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当官只为财,和的敛财之道

从古至今,可以说和聚敛的财富在历代文武大臣中都是屈指可数的。因此,我们冠以和“最大的贪官”之名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在他当权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和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敛聚了让古今之人都为之惊骇的财富。因此,人们不由自主地就会从心底里生出这样的疑问:和到底使用了怎样不为人知的手段,从而在精明能干的乾隆皇帝的眼皮底下,将清朝近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据为己有,使自己成为前无古人的最大的贪官的呢?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感兴趣,却也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贪污,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只有那些拥有职权的人才能拥有贪污的条件。如果只是一个寻常百姓,那么即使他想贪污,可是实际上他却不具备贪污的条件。但是和就与这些人大不相同了——他拥有可以贪污的职权,并且他的职权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对和而言,最容易行使贪污的职权无异于户部尚书、内务府总管,说直白一点,就是管钱的。和自三十一岁开始担任户部尚书一职,直至其三十五岁改任吏部尚书,这期间和贪污了多少没有任何人知道,就连他自己可能也并不清楚。但是,从正史来看,整个清朝的所有正史,没有任何一段和通过这些职权贪污的记录。虽然也有史料记录和通过此职权贪污过,不过,却不是正史所载,而是野史。其中有一段野史是这样记录和的贪污经过的:在和当权的那个年代,北京城就只有一个税关,即崇文门税关。当时,只要从这里进出的人除皇亲国戚外几乎都需要上税。这些需要在崇文门税关上税的人主要包括:商人、官员、举子。商人和官员需要上税的只占一部分,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商人和官员是不需要上税的。比如说,卖白菜和苹果的小商人就无须上税,即小本经营者不用上税。

因此,在北京当时最有油水可捞的官差就是崇文门的税官。并且,此官差交给谁,乾隆皇帝都不怎么放心,认为在此职位上的人都会贪污他的钱财。最后,乾隆皇帝看着满朝文武百官,觉得只有和值得他信任,于是和就成了崇文门税关的“领头羊”,而这也就为和的贪污打通了道路。

除此之外,和手中还控制着一些直接与财富挂钩的部门,如内务府的粮库。可以说,皇上一家一天吃掉多少粮食,无人统计过,也无人过问过。在这种情况下,和作为内务府的总管,几乎是每次想运走几吨就运走几吨。而和有没有把内务府的粮食运到自己家,也只有和和他的心腹才知道。再如,内务府的绸缎库也由和掌管。皇上要做多少衣服哪有人敢管,如此一来,又为和拓宽了贪污之路,要不然和家哪会有如此多的做衣服的料子?绫罗绸缎,一万四千三百匹,貂皮八百五十张,狐皮五百五十张,另有其他各种粗细毛皮五万六千张。况且这些仅仅只是他家被查抄之后才得出的数据,而那些被他及其家人大肆挥霍的还没有计算在内呢!

圆明园的茶膳房,也由和掌管。或许人们会说了,和能从一个茶膳房贪些什么?即便他贪,无非也就是贪些茶叶、茶点罢了。如果这样想就错了。因为皇上时不时地会去圆明园度假,所以只要紫禁城里有的东西,几乎圆明园都有。

此外,上驷院也未能脱离和的掌控,太医院医生的月薪由他来发放,御药房也是由他掌管。像工部这样不应由和掌管的部门最后也由和接管了。要知道,建设部干的都是大活,比如修建皇家陵园,修建皇家的住所,掌管了这些活,和就等于铺好了自己的财路。

和的第二种敛财的手段即是受贿,众所周知,当官的受贿大多数都属于“被动”行为——都是别人主动将财物送上门的。而和也不例外,在当时也是别人主动给他送财物,这样他们就可以借着和这个靠山做官、升官。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有很多人千方百计地给和送钱送物。

和的第三种敛财手段即正当的合法经营。在很多人看来,和的财富都是和用不正当的手段而得来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和的很多财富也来自于他的正当合法经营。和开有很多家当铺,还有酒店、粮店、古玩店、瓷器店、灰瓦店、柜箱铺等等。而这些只是他众多的正当生意中不值得一提的,他最大的经济来源,实际上是土地买卖。

除此之外,和还有更令人叫绝的敛财之道,那就是勒索打官司。自三十五岁开始,和就担任吏部尚书,因此在此职位上想要敛财,可以说是一件极为轻松的事情。每年和都要对大大小小的官员进行考核,除了乾隆皇帝之外,几乎谁当官就都由和说了算。也就是说,谁想继续当官,就必须给和送钱、送物,而和也毫不客气,只要是有官员送他东西,他都照单全收。

就这样,和一直都敲诈着文武百官,并靠着一些其他手段敛聚财富,从而为他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贪官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