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潘恩的《常识》犹如暗夜的北斗星,给我指明方向

自北美独立战争爆发之后,北美的13个英属殖民地便聚集在了一起,展开了一场与世界上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的艰苦战争。但作为殖民地的美洲,根本无力对抗如此强大的敌人,只有通过联合他国才有一战之力。

当时,大陆会议与法国进行联系,但是法国人开出的条件是,如果想得到法国的支持,则必须向世界宣布独立。此时大陆会议担心,如果贸然宣布独立,很有可能立刻遭受英国的打击;而如果不宣布独立,则得不到法国的支持,革命之事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大陆会议决定,暂时不答复独立事宜,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做打算。

此时,革命战争局势对美洲很不利,6月英军焚毁了查尔斯顿,10月又焚毁了法尔茅斯,大陆会议还收到消息称,英国政府打算雇佣其他国家的军队对殖民地进行镇压。随着革命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各国的观察,殖民地的人民对独立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就在这时候,一篇名为《常识》的文章诞生了。

这是一篇由一个名叫托马斯·潘恩的普通记者以“一个英国人”为笔名写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托马斯对政府、政权、自由、君主制等等做出了解释,其中阐释的英国人的“常识”,却是美洲人民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求”,它说明美洲只有独立才能让殖民地人民过上真正自由、幸福的生活。

我想这篇文章的作用是无穷的,比我出版的任何刊物都有用处,因为他唤醒了美洲殖民地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它的影响力之巨大令英国人都感到震惊。就在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英国政府就宣布,禁止任何国家与美洲殖民地有贸易往来。这时候大陆会议也针锋相对地宣布,向所有国家开放通商口岸,除了英国以外。

1776年4月12日,大陆会议举行了一次决定美国前途命运的投票,我忐忑地在会场等待着投票结果。当投票结果公布的时候,我兴奋异常,因为议员们全票通过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的议案。

6月10日,大陆会议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起草一份宣言,向世界宣布美国的独立。委员会的成员有5人,分别是我、罗杰·谢尔曼、约翰·亚当斯(美国第二任总统)、罗伯特·利文斯顿(美国第一任外交部长)、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第三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领导人)。

初稿由杰斐逊起草,完成后交由其他人过目,之后不断改正,在6月28号将草稿提交大陆会议。我对宣言的初稿进行了润色和修改,比如杰斐逊在指控英王批准议会法案的问题上说:“以剥夺我们的宪章,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政府的形式。”我在两句之间插上了一句“废除我们大多数有价值的法律”,因为我曾经在州议会上通过的许多法案都遭到了英国的否决;杰斐逊写有关北美洲殖民地的请愿书一事时,以“报以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我将其改为“仅仅报以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以加重语气;对于杰斐逊指控英国政府派遣外国雇佣军来企图“将我们淹没在血泊中”,我将它改为不那么夸张的“消灭我们”,但最后这一处被大陆会议删去了,以避免伤及英国人民。

7月4日,成形的初稿经大陆会议修改后,被通过了。8日中午,在费城的广场上,大陆会议的代表宣读了这份宣言,美国正式宣布独立了。10日,宣言在《宾夕法尼亚杂志》上发表,称之为《独立宣言》。8月2日,殖民地的56位代表签署了《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

《独立宣言》是高于美国宪法的存在,上面记述了人们的权利、英政府的迫害、美国的独立决心。在《独立宣言》一开始就写道:“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人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利拿起武器,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可以看出来,《独立宣言》既是一份反抗英政府行动中的决心书,也是发动更多人参与到反抗英政府行动中的宣传工具。对于那些签署《独立宣言》的议会代表,他们知道这是一张生死状。就像我之后所说的,我等而今务须生死与共,否则定遭个别处决。

《独立宣言》公之于世,不但给殖民地的人民带来了一剂强心剂,也给当时的英国很大的打击。就我来说,我期盼这份独立宣言已经很久了,我早已将身心交给了美国,看着这片我所深深热爱的土地能够获得独立自主的权利,我内心的激动之情更是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