一幅精彩绝伦的画卷。

在伟人的历史视角中,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客观而 论,他们都是傲视千古的帝王,开创了雄伟灿烂的帝国。

秦朝立王朝之典范,百代都行秦政法;宋朝为封建之巅 峰,华夏文化造极赵宋。巧合的是,此两个朝代都发生过 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于大泽乡,宋江、吴用于 梁山泊。细细对比,颇耐品味。

一、百姓生活之迥

秦朝时期,商鞅变法,百姓有两多:规矩多,徭 役多。

秦法严峻,严到事无巨细的地步。比如养牛养瘦了、干 活考评末位,都要被鞭笞;粮食秤不准、伤了拉车的马、跟人 打架,就要罚钱或没收财产;听红头文件不下席站立、工作弄虚作假、训练军马考核不及格,要被开除公职,永不叙用。

秦朝主旨:一切围绕战争,绝对聚焦军事。商鞅变法概 括起来就是:奖励耕战,实行连坐。不论种地,还是上战场, 沉甸的麦穗、敌人的脑袋,在大秦子民眼中都金光闪闪,都 能换来爵位与福利,于是他们干劲十足。

等秦始皇灭六国,统天下,忙碌真正开始了。蒙恬北击 匈奴,出兵 30 万;赵佗南征百越,出兵 50 万……当时服兵 役之人超过 200 万。据《中国人口通史》考证,秦朝人口约 2500 万。

修长城历时 5 年,用了近百万劳力,民间留下“孟姜女 哭长城”的故事。修秦皇陵历时 39 年,最高峰时动员了 72 万囚徒,以至于兵临城下,章邯向胡亥建议,发放武器,囚 徒改作士兵。

宋朝则不同,百姓也是两多:财富多,乐趣多。

宋法宽松,松到近乎自由的地方。太祖受禅,始定折杖 之制,并颁行“折杖法”,意在笼络人心,改变五代以来刑 罚严苛的弊端。除死刑外,笞、杖、徒、流四刑均折换成臀 杖和脊杖。

宋朝主旨:放松全民管制,围绕经济发展。带着美好的 愿望,人民投入到积极的生产之中,要么田地劳作、种瓜种 豆;要么造船烧瓷、制造火器;要么商贸旅游、足浴桑拿等。

唐朝漕运粮年定额不足 100 万石,北宋为 600 万石;唐 朝年铸币最高 32 万贯,北宋为 506 万贯;唐朝财政收入最 高 1200 万缗,北宋为 8000 万缗;唐朝十万户以上城市 13 个,北宋是 52 个。咸平三年(1000 年) 大宋 GDP 总量 265 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23%,人口激增到 1.26 亿。

“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绝对是 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甚至连农夫走卒都穿上了丝制的鞋子,司马光老先生看不过眼,遂批评:“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见北宋人民生活的富足。

二、文化生态之别

秦朝行法家之道,以法治国,在文化建设方面是破坏 性的。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3 年) 下令,天下有藏《诗》 《书》等书籍的,主动上交官府烧毁;有敢谈论《诗》《书》 的,直接弃市。三十天内不烧的,判四年劳教。此次焚书, 只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类的书籍。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 212 年),方士卢生等人求仙不 得,畏罪出逃。恰逢方士、儒生非议朝政,始皇大怒,下令 全城搜捕,审问时互相告发,共有 460 余人受到株连,全部 坑杀。

儒生、文人生活得很痛苦,贾谊在《过秦论》中精辟总 结为:“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宋朝行儒家之道,重文轻武。在文化建设方面是建设 性的。

宋太祖在太庙寝殿刻了一块誓约石碑,每当新皇继位, 朝拜太庙之后,必须打开夹室,默诵誓词。除了一个不识字 的宦官,其他人只能远远恭候,代代如此,只有皇帝才知道 誓约内容。

靖康之变,金兵攻占开封,为搜罗战败赔款,将太庙和宫廷的祭祀礼器席卷而去。这时,人们才知道谜底。誓碑高 七八尺,阔四尺余,三行誓词,其中一条:不得杀士大夫及 上书言事人。

宋朝的文人是历史上活得最轻松的群体。收入很高, 待遇很好,言论自由。尽管宋徽宗同李师师相好,却也没纳入宫中,仍与民同乐,不搞垄断,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文人周邦彦与师师交好,仍被徽宗任命为大晟府提举(类似中央歌舞团顾问)。

历史学家邓广铭称:宋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 高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三、文武地位之异

秦朝是全民皆兵,无功不受禄。

秦以武力统一天下,自商鞅变法起,有军功方可授爵。 正因为国策如此,秦国战将知名度远远高于文臣。耳熟能详 的有白起、王翦、王贲、司马错、蒙恬、尉缭子。

甚至商鞅、吕不韦等文臣皆立战功。商鞅为统帅,河西 之战,括地千里;西鄙之战,战功卓著获封于商。吕不韦也 曾为大将,起兵灭周,执东周君而归;东方五国联合抗秦, 又是吕不韦用计击败联军。没有战功,都不好意思自称秦人。

及至始皇一统天下,实行武器管制。收天下之兵,聚之 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至于百姓做饭,很 简单,菜刀实名制,五人一伍,五个家庭共用一把。

宋朝是以文制武,武将没地位。

赵匡胤目睹五代十国之乱,又以武将身份黄袍加身, 谋取天下,骨子里对武将极其防备,实施杯酒释兵权。

宋朝名将狄青以战功卓越,荣升枢密使。因出身行伍, 遭文臣嘲讽排挤。韩琦曾借故诛其助手焦用,狄青数次求见 不得,最后站在韩琦公署门外阶下等候。苦苦求情说:“焦用 有军功,好男儿。”进士出身的韩琦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 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

北宋时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百姓子弟不愿 参军,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考中状元,比大将凯旋 还荣耀。“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云,凯歌劳还, 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于是,满朝紫衣贵,尽是读书人。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百姓生活、文化生态、文武地位的不同也决定了内部 反抗与帝国终结方式的不同。

秦朝管理之严格,可谓极矣。然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轰轰烈烈地造反。虽二人被灭,但起义之火熊熊燃烧,最终刘邦夺得天下。

宋朝管理之宽松,可谓极矣。林冲、杨志命运多舛,逼 上梁山,还可带着长枪朴刀,结果被顺利招安,成为正规 军,剿灭同行,维护江山社稷。

一个处处讲规则的帝国,民不聊生,内部矛盾无法化 解,终以暴力的方式结束了秦国的统治。失了民心,即使没 收兵器,亦无济于事。

一个处处有弹性的王朝,生活富足,即使发生内部矛 盾,只要大多数人有饭吃,活得下去。民心所在,偶有动 **,也无碍大局。

唐太宗总结得很好:“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载舟,亦 可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