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的判断

在所有的人当中,乾隆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他的父皇——雍正帝胤禛。不仅仅是胤禛给了他生命,更重要的是父皇选中他为接班人,并精心培养他,使他顺利接班。

谁在撒谎

有一个问题,是乾隆应该感谢雍正呢,还是雍正应该感谢乾隆呢?按理,作为儿子,乾隆能够继承皇位,当然要感谢父皇雍正了,是他将其立为储君,传位于他的。

可是,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要先弄清楚雍正继位,到底应该感谢谁?

雍正继位,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康熙帝临终之际,“仓猝之间,一言而定大计”,是康熙帝选中的接班人。雍正帝即位之后,对这个即位问题又进行了说明,《上谕内阁》:“朕向者不特无意于大位,心实苦之;前岁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始下旨意,朕竟不知;朕若知之,自别有道理。”对自己进行漂白,申明自己即位,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康熙帝的一厢情愿,强行安排。

同时,雍正帝虚构了一个自己不在现场的场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祐、阿其那、塞思黑、允?、公允祹、怡亲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下达令雍正继位的谕旨,这个时候,雍正并不在现场。

按照雍正帝的说法,他合法即位,只需感谢父皇的信任就可以了。

可是,还有一个甚嚣尘上的说法,雍正继位与他的儿子乾隆密切相关,是康熙帝看中了乾隆,才不得已让乾隆的父亲雍正继位。这一点儿,《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这样记载:“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更有史料记载,说康熙帝对和妃瓜尔佳氏说乾隆是个有福之人,并且福气会超过康熙帝,认为乾隆将来一定会即位成为帝王。

那么,乾隆又是一个什么态度呢?他会真的以为父皇即位是因为爷爷看中了自己吗?

乾隆是个多谋之人,他思虑再三,认为需要对此谨慎说明。一方面,如果承认坊间传闻,固然对自己有好处,说明自己具有神奇不凡之处;另一方,对父皇雍正帝却非常不利,实质上,等于在诋毁父皇即位的合法性。

于是,乾隆在公开场合,对诸王大臣说道:“皇祖康熙帝有孙辈百余人,其中很多人才华横溢,远在朕之上。至于爷爷把我带进宫中,着意培养,那是爷爷对朕的特别关爱,此外无他。至于父皇能够继位称帝,那完全是他自己优秀,被爷爷看中而传位的。”

关键是,雍正继位后,招来朝野内外的一直怀疑,以至于传出雍正谋父篡位的传言。乾隆此番话,虽然没有说服力,却也一定程度上斩辟谣言,企图堵住众人悠悠之口。

此番看来,康熙、雍正、乾隆各执一词,鱼龙混杂,究竟谁是谁非,谁在说谎,还需澄清,还历史本来面目。实际上,只需解决一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那就是:雍正到底是怎么继位的?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真实的情况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戌刻,康熙帝在斋戒中暴亡,乃正常死亡;仓促中,康熙帝未留一言,身边也没有任何重要的人物,只有太监和宫女,他们在慌乱中,将皇帝去世的消息只能报告给一个人,捷克传教士严嘉乐的《中国来信》这样写道:“惟一的、可疑的见证人。”这个人就是九门提督隆科多;这个时候的隆科多陡然被推上历史舞台的中心,成为决定王朝命运的关键人物。

也就是说,隆科多把这个消息传给谁,谁就有可能抓住机会,称帝即位。隆科多最终,选择了告诉雍正,而雍正紧紧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并非像雍正自己所说“无意于大位”。

所以,我们判定,雍正和乾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都说了谎言。

你是我的眼

雍正一即位,在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中秋节刚过,雍正帝在乾清宫西暖阁,召集了文武百官、王公大臣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他要立储了!

大家听后,不禁打了个寒颤。早年,康熙帝就是在皇子很小的时候,立了一位皇太子,可是,终生为之困扰,以至于痛病交加,陷入困境。难道雍正帝也要步其后尘吗?且听他怎么说。

雍正帝首先说明了马上立储的必要性。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己与父皇康熙帝的差距,他说:“父皇在临终之际,‘仓猝之间,一言而定大计’,这说明父皇身体储存的精力足够;思维也清晰;判断也准确;不然,何以能够在临终前决定大事呢?”言外之意,我做不到,必须早做打算。

那么,接下来呢?雍正帝欲言又止,他陷入了沉思。大家明白,他是想起了当年的储位之争,即著名的“九子夺嫡”。

要说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教训实在是深刻,令人胆战心惊。当年,康熙帝最终把诸位皇子叫过来,沉痛地讲述历史上著名的“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故事: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重病,他的五个儿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王位。冬十月七日,齐桓公病死。五公子不管父王大丧事宜,居然互相攻打对方,争夺王位,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放了67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仍无人管理。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康熙帝非常凄凉地说:“将来我就是齐桓公那样的下场!”

