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让德雷克塞尔接过达布尼的“接力棒”

1871年,摩根家族的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同时皮尔庞特的生活也已经安定了下来,作为摩根家族的“王子”,他的年收入高达7.5万美金。在和范妮结婚后不久,他们便搬进了东四十街6号的豪宅里。此外,皮尔庞特还在西点军校附近买下了一座维多利亚风格的庄园。

不过,就在皮尔庞特惬意地享受着生活的时候,一件令他感到意外的事发生了——查尔斯·达布尼宣布自己要退休了。这位老银行家那年已经65岁了,这在当时的美国已经算是高寿,除了想要抓住人生的尾巴享受下天伦之乐之外,他也感觉到自己对羽翼日益丰满的皮尔庞特已经“失去了影响力”。所以当1871年合同期满之后,达布尼退出了合伙公司,两个人的合作关系也随之结束。

达布尼退休之后,皮尔庞特虽然为失去这样一个得力的助手和温厚的长者而感到惋惜,但是与此同时,他也开始积极准备着要自己大展一番拳脚。但远在伦敦遥控的朱尼厄斯却不认为儿子有独立支撑局面的能力,为了保持对儿子的牵制和引导,同时扩大摩根家族在美国本土的影响力,他打算再给儿子找一个新合伙人。

在选择新的合伙人的时候,摩根父子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不管是朱尼厄斯还是皮尔庞特,都认为摩根家族想要做大做强,仅仅有伦敦和纽约两个据点是不行的,还要将触角伸到其他国家。所以摩根父子对合伙人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实力强大,同时还要在业务上和摩根家族互补,以便摩根财团将自己的业务延伸到其他国家。从这一点来看,摩根家族的理想并不仅仅局限于成为一家实力强大的财团,而是要建立国际一流的银行。

虽然19世纪的信息传播速度远远没有今天快,但是如日中天的摩根家族要选择新合伙人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遍了美国。1871年1月,一位名叫安东尼·德雷克塞尔的银行家坐上了穿越大西洋的邮轮,跑到伦敦去拜访朱尼厄斯,提出了两家合作的主张。

德雷克塞尔家族乃是美国早期金融中心费城的一个显赫家族,安东尼的父亲曾是一名风度翩翩、充满艺术家气质的油画商人,后来老德雷克塞尔来到了费城,投身金融界,成为了费城最早的银行家之一。安东尼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之后,德雷克塞尔家族控制的费城银行已经成为了美国名列前茅的大银行,同时经过德雷克塞尔家族的多年经营,他们在法国、德国均有庞大的业务网络。

不过,德雷克塞尔家族也有自己的烦恼,在大本营费城,一直以来便有另一位名叫杰伊·库克的银行家和他们过不去,双方的竞争无比激烈,同时随着纽约的崛起,费城作为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衰落,德雷克塞尔家族在美国国内的业务也随之萎缩,1870年的美国国内业务所取得的利润只有35万美元,于是德雷克塞尔家族开始考虑向纽约进军。

由于之前德雷克塞尔家族和摩根家族有过业务上的往来,在合作过程中两者对彼此印象都很不错,再加上双方在业务上的互补性,使得合作成为了可能。于是安东尼和朱尼厄斯在这次会面中,决定强强联合,扩展业务。

1871年3月,皮尔庞特在父亲的安排下,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乘坐火车前往费城拜访安东尼。经过一番长谈,安东尼对比自己小12岁的皮尔庞特颇为满意。最终双方达成合伙协议,在纽约组建合伙公司,由皮尔庞特与德雷克塞尔三兄弟中最小的约瑟夫·德雷克塞尔共同经营。

1871年7月1日,德雷克塞尔三兄弟和摩根家族的合伙公司成立了,新的公司被命名为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德雷克塞尔兄弟为这家由约瑟夫和皮尔庞特共同经营的公司投入了700万美元,这足以看出德雷克塞尔家族的实力。由于当时皮尔庞特自己的资产只有35万美元,朱尼厄斯为了不让儿子太过“丢份”,便替儿子投入了500万美元。

虽然在新公司里,皮尔庞特的股份少于德雷克塞尔,同时从公司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摩根”是排在后面的,但是皮尔庞特对这家新公司仍旧十分满意,不仅仅是因为新公司的规模远远超过达布尼-摩根公司,更是因为在这家公司里,他的主要搭档约瑟夫的资历比自己浅得多,所以更多的时候约瑟夫要听命于他。

在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成立后不久,作为德雷克塞尔家族中的“老大哥”,安东尼又为公司买了一块新地,这块地位于华尔街和拿骚街的拐角处。1872年年初,一幢六层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在此诞生,被称为德雷克塞尔大楼。

耐人寻味的是,这座大楼的两个门,西面的那个正对着华尔街上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北面的则对着拿骚街的财政部分部。也许在为公司选址的时候,安东尼便希望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能够成为政界、商界通吃的霸主。同时颇具象征意味的是,“拐角”(corner)一词在英文中还有垄断的意思。不知道这是安东尼选址的时候有意为之,还是仅仅是一种巧合。

当年春天,德雷克塞尔大楼装修完毕,公司也搬到了这里重新开张,在皮尔庞特的极力主张下,这座豪华的大楼不仅用上了电,还安装上了当时并不多见的电梯,这在纽约高楼大厦中尚属首次。不久之后,皮尔庞特将在这幢大楼里面大展拳脚,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