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牛刀小试,入张亮基幕府

话说,此时的长沙战事也十分紧急了。率领太平军攻打长沙的,是西王萧朝贵。永安受封之时,洪秀全称天王、万岁;杨秀清称东王,九千岁;萧朝贵称西王,八千岁;其后南王冯远山七千岁、北王韦昌辉六千岁、翼王石达开五千岁。萧朝贵勇猛绝伦,遇敌则先,常“亲身迎斗,往来如飞”。论勇猛,在当时恐怕少有人能出其右了。太平天文献《醒世文》中这样描述萧朝贵道:“天排西王真忠勇,冲锋破敌武略精。”萧朝贵率部众两千人,自北上以来,太平军连克州县,直抵长沙城下。而长沙守军虽然在数量上占有很大优势,战斗力却远逊于太平军。虽据城池,附高地,依然是闭门不敢出,被太平军团团围住。当时张亮基刚刚走马上任到长沙,在城外徘徊了五六天,趁着夜色在墙角搭了个梯子才进的城。

或许真的是命里造化,萧朝贵率军猛攻长沙,却不料在执旗督战的时候,被清军火炮直接击中胸口,创口极大,据说是给穿透了胸膛,伤情十分严重。主将遭此大劫,萧朝贵的部下们被深深激怒了,攻城愈加猛烈,扬言“报仇”。随后,天王洪秀全也率部众赶到,一同商议军情。长沙城摇摇欲坠。我们再回头看看当时清军的状况就可以得知,在那样的情况下,要守住长沙城是多么困难。美国人贝尔斯在他的著作里这样描述道:“……当紧急事态出现时,通常会匆忙增招兵员,甚至超过额定人数。招兵时选择很小,常常把歹徒和坏人招收入伍。虽然许多地方都有军营,但士兵们仍然住在家里,只在一些特定的日子回营。他们未曾接受实际的训练,装备粗劣,毫无士气。在太平天运动的早期,朝廷试图动员汉人部队,组建了相当多的队伍。当士兵们听说要离乡背井,往往感到绝望,不少人哭了起来,认定自己一定会死在战场。在保卫围城的战斗中,有些士兵表现不错,但更多的士兵在造反军队到来之前就逃跑了……”可见当时清军的无能。然而形势稍转,萧朝贵生命垂危,洪秀全等人又认定长沙城垣高固,一时难以攻破,便有了撤围的意思。在几次并未使出全力的攻坚之后,洪秀全不再一门心思地想要占据长沙了。岁末,萧朝贵久治不愈终于身故,太平军也从长沙撤围,转而攻破了南京,称之为“天京”。

左宗棠初到长沙,正是太平军围攻长沙甚急的时候。张亮基一会过左宗棠之后,便同胡林翼商议怎么安排“今亮”先生。胡林翼的建议是“处宾师之位,运帷幄之谋”。多年的相识让胡林翼对左宗棠是知根知底的:左宗棠自比武侯,素来自视甚高,又很爱面子,如果这个时候给他的官阶太低,既发挥不好作用,又驳了面子;而刚一来就给个很高的官爵,就算别人不说,左宗棠也不会乐意接受这样的“恩惠”。既然“今亮”多年修习兵法、地理,那么就让他做诸葛孔明吧,先在中军帐里出谋划策,待有了功绩,再奏请朝廷,给赐个耐看的顶戴。于是,左宗棠就以幕宾身份来到张亮基麾下。

由于当时战事频发,又兼对外赔款,大清国府库空虚。然而一打仗就花钱如流水,当时长沙城别说给一线作战的军士发饷,就连那些坐在屋子里的官员都常常领不到俸银。左宗棠初来军中,衣食住行都很成问题。还是胡林翼,他自掏腰包,又带上张亮基的一点“意思”,在长沙司马桥给左宗棠买了一座宅子供其居住。这所宅子在几百年前是辛弃疾任湖南安抚使时的练兵故地,带有“古代名人”的气息,又因为宅前有些许花草竹物,很得左宗棠喜欢。由于左宗棠没有正式的官职,不能拿朝廷的禄银,胡林翼颇费了一番周折,从茶盐局下给左宗棠挂了个号,每个月支给三四十两银子,补给家用。早在湖南大灾那两年,胡林翼还在贵州做官,就常常派人送钱送粮接济左宗棠,因此从某些方面上说,胡林翼就是左宗棠人生的贵人。当后来胡林翼由于操劳过度而呕血死于军中之后,左宗棠在为这位好友兼知己撰写的祭文中写道:“岁比不登,盎无余粮。使来自黔,缄金贱我,欣欣度腊,返券举火。”

解决了后顾之忧后,左宗棠也就能更好地为张亮基出谋划策了。左宗棠刚到长沙城的时候,张亮基就听说左宗棠虽然才气四溢,但是为人固执,喜好独断专行,不爱让别人插手。于是,左宗棠刚来的时候,张亮基就明确表示,一应事务皆听由左宗棠处理,他自己决不掣肘。后来人们对张亮基这一决定评价还是比较高的,说他虽然才华一般,但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在起用左宗棠的事上,表现尤为突出。再后来左宗棠就一把手揽过了长沙城的大小事务,城防、军队、钱粮预算等杂七杂八的事都由他说了算,这样一来就常常架空了张亮基及其手下一大批官员。加上左宗棠自己脾气硬,身后又有张亮基撑腰,没有人敢和他叫板。事后太平军没能攻克长沙,与左宗棠日夜主持防务、军情是密不可分的。

