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演技

乾隆号称“顺风帝王”,因为之前的清帝继位,或血雨腥风,或争议不断,总之是充满坎坷之路。乾隆则很顺利,雍正帝驾崩,朝野上下毫无争议,一致认为乾隆即位,天经地义。

难熬的岁月

雍正继位的时候,雍正元年八月,他向文武百官宣布了一个重大事项:他立储了,储君的名字被秘密藏在“正大光明”匾的后面。一时之间,天下尽知。

雍正帝为什么这么做呢?即位就立储,而且还是秘密立储,这在清朝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种做法的意义是什么?考证史料,分析当时的形势,雍正帝认为这是一种必须马上做的大事情:

稳定政局之需。雍正继位之初,反对派势力非常强大,不要说兄弟反对,就是文武百官也是质疑不断,5位大学士中,3人反对他;6位领侍卫大臣中,3人反对他。严重到政令不通,一个叫鄂伦岱的都统,竟然把雍正帝的谕旨“掷之于地”。已经很严重了,严重到雍正帝的性命都可能遭到了威胁。怎么办?通过秘立太子,可正告那些反对派,即使发生不测,已立太子会立即继位,统序依旧。

避免皇子们争储。雍正帝亲身经历了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残酷到血腥,毫无亲情,他自然不愿意再看到这样的事件发生。秘立的储君,完全出自他的决定,不给皇子们任何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可这是真的吗?所谓天心难测,谁能知晓雍正帝的秘密立储是不是真的呢?也许根本就没有立储的谕旨在上面,或许是雍正帝为了迷惑大家而做的一个假象,因为雍正帝最善于“韬光养晦”!

这不难想像,雍正帝刚刚即位,怎么可能看准几个儿子,选择接班人是多复杂的事情啊。要知道,康熙帝确立的50多年的太子最终还是废掉了。所以,乾隆母子对这个秘立的储君到底是谁,能不能顺利接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尤其后来发生了两个事件,让弘历母子更加感到扑朔迷离。

一件事是雍正四年正月,允禩、允禟被除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塞思黑”,不久皆死于囚所。雍正五年八月,三哥弘时受到处罚而抑郁,而身亡。这些事件,带有血腥的气味,让当时所有的人都会战栗,包括乾隆母子。

二是雍正十一年的封王事件,对于乾隆来讲,是双重的心理反应:首先是满意,毕竟是亲王的封赠,即使不做太子,也会风光无限;接着是迷惑,封为亲王的还有弟弟弘昼,并没有特别的关注乾隆。

乾隆曾经详尽地将自己与弟弟弘昼进行了对比,感觉父皇对兄弟俩一视同仁:

1、同岁就读。《清高宗实录》记载:“吾弟少于吾甫三月。皇父在潜邸时,育吾二人于东西室;及九岁读书,同受经于傅先生”。不仅同岁就读,请的师傅也是同一位。

2、同等待遇。《清高宗实录》记载:“以同气之亲,相亲相勗于平日,晨夕之与俱,笔砚之与共”。文具用品,衣食住行,完全一致。

3、同侍父皇。《清高宗实录》记载:“时侍奉皇考膝下,优游书府”。日常生活中,雍正对兄弟二人,同时招来,并无偏倚。

这就是雍正帝。当年康熙帝没有看错他,非常富有心机,表里并不一致。作为帝王,典型的天威难测。乾隆要确定谁才是真正的接班人,也只有等到皇帝驾崩的那一刻了。

如此从容

帝王传位交接,往往非常慌乱,或由于老皇帝病势凶猛,来不及交代,比如康熙帝;或由于皇子觊觎储位,剑拔弩张: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夺位;皇太极去世,顺治帝意外继位,都是这种情况。

雍正帝继位,种种原因,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以此推之,复杂多变的皇位传承,必然会更加慌乱。

尤其是雍正帝病情来势异常凶猛。史料记载,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帝感觉身体不适,第二天也就是二十二日戌刻,病情陡然加重,至子刻龙驭上宾。可以想见,病情如此狂疾,让人手足无措。雍正帝宠臣张廷玉这样写道:“二十二日漏将二鼓,方就寝,忽闻宣诏甚急。疾起整衣,趋至圆明园,内侍三四辈待于园之西南门。引至寝宫,始知上疾大渐,惊骇欲绝。”

“惊骇欲绝”这个词,形象地概括了当时所有人的心理状态。白天尚好,晚上就突然岌岌可危,令人不解。于是,关于雍正帝死因传出了多个版本。有吕四娘刺杀而死说,有宫女以绳子勒死说,有服食丹药中毒身亡说,有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身亡说,等等,莫终一是。不管怎么说,雍正都属于暴亡。

按理,帝王暴亡传位,一定会非常慌乱的。可恰恰相反,雍正传位,不仅出奇地顺利,而且从容不迫。

先是雍正帝从容不迫。二十二日晚约8时,雍正帝突感病剧,自己做出了判断,果断地下达一生中最后一道谕旨,召来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和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升额和讷亲、内大臣海望等。这些人,是王朝中的核心,对稳定政局至关重要。当然,乾隆和弘昼一直侍奉在侧。

接着是辅臣从容不迫。辅臣中的核心人物是张廷玉,虽然他见到雍正帝病危之状,表现了“惊骇欲绝”,但他很快就冷静先来,招呼大家:“别慌张,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做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呢?就是迅速找到立储密诏。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个诏书不在圆明园,在紫禁城的乾清宫。张廷玉拉过鄂尔泰说:“应该是两份,乾清宫一份,另一份就在圆明园。”其实,圆明园那件密诏,张廷玉也没见过,但他进行了分析:一定是黄纸封固,写上一个“封”字。大家分头去找,果然如张廷玉所言,找到了这个密诏。尘封13年的密诏被打开,真相大白于天下。