那就赶紧立储吧。可是,雍正帝却大有顾虑,清帝的立储历史实在是教训深刻。早年,努尔哈赤所立的两个储嗣褚英和代善,纷纷中枪倒下;皇太极所立储贰,海兰珠之子早殇;顺治帝所立储嗣,董鄂妃之子,与海兰珠之子的结果如出一辙;康熙帝雄心勃勃,立志册立允礽为皇太子,昭告天下,最终的结果有目共睹。

雍正帝总结道:“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雍正帝的意思很明显,孩子都还太小,无法马上实现立储大事。

大家一头雾水,到底是立储呢,还是不立储呢,你到底要做什么呢?

雍正帝卖了半天关子,这才下旨,宣布自己的真正目的。《清世宗实录》这样记录:“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

这就是雍正帝的“发明”——秘密立储:将接班人的名字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密封后藏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等老皇帝去世,往大臣开启谲匣,拥戴新君即位。

雍正的这一做法,实际上是沿用了古代波斯国王的传位办法,并非他的发明。《魏书·西域传》:“(波斯国)王即位以后,择诸子内贤者,密书其名,封之于库,诸子及大臣皆莫之知也。王死,众乃发书视之,其封内有名者,即立以为王。”

大家举首望去,看着雍正帝放在光明匾额后面的匣子,猜测着里面的内容,接班人究竟会是哪位皇子呢?众莫能知。

就是这个小小的匣子,一旦放上去,一旦公之于众,意义重于泰山。雍正帝道出了它的意义:他像一只眼一样,注视着这里的一切。换言之,那些反对派,那些别有用心之人,谁都不要轻举妄动,这只锐利的眼睛高高在上地看着你呢。

可是,这只眼睛会是哪位皇子的呢?只有雍正帝自己清楚。

模糊的信号

大家都非常关心,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正大光明匾后面,那位储君会是谁呢?纷纷猜测。可以肯定,这个人必定是雍正帝的皇子之一。

于是,大家便对雍正元年的诸位皇子进行分析,采用“排除法”的惯例,看看这个神秘人物会是谁。

雍正帝一生之中,共有皇子10人,其中序齿者6人:皇长子弘晖、皇二子弘昀、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皇六子弘曕;此外,还有4位皇子没有序齿:弘昐、福宜、福慧、福沛。

至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秘密立储之际,弘晖、弘昀、弘昐、福宜、福沛五位皇子均已早殇;皇六子弘曕尚未出生,剩下的,就只有弘时、弘历、弘昼和福慧4位皇子了。那么,在这4位皇子中,雍正帝会相中哪位皇子,将其秘密立为储君呢?一时之间,迷雾重重,人们并未看清楚。

从年龄上分析,至雍正元年,弘时19岁,弘历13岁,弘昼13岁,福慧3岁。从生母上分析,至雍正元年八月,弘时生母李氏、弘历生母钮祜禄氏、弘昼生母耿氏、福慧生母年氏,都还没有宫中封号;不过,到这年的十二月,雍正帝大封后宫,几位母亲的位号终于有了区别:弘时母为齐妃、弘历母为熹妃、弘昼母为裕嫔,而福慧的母亲年氏则被封为贵妃。

综合上述信息,年龄占优势的是弘时、弘历、弘昼,福慧则由于年弱而处劣势;从母家地位和母亲封号看,前三位明显弱于福慧,他的生母年氏,不仅母家地位至尊,哥哥年羹尧正被雍正帝倚重,权势灼天,她的封号更是远超其他几位的生母,尊处贵妃高位。