前面也说过,太平军围长沙时候,官府缺银。军队发不了饷银,这是很可怕的事,闹不好就会发生军变,外事不宁,内乱再起,真就无药可救了。对此,左宗棠给出的主意是,向城中富户“借钱”。战争时期,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当年国父孙中山为了筹钱,印刷了各式各样的“国债券”,拿出去套购现金,所以左宗棠这种带有官僚意味的“借钱”,也是迫于时局。

当时长沙城中有名的富户有黄冕、孙观臣、贺瑗等。黄冕祖辈多在朝为官,自己早先在裕谦幕下办事,因为获罪免官,归家后下海经商,自是官商两通,财源广进,称长沙首富。道光二十九年左宗棠在长沙开馆收徒的时候,黄冕几个有名的儿子都曾拜左宗棠做先生,左宗棠这次“敲熟”,虽然有点不地道,但毕竟是为了国家大事。另外两人贺瑗开药店,孙观臣则是做绸缎生意的。

张亮基听从了这个建议,便设席宴请城中富豪。到场的人比较多,其中还有一个开酱菜园的老板,叫做欧阳兆雄。

席间张亮基面容忧郁愁苦,众人便都殷勤问候。张亮基借机提到太平军围城日久,情势不佳,而将士太过劳苦,军力疲乏,士气不振。仗不好打,关键就在于没钱发不起军饷,希望在座诸位能借点钱来,日后算上本息,一并奉还。欧阳兆雄便说:“长毛作乱,危害地方,大人殚精竭虑,夜不能寐,我虽然本小利薄,也应当尽一分薄力。”于是当下许诺借给张亮基一万两银子。其余诸人见了这个场面,也就都没有话好说了。这次借贷,总共得了十二万两银子,其中黄冕借出四万两,这为他以后官复原职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自然,欧阳兆雄的戏,是一开始就安排好了的。

除此之外,左宗棠还帮助张亮基平定了“周国虞”事件。这个周国虞是湖南浏阳县人氏,算起来也和江忠源比较像,都是搞团练的,只不过他这个人不像江忠源那样是举人出身,一脑门子的忠君爱国,他的祖人曾给青史留名的南明丞相史可法做过护卫,因此也可以说他是带有反清复明的想法的。周国虞带的队伍称“征义堂”,人数上了两万,但由于周国虞本身没有很长远的政治眼光,“征义堂”的会众多是农民,战斗力不强。时不时受了富豪的欺负,脑门子一热,他们还会劫掠杀人。政府对这股势力早已密切关注。

咸丰二年十二月,太平军攻克武昌后,秘密派人联络周国虞,策动他进攻长沙。不幸的是,太平军的密使以及周国虞给太平军的密函都落入了浏阳团练总领王应苹的手里,后者随即向官府报告了这一情况。周国虞见事已泄露,便先发制人,带人突入县城,并声称自己与太平军并无联系。在此期间王应苹被周国虞的手下杀死,一些富户也遭到洗劫。事后王应苹的团丁纠合一处,要寻周国虞报仇,双方随即展开武斗,县令对此也无可奈何。

如何处理这件事让张亮基比较棘手。因为周国虞早先是打着协助政府平乱的旗号组团的,属于合法武装力量,而且征义堂有两万人,派兵征剿也还是很费力气的,稍不留神,还会给反咬一口,弄不好就要丢官坐牢,甚至丢了性命。于是左宗棠提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以巡抚名义调派江忠源往剿。江忠源此时刚刚镇压了晏仲武起义,可以打着“追剿晏仲武余党”的旗号前往浏阳县。江忠源的队伍虽然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都是久经沙场,加上江忠源采取了“分化政策”,征义堂最后还是被镇压了下去。

没过多久,张亮基又被调任湖广总督,临行前邀请左宗棠一同前往。左宗棠虽然再三推辞,但还是耗不过张亮基苦言相劝,便同意前行。此时,张亮基也写本上折,表奏左宗棠守备长沙,平剿“征义堂”之功,为他争取了一个七品知县的官职,同时还“加同知之衔”。同知是知府的副手,虽然不是一把手,但地位比较高。左宗棠素来自负,但是对于这一职位还是接受了,这也是他从大清朝那里得到的第一个正式官职。然而看看身边的至交胡林翼,早在几年前就是四品知府大人了,而江忠源已经官至正三品的按察使,所以左宗棠脸上还是觉得很无光,但是短短三个月时间,就从一个举人升到朝廷七品命官,也还不错。因此,整体而言,左宗棠对于张亮基还是很感激的。

左宗棠随同张亮基到了武昌之后不久,太平军就攻破了南京,俘杀了钦差大臣陆建瀛,将军祥厚、都统霍隆武等人也兵败被杀。洪秀全打下南京之后,决意引为都城,而后发兵西征北伐。咸丰皇帝毫无办法,虽然全国各地的暴动此起彼伏,他也只好将重心放到太平军这一块。短短半年时间里,左宗棠随同张亮基在武昌一带来回奔走,哪里军情告急就往哪里补,再往后张亮基被调任山东巡抚,左宗棠就借机道别。一同离开的,还有另一位幕友王柏心。王柏心比左宗棠大十三岁,两人却交情甚好,还乡路上两人结伴而行,常常彻夜长谈,共论时局。王柏心在水利方面造诣很深,著有《导江三议》一书。左宗棠也深好水利漕运,因此两人彼此交流研讨,很是投缘。而这一点对左宗棠的影响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