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深宫传出笑声

我们看《甄嬛传》,宫斗不断,深感后宫险恶。谁还愿意进入深宫呢?帝王何尝不知!为此,帝王会想方设法安排娱乐活动,以缓解宫中紧张的气氛。怎么办呢?

(1)走出户外好快乐

后妃进入高高的宫墙,除了寂寞还是寂寞。不仅很少得到快乐,就是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朝的皇帝也会想方设法,让妃嫔们既愉悦了身心,又锻炼了身体,具体讲,就是安排一些体育项目,让妃嫔们参与进来。宫中的后妃由于受满族尚武精神的影响,也很想一试身手,一方面消遣郁闷,一方面又锻炼身体。但是,由于大内后妃身体尊贵,一般在公共场合又都穿有高底的花盆鞋或元宝底鞋,很不适宜活动。所以,她们在宫中体育项目中多是充当观众的角色。

①端阳竞渡。

端午日,宫中历来不朝会,但是,端午节赛龙舟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且,比赛的竞渡的还是龙舟,作为皇家怎么能无动于衷呢?所以,皇上带后妃到圆明园福海的蓬岛瑶台观看龙舟竞渡,十分有趣。皇帝也好,妃嫔也罢,当然不会亲自参与那些剧烈的活动,但是,大家隔岸观看,对竞赛者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对后妃嫔御则是一种身心上的洗礼。这样活动有时也在避暑山庄举行,主要是那里有水,能够举行这样的活动。

②冰嬉娱乐。

冬至以后,或腊八日,清帝带后妃在西苑太液池去观赏冰上运动,被称为“国俗”,世行不替。这种冰嬉活动,可是满洲人的传统活动,他们在关外的时候,天寒地冻,发明了这个非常敞亮的冰上游戏。冰嬉之人在冰上起舞游戏,或做成各种阵势,或举行各种游戏,人越多越壮观。清入关后,这种游戏被带进关内,清朝宫里在冬季也会组织,乾隆还作御制冰床联句诗,以记其事。

③狩猎和布库。

每年秋季,皇帝要到木兰去围猎,以不忘国本和表达尚武精神。届时,往往有后妃随往,甚至有后妃参与哨鹿的行为。如乾隆之容妃,就有策马递箭的画留传于世。布库是一种赤博相扑的活动。布库,满语译音,即为角抵、掼跤、武术戏,类似今天的摔跤。康熙初年,辅政的鳌拜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足智多谋的康熙,挑选十几名八旗子弟,入内苑陪侍康熙练“布库戏”。一日,康熙独召鳌拜入宫,宣布他的罪行,十几名少年闻声而至,当场擒拿鳌拜。这是清宫廷史中关于布库的生动记载。清宫相扑主要有两种,一为满族式摔跤,一为蒙古族式摔跤,两种形式各有区别。这种比较猛烈的运动,后妃们不会参与,多在一旁围观。

④水猎,踏雪。

淀园有水围,乾隆年间,每到夏季,高宗后妃曾在昆明湖观赏水猎,取乐嬉戏。这个活动,也不是后妃们亲自参与的,可以理解,那个时候,妃嫔们脱下衣服,下水猎取,会感到有伤风化的。寂寞的后妃,有时会在大雪纷飞的冬季,纷纷走出户外去踏雪,净化心情,倒也有无穷乐趣。不过,踏雪观景,后妃们倒是乐意参与其中,每到大雪纷飞的日子,她们纷纷走出户外,到御花园,到其他姐妹那里,很是开心解闷。

⑤观烟火。

在民间,正月十五看花灯,吃元宵。可是,一过正月十五,人们就感觉春节过去了。有点儿意犹未尽,也有点儿失落感。所以,乾隆以后,增加一个春节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十九,在圆明园山高水长放烟火,宫中后妃随帝观赏取乐。当五彩缤纷的焰火腾空而起,后妃们会高兴地跳起来,宣泄积郁已久的心绪,是宫中最快乐的事。