一时之间,人们很难确定,这个神秘储君究竟会是谁。

王公大臣们采用倒推法,想起了雍正元年正月十一日发生的一件事情。这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雍正帝先是率领百官,到祈谷坛去上礼,结束后,回到养心殿。正当皇子们准备休息之时,皇四子弘历突然接到谕旨,令他到养心殿觐见父皇。觐见中,雍正帝赐给弘历一块肉。雍正帝的这一举动,遭到其他皇子的极大困惑和不满,因为这块肉是从祈谷坛上带回来的祭祀用肉,被称为“胙肉”,是能给人带来福气的肉。

这个“胙肉事件”表明,乾隆弘历得到父皇的垂青。后来,乾隆自己也认为具有特殊意义,《清高宗实录》记载:“为他日托付之本,志早先定,仰告昊苍,故俾承福受胙也”。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系列让人浮想联翩的事情:

雍正元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头周年,雍正帝派年仅13岁的乾隆来景陵行礼致祭。接下来,二周年,同样委派乾隆前往致祭。三周年,雍正帝亲往致祭,而到四周年,雍正帝再次派出乾隆代他前往祭陵行礼。

大家别小看祭陵一事,《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先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乾隆又是代父前往。

于是,这一个个模糊的信号被人们串联起来,似乎有了答案。

人在囧途

要说对秘密立储这件事儿,天底下最关心的人,莫过于雍正帝第三子弘时了,因为在诸多皇子中,他年龄最长。

弘时心里盘算着,这个接班人应该是自己,而非其他人。理由如下:

一是年龄合适。弘时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到雍正元年,他19岁。而这时的雍正帝已经46岁了,父子俩的年龄差为27岁,是很合适的接班人选。如果雍正帝在位20年的话,他39岁,正是政治经验成熟的时期。

二是曾经是雍正帝的希望所在。弘时之前,有弘晖、弘昐、弘昀,这三位哥哥都早殇:弘晖死于康熙四十三年,弘昐死于康熙三十八年,弘昀死于康熙四十九年十月。从康熙四十九年十月开始,到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弘历出生之前,约一年的时间里,雍正帝只有一个皇子弘时。这一年,8岁的弘时成为雍正的独子,也是他唯一的希望所在。

三是雍正帝很重视他。查阅史料,有很多记载:

1、随父王参加重大活动。比如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60大寿,雍正就带着10岁的弘时前往祝寿,而乾隆则未能参加。

2、为之精心选择嫡福晋。康熙五十八年,弘时16岁,雍正请示康熙帝,迎娶希尔达之女董鄂氏为弘时嫡福晋。希尔达曾为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川陕总督、吏部尚书、礼部尚书,位高权重;他的女儿董鄂氏自然识书达礼,为大家闺秀。

3、生母优势。弘时的生母李氏早年进入雍王府,一度非常得到雍正宠爱,康熙三十四年、三十六年、三十九年、四十三年四次生育,在王府中地位仅次于嫡福晋而成为侧福晋。

4、着意培养,宠爱有加。为了弘时的成长,雍正费尽心思,直到雍正元年,还为之选择师傅。经过严格选择,翰林院编修王懋竑和福建才子蔡世远被选中:《清代碑传全集》记载:“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不仅如此,雍正帝还打破惯例,安排已经成家立业,分府单过的弘时仍然随父皇搬进紫禁城生活。

具有这些优势,弘时判断,自己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接班人。

可是,雍正帝没有选择他。原因是弘时的性格问题,雍正帝经过观察,发现弘时“生活放纵,言行不谨”。这种人怎么可能接班呢?雍正帝经过思考选择了年幼的弘历,也就是乾隆。

本来是秘密立储,可是,雍正帝在祭祀康熙的时候,两次将重任委托给了乾隆,而没有交给弘时,一时之间,议论纷纷,天机被泄露出来。这样,弘时产生极大的逆反心理。父子之间出现了感情裂痕。

史家考证,在最关键的时刻,弘时背叛了他。雍正得位,历来颇有微词,尤其允禩、允禟等人,本来与之争位,更是怀疑雍正是篡夺得位。弘时作为雍正之子,本应该相信父皇,坚定站在父皇一边,辟谣斧正,立场分明。可是,当雍正帝处分允禩、允禟的时候,弘时却为之鸣不平,甚至发表了不恰当的言论。为此,雍正帝勃然大怒,对弘时采取了果断措施:

