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圣上恩宠,飞黄腾达的升迁之路

和在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和认可后,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就如同那展翅翱翔的雄鹰一样直冲云霄。

地位的不断攀升让和还没适应,乾隆皇帝又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五月下旨,令和同英廉、梁国治、刘墉等人一起修改《明史》,特别是《本纪》,凡是带“明”字的书籍一律修改。

一个月后,乾隆任命和为吏部左侍郎兼右侍郎,负责官员的使用、调度、任命、检查、考核等。到了十月份,又任命和兼九门提督。在幸运光环的笼罩下,和出了一些差错,乾隆帝也不放在心上,他看准了和是可重用之人。即便个别官员抓到把柄来状告和,乾隆帝也基本都给搪塞过去了事,最多表示性地让和官降两级,用不了多久,就又提拔上去。

此后,和又被委任兼崇文门税务监督,这是一个肥缺。当时的崇文门是四大税官之一,等于是一个钱仓,以前这个职位基本都是交由一些王公贵族或者有很大功勋的人来做,现在却放心交给了和,这更加说明了乾隆帝对和的喜爱。当时只要不是愚蠢的人都看出了皇帝对和的宠信,也就都对和避让三分,这也使和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随后,和又兼任镶蓝旗的满洲都统。同一年的六月份,再次被追任正白旗都统以及领侍卫内大臣。到了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和被委任御前大臣见习。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被正式提为御前大臣、户部尚书。同年十月份被任命为《四库全书》总裁,全权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和被加封为太子太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和再次被授予轻车都尉世职,并正式担任吏部尚书,还监管户部的一些事务。同一年九月,乾隆帝授和为一等男爵。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和被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被封为三等忠襄伯爵。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兼任殿试读卷官,同一年五月,担任教习庶吉士,也叫做领教习事。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又被乾隆帝任命为篆刻“石经”的总负责人。

这一个个的官职,也使得和的地位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朝堂上,和的地位仅次于军机大臣、内阁首辅、大学士一等诚谋英勇公阿桂。阿桂是阿克敦唯一的儿子,出生在满洲的一个贵族世家,乾隆四年(1738年)中举后开始踏入仕途,他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阿桂虽然为朝中第一人,但是会经常奉旨执行外出巡查、办案等公务,这期间朝中的事务就都交给了和来处理,军机处也是和管辖。阿桂只是有一个名义上的权力,实际的负责人已经换成和了。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和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和又被任命监管御药房与太医院。至此,吏部、户部、侍卫、都统等职务和没有一个不涉及到。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皇帝把皇位让给了琰,继位后的嘉庆帝并没有获得多少实权,大权仍然掌握在乾隆的手中。因此嘉庆面前的和还是可以依仗太上皇的旗号兴风作浪,威风不减。嘉庆元年(1796年),和被任命正黄旗侍卫内大臣,随后兼任镶黄旗满洲都统。这时候,朝中大臣阿桂已经年过八十,体弱多病的阿桂请求离开宫廷,回家安享晚年,得到了乾隆帝批准。不久后阿桂去世,这时候的和,才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群臣之首。嘉庆二年(1797年),和又被任命监管刑部。嘉庆三年(1798年)和奉命出任参赞机政,并同时监管各部,还被追封为一等嘉勇公。至此,朝中的大权几乎全部握在和一个人手中,一直到乾隆去世,和的官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和为官期间,担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其中兼任大学士、步军统领、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等多个重要职务也长达十五年,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在和不断晋升的同时,他的社会地位也水涨船高,从一个小小的三等轻车都尉最后晋封为一等嘉勇公。他的影响力遍及朝廷内外,权力几乎覆盖天下,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总之,和的发迹是通过他自身不断努力再加上对机遇的把握而逐渐得来的。他在乾隆身边时,与乾隆接触的机会很多,这是他与别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并且他才华横溢、能力出众,更是让乾隆刮目相看。和办事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因此很得乾隆皇帝的青睐。

和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被乾隆发现、赏识后,就成为了乾隆身边贴身随从,经常陪伴在乾隆左右。和除了精心地侍奉皇帝外,更是注意皇帝的饮食起居,并小心翼翼地揣摩乾隆皇帝的心理,这样长久下去终于了解了皇帝的脾气与性格。乾隆皇帝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和基本上都能知道,以至于许多事情还未等乾隆开口,和已经操办妥当了,并且做得干净利索、漂漂亮亮。由于和把乾隆皇帝伺候得舒舒服服,因此乾隆对他更是宠爱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