再接下来,是乾隆从容。打开的密诏里,清楚地写道:“命皇四子弘历为皇太子,即皇帝位。”面对父皇的13年信任,面对突如其来的至高无上,乾隆没有迷失自己。他迅速进入角色,下达了他人生的第一道谕旨。《清世宗实录》记载:“皇太子传旨:‘著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辅政。’”

大家很惊讶,这个初出茅庐的乾隆,居然如此简练,如此从容,如此洒脱地承接了皇权,并毫不犹豫地向自己的长辈发号施令。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自信,又是那么顺理成章。

放声三哭

都说皇家无情,争起储位来,父子反目,兄弟残杀,血雨腥风。可是,清帝又时时打着“以孝治天下”的旗号,遇有父母之丧,大哭、痛苦失声。雍正帝不仅大哭,还要哭昏过去,还要跪着爬上康熙景陵的大坟头,膝盖都划破了,鲜红的血液染红了宝顶。前有车后有辙,雍正帝为乾隆做好了榜样,一旦雍正去世,乾隆即位,乾隆会不会学他的父亲,上演一出嚎哭尽孝的大戏呢?

乾隆12岁就进宫,了解深宫险恶的道理,登基时已经25岁了,多年的经历,早已变得非常成熟。乾隆又很聪明,养就了察言观色的本能。这个时候,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他决定努力表演。乾隆的演技怎么样呢?且看他哭得如何。因为满洲遇有父母之丧,子女最基本的一个表现就是“哭”,帝王之家也是如此。。

放声第一哭。

雍正帝临终之际,乾隆、弘昼兄弟一直侍奉在侧。这个时候,乾隆做了两件事:一是发布雍正的临终遗嘱,命允禄、允礼、张廷玉、鄂尔泰为辅政大臣;二是“捧足大哭”,也就是抱着雍正的脚,放声痛哭。

实际上,按照习俗,病人临终之际,并非可以放生大哭,这要掌握火候。期间,至亲的子女,一直是眼泪汪汪,却不可以哭出声来,以免犯忌讳。直到病人“六脉已绝”,由大夫宣布已死去,才可以放声大哭,这种痛哭,一定是先由死者子女发声,别人再紧跟其后,显得子女很孝顺。

这个时候,由于已经打开了雍正随身携带的立储谲匣,张廷玉宣布了乾隆为“皇太子”,乾隆的身份就具有了双重含义:皇子和皇储。所以,乾隆马上就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那么,这第一声哭声,就必须由乾隆发出,别人都不可以。乾隆,演好了这个角色,他匍匐下去,抱着雍正的双足,放声大哭。接下来,大家才紧跟其后,哭声一片。

放声第二哭。

一哭过后,乾隆要干什么?他并没有一味沉浸在“悲痛”之中。作为皇太子,他有更大的事,要有条不紊地布置。乾隆再次表现出了他的基本功。

1、敢定大事。乾隆宣布,一切丧仪俱照当年康熙帝大事办理。由于康熙帝当年也是死在了圆明园,有据可循。

2、有条不紊。乾隆下达皇太子旨意,安排了这一时刻的人员分工:海望和允祹为先遣,先行进入紫禁城,在乾清宫门前跪迎;讷亲、常明断后;丰升额率侍卫前导;允礼、允祕、弘昼、张廷玉随行护持。这一安排,在乾隆周围,立即形成了临时中央。

3、细致入微。乾隆临危不乱,这时他并没有忘记两个人,一个是母亲甄嬛,一个是幼弟弘曕,分别进行了安排:允禄保护母亲甄嬛,衍潢照看弘曕,留守圆明园。这一细节,反映了乾隆处乱不惊的气度和性格。

在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按照规定,需要立即取下正大光明匾后面的立储诏书,与圆明园的相对照,体现皇位传承的绝对正统。正大光明匾后面的谲匣被取下来,乾隆却没有打开,他坚持要等四大辅臣到齐才打开。表明了乾隆的原则,做事的严肃性,一丝不苟。

当这个谕旨被再次打开,内容与圆明园的完全一致,乾隆帝放声大哭,这哭声含义深远,它宣告了乾隆在感恩中接班了,他是大清国真正的皇帝了。所以,乾隆的哭声,再次把握住了火候,身份在哭声中实现了由皇子到皇帝的完美的转换。

放声第三哭。

乾隆成为名副其实的帝王之后,一切大事都有条不紊地安排开来。

为了丧礼中的繁文缛节,需要尊封太后、封皇后,她们是丧礼中的重要“演员”,关乎国体,角色重要,必须马上安排。乾隆尊奉甄嬛为皇太后,封富察氏为皇后。

接下来是宣布“剪发易服”。这是满洲的风俗,男子要剪发,女子也要剪发,全部换上大丧的礼服,进入国丧期。

在接下来,是雍正帝大殓,就是成殓入棺,雍正帝要盖棺定论了,时间定在了申刻。一旦大殓,雍正就要永远与世隔绝了,人们就再也不会看到他了。所以,当棺盖被推上去的一刹那,乾隆第三次放声大哭,而且是“捶胸顿足”,他尽情释放了自己的悲伤。

雍正帝初丧期间,乾隆粉墨登场,放声三哭,每一次放声,都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