其一、驱逐出宫。雍正四年,弘时遭到父皇严厉训斥之后,被驱逐出宫。

其二、断绝关系。雍正四年初,雍正帝宣布与之断绝父子之情,并勒令其为允禩之子。

其三、开除宗籍。允禩被开除宗籍之后,弘时也随之被开除宗籍;允禩死后,弘时则被勒令交给他的叔叔允祹抚养。

就这样,弘时的政治命运有如过山车一样,经历了大起大落。他万念俱灰,于雍正五年八月初六日,在冷寂中去世,年仅24岁。

《清皇室四谱》记载:“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

“押宝”之后

乾隆被密立为储君,只是雍正帝的一次赌博而已。他是不是真能胜任,还要经过漫长时光的考验。尤其需要精心加以培养。雍正帝自然格外重视,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虽不敢明目张胆地照顾他,也是想方设法,使他得到最多。

首先,提高素质,这是最关键的。

作为帝王,当然选择素质高的皇子,虽然不能尽善尽美,也要矬子里拔将军。实际上,雍正早年荒废了乾隆的学业,6岁该读书了,都不给请师傅,直到9岁才开始就学。雍正继位,秘立乾隆为接班人,必须要重视他的学业了。

乾隆的老师很多,前后达到十余人,都是熟读四书五经的饱学之士。比如福敏、朱轼、张廷玉、徐元梦、鄂尔泰、蒋廷锡、蔡世远等。乾隆拜他们为师,朝夕相处,感情深厚。

乾隆爱好学习,乐此不疲。他像爷爷康熙帝一样,对汉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文人的那种生活态度,令他羡慕不已,曲水流觞的生活情调,常常使他神往痴迷。尤其是面对山水美景,每每有感而发,吟诗作赋,下笔成章。之后,他竟然养成了一个习惯,像文人墨客一样,每日之乎者也,作文赋诗,就像一介书生一样。《清高宗实录》这样记录:“朕自幼生长宫中,讲诵二十年,未尝少啜,实一书生也。”

当然,乾隆仅仅成为书生是不行的,父皇也不允许他这样;主要的功课,自然是要学习治国理政的经验,帝王政治术乃必修课程。经过研读学习,乾隆的文化素质、政治经验、为君本领等等,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其次,关注乾隆的初婚。

皇子结婚,最关键的是初婚。一般来讲,清朝皇帝会通过选秀女的形式,为自己和皇子们选择八旗女子,然后赐婚。可是,在皇子们赐婚之前,往往已经与相关女子发生了关系,或已经生育了,乾隆就曾有过这种事情。皇帝对此往往视而不见,纵容皇子们胡作非为。

雍正极为重视乾隆的初婚,他明白,一旦赐婚,这个儿媳就是将来的中宫皇后,必需有母仪天下的风范才可以。于是,经过缜密选择,一个女人中选。

这个女人就是富察氏,简直无可挑剔。出身高贵,名门望族之家无人可与之相比:先祖旺吉努,努尔哈赤时期的功勋;曾祖父哈什屯,皇太极时期的太子太保;祖父米思翰,康熙时期的议政大臣;父亲李荣保,察哈尔总管…品德高尚,考察的结果是简朴而落落大方。长相端庄,有画像为证,就不为赘述了。

还有,封爵历练。

按理,乾隆既已立为储君,不便再行封爵。可是,由于是秘密立储,人们并不知道谁是储君,如果为此而不给乾隆爵位,等于公布了立储这个天大的秘密。为此,雍正帝颇为踌躇,不知道如何处理此事。

没有思路和办法,只有拖延,拖一天是一天。

时间如梭,本应皇子们15岁封爵的事情,一直推迟不办理。皇子们谁不着急呢?尤其对储君无望的皇子,更希望早早封爵,享受爵秩带来的待遇。还有,就是早封爵,以后还有逐年提高爵位的机会。这件事却被无限期推迟下来。

雍正十一年二月,不能再拖了,雍正帝决定分封爵位。经过选择,有三个人被封为亲王:允祕为諴亲王,弘历为宝亲王,弘昼为和亲王。三位中,允祕为康熙帝皇子,雍正的弟弟;弘历和弘昼两位则是雍正的皇子。弘历夹杂其间,让人难以产生联想和误解。

实际上,这是欲盖弥彰的表现。为了掩人耳目,雍正帝进行了一番解释,《清世宗实录》:“其后仍封亲王者,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