⑩**秋千。

在圆明园,在御花园,后妃们聚在一起,玩**秋千。伴随着春天脚步的临近,后妃们在秋千起伏的韵律中,尽享大自然的美景,又达到娱乐健身的目的。

(2)足不出户找乐子

若在宫中,后妃们便想方设法找些有趣的事情来做,以磨练心志,排遣寂寞。游戏取乐,是必不可少的办法。

①琴棋书画。其实宫中很重视有才华的女子,聪颖而贤慧的后妃自然受宠。因而,她们平时也注意加强修养。下棋,有围棋等,慈禧有弈棋图传世:图中画一方桌,桌上摆着一盘正在进行的对局棋。慈禧端坐于桌的左方,面带微笑,手拈棋子,桌右一陪弈男子,持子侍立,有说为太监李莲英者。从这幅画中,丝毫也看不出慈禧是一个大权在握的女独裁。书法练字,陶冶情操。《养吉斋丛录》记,自康熙开始,除夕前一日,向近臣、近侍等赐“福”字,以后相传不替。至于后妃,则会仿效皇帝,有时皇帝会请些女师傅来教授,她们也会练写“福”、“寿”等字,如慈禧太后在听政之余,颇感宫闱寂寞,便找来笔砚,绘画练字。慈禧虽天资聪颖,但字画的纯熟需要真功夫练就,慈禧有些望而生畏。恰此时,有一位云南督抚的夫人缪嘉惠,颇具丹青书法,又中年丧夫,生活无着,以卖字画为生,于是,被及时推荐入宫。慈禧果然十分赏识缪嘉惠,特免行跪拜礼,赐穿三品服色,月银200两,每日在后宫指点慈禧练字绘画。慈禧性情急躁,稍不顺心则推翻桌案,抛掉笔管。缪嘉惠不慌不忙,命人扶好桌案,重整笔砚,凝神坐下,挥毫泼墨,一行行秀雅玲珑的字体映入慈禧眼中。她转怒为喜道:“缪卿果然真功夫。”缪嘉见慈禧高兴,便开始指点她作画写字。慈禧喜欢祥瑞,作画多为“海屋添寿”,有云水殿阁及仙鹤飞翔;“灵仙祝寿”,有蟠桃、灵芝、蝙蝠、水仙;“富贵长寿”,有牡丹、青松、绶带鸟。画完,由缪嘉惠校正后,加盖“慈禧皇太后之宝”印章。慈禧像其他帝王一样,喜欢赏字于臣,于是,便练写大字,主要有“福”“寿”“龙”“凤”“美意”等。由于慈禧年事已高,练大字颇感吃力,但她十分自信,坚持不懈,终于有所长进,不久,便有许多加盖慈禧印章的大字赏人。这些大字笔条流畅,遒劲有力,颇见功底。一些臣子颇以得此字为荣幸之至,便争相乞赐。但慈禧觉得力不从心,干脆由缪嘉惠代笔书写,照样加盖印章赏人。清宫也有其他妃嫔习作书画的记录,如号称“懒梦山人”的同治帝瑜妃,精通文墨,擅作诗文;而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不仅知书达礼,书法还特别好,尤其擅长左手写大字;光绪帝瑾妃,也有山石扇画留传于世,其画线条细腻,颇有古风。

②九九消寒。是一种流传很广的宫中文化娱乐活动。冬至开始,漫长难熬的冬天来临了。于是,宫妃们采用九九消寒之法来打发冬日。即选出九个字,或“雁南飞哉,枊芽待春来”,或“亭前垂枊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各句中每字均为9笔(繁体字),头九第一天写一笔,每日一笔,写完第一个字,头九过去了,书完9个字,81天之后,冬去春来。这些有的是皇帝御制,如“亭前垂枊珍重待春风”为道光御制,也有说为乾隆御制。并有许多诗传世,如《九九消寒诗》、《寒梅吐玉诗》、《管城春满消寒诗》。

《九九消寒诗》

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尧汤舜禹传桀世,武王伐纣列国分。

二九朔风冷难挡,临潼斗宝多逞强,王翦一怒平六国,一统天下秦始皇。

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

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

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英雄奇遇张忠俭,李渊出现太原城。

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岗,懋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皇。

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延晖,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

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

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国大清坐金銮。

③玩偶。玩偶,在民间会为成年人所不齿,然而,在宫中却不然。起初,这些木偶玩具是小皇帝或小皇子、小公主们的玩具,后来宫妃们无聊时,也会一起玩耍。玩偶的种类很多,有戏剧形像,也有小动物模型,有会动的,有会发出各种声响的,也有智力测试的,制作十分精巧,妙趣横生。

④养宠物。清宫的御花园设有鹿苑,放养着仙鹤;内务府有养牲处、养狗处、养鹰鹞处等,东华门内东三所,是内养狗处。这些畜牲在宫里待遇很高,有吃,有穿,还有养牲帐簿进行记录,记录着日拨口粮。雍正帝有“狗癖”,曾亲自设计狗窝、狗衣等,计划周详。慈禧太后留传于世的照片中,就有其与爱犬的合影,而且,竟有大臣祈斌为其爱犬画像,敬献给慈禧。慈禧的爱犬也有狗衣流传下来,为绿缎做成,做工精细,令人咋舌。

⑤画像。为了排遣时日,皇帝会为后妃们请来技法高超的画师,为后妃们画像。如意大利人郎世宁、美国人卡尔等。历代后妃都有传世的画像。其中有朝服像、常服像、汉装像和戎装像,五花八门,虽不见得十分真实,却也可从中看出清宫后妃的容貌大概。后妃们坐在那里,等着画师们一点一点画,如果是脾气好的,会一直等下去。但慈禧却不然,当卡尔为其画像时,她嫌画得太慢,走开了。卡尔只好先画好衣服,再请出太后来补画面部。

⑥向佛、扮佛。清廷崇信佛教,宫中的佛堂、佛具很多。而后妃们也通过向佛念经,在余烟袅袅中排遣时光。清宫主子们有的还扮成佛像,如乾隆扮文殊,慈禧扮观音。有的人甚至称自己为老佛爷,如康熙、慈禧。

⑦斗牌。中国是纸牌的发源地,玩纸牌兴于唐朝(618年—907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清宫造办处中有纸牌木模子,用来印制纸牌,供后妃娱乐。纸牌的形制有两种,一种为“幺万”——“九万”“幺饼”——“九饼”“幺条”——“九条”,等,每种图形4张,共120张;另一种为《三国》《水浒》人物,30个人物各4张,共120张。其玩法和打麻将相似。那些宫中太后、太妃,及当朝后妃们为打发难熬的无聊时光,便会在本宫中与太监宫女们斗牌玩。此外,宫中不允赌博(但太妃们除外,她们会斗牌赌博),但有时也玩掷骰子,但不玩钱的,输赢看赏钱。

⑧学习刺绣。宫中的后妃,衣食穿用虽不用亲自动手操作,但那些心灵手巧的后妃还是会受到皇帝的青睐,这是中国传统观念对女子的要求。因而,那些宫中的后妃,也会在闲下来的时候,学习针织女红,并展开竞赛,也达到排遣寂寞的目的。

(3)游“戏”人生

清宫的后妃基本上都是戏迷,因为唱戏、听戏是当时人们最愉快的乐事。每逢节庆,如皇帝登极、万寿节、后妃千秋节、王子公主生日、后妃生育、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都要上演不同的戏目。戏目无非是帝王将相、神仙鬼怪的故事。有《万寿长生》、《福寿双喜》、《四海升平》等曲目。戏种有昆腔、弋阳腔等。

一般唱戏时间在早6点至7点开戏,下午2点至4点散戏。地点会有很多,但外东路宁寿宫阅是楼院内的畅音阁大戏台最有名。

关于宫中唱戏娱乐,有许多故事。

①咸丰是个戏痴,曾亲自上演一部思春戏《小妹子》。

咸丰帝钟爱戏曲,中外闻名。他荒唐而庸俗,在他所点的戏目上颇有反应。

咸丰六年正月,档案上记载着咸丰帝与升平署太监的一段对白。

问:有会唱《小妹子》的吗?

答:没有。

问:原先谁唱过?

答:吉祥、李福唱过,已故了。

……

咸丰帝非常失望,他多么希望马上看到这出戏。随即,他给升平署下旨:迅速学出《小妹子》来,钦此。

这出戏是什么内容,对咸丰帝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竟达到着魔的程度?

《小妹子》又名《思春》,原为昆腔戏,曾被收入清刻印的剧本《缀白裘》里。它是一部典型的思春戏,其中心情节是,被情夫抛弃的妇人,哀怜地发出对负心郎的怨恨。

其中的部分唱词是:当初呀,我和你未曾得手的时节,恁说道如渴思浆,如热思凉,如寒思衣,如饥思食。你便在我的跟前,说姐姐又长,姐姐又短,又把那甜言蜜语来哄我。到如今,才知道你得手的时节,便远举高飞……负心的贼!可记得,我和你在月下星前烧肉香疤的时节?我问你那冤家呀,改肠时也不改肠?听信你,说永不改肠,才和你把那香疤来烧。谁想你忘恩薄幸,亏心短命的冤家!

这段唱词,咸丰帝都能背下来,台上演员稍有差错,他都能给指出来。为了迎合咸丰帝,升平署特地请来师傅,并招选貌美如玉的姑娘,学演《小妹子》。经过20多天的赶排,于三月十五日在同乐园演出。女演员骚情弄姿,颇得帝宠。咸丰帝看得非常认真,他边看,边唱,边指点,最后,他竟上台与演员对白。以后,这出戏多次在宫中上演。

②雍正曾“杖杀优伶”。

《啸亭杂录》记载,雍正帝有一次看杂剧,演的是有关常州刺史郑儋打子的故事,扮演常州刺史的伶人艺术高超,“曲仗俱佳”,雍正帝十分高兴,大加赞赏,给了这位伶人许多奖励。可是,这位伶人竟有些忘乎所以,问皇上当今常州刺史为谁?雍正帝立即翻了脸,喝道:“汝优伶贱辈,何可擅问官守?其风实不可长!”接着下旨,将此优伶立即打死。真是伴君如伴虎。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就乌云密布。因为一句话就丢了脑袋,谁还敢说话呢?

③慈禧看戏。

慈禧是个戏迷。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慈禧法定看戏的日子,风雨无阻,看戏的地点是在畅音阁,不管她在哪里住,储秀宫也好,乐寿堂也好,养心殿也好,只要到这两天,她都会到畅音阁去听大戏。慈禧看戏不怕花钱,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是她60大寿,宫里宫外到处张灯结彩,到处都是戏台子,总共有22个,不仅宫内的戏班子轮番登台,还要请来很多外面的戏班子,什么“同春班”“庆春班”“四喜班”等,应有尽有,那些名角像谭鑫培、杨小楼、刘赶三等都赶来祝寿,慈禧喜不自禁,到处赏银子,光唱戏就花费50多万两银子。也就是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慈禧居然这么有心情看戏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