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正义

近几日的仁化变得热闹起来。

四面城门大开,平日里没听说过的官都在往仁化赶。

大街上站满了兵备道的甲士,仁化有了宵禁,并且一日只有两个时辰的活动时间。

不过这些事,张元青都不知道。

朱厚照派他离开了仁化,前往金安府。

前往金安府的官道,一辆灰色的马车缓缓行驶。

燕小乙骑着红鬃马在前面开道,十六驾着马车。

此次前往金安府,张元青询问了诸葛村的村民,只有十六愿意跟他过来。

柳如烟也没有带过来,他认柳如烟为干姐姐的的事并未完全定下。

之前是因为世外桃源耽搁了,如今则是前途未知。

咔嚓!

咔嚓!

胡娴盘膝而坐,将官袍放在膝盖上,小心用剪刀剪去上面的线头。

张元青靠着车壁,将脚放在嫂嫂后背,用脚磨蹭。

“元青,你现在做官了,可不能胡来。”

昨日,朱厚照封他为七品按察使,巡按金安。

七品按察使归都察院直管,有督察一省的任务。

这官就是个得罪人的活,跟部队里面的纠察同样职能。

张元青的手绕过胡娴的粉背,放在她小腹上:“嫂嫂,怎样算胡来?”

胡娴耳根发红,眼珠却扑簌簌掉下来,砸到张元青手背。

张元青赶紧把手缩回来:“嫂嫂莫哭,不捉弄你就是了。”

“你做官了,不能像别的官一样。”

“以后不晓得多少只眼睛盯着你,你不能如此孟浪了。”

张元青重新躺回去,将腿放在胡娴后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元青哥,你看。”

外面传来十六激动的声音。

挑开帘子,金安的城墙印入眼底,高十几丈的城墙。

城墙上站了一队穿着淡黄皮甲,顶荷叶帽的甲士。

头顶是金安二字,城门两侧还有窄门,是给乐籍和役籍走的。

燕小乙提起马鞭,拉住马头,望着金安二字颇多感触:“没想到这么多年,还能回到金安。”

苏家出事后,燕小乙跟着自家小姐一路往南走。

如今又将当年的路重走一遍,颇为感触。

胡娴也探出半个身子:“金安。”

唯有马车当中的张元青,没有任何反应。

世外桃源起码入账几十万两,兰溪几县的地皮和田产规划起来。

凭借他的眼光,很快会做大做强。

做什么官不好,偏偏是按察使。

张元青平时最不喜打小报告的人。

“走吧,超过七日不去按察使司述职,便要多出不少麻烦。”

燕小乙差人问了路,前往按察使司衙门。

按察使司在地方是和后世的指导组差不多,专门监督百官。

到了按察使衙门,张元青发觉门口竟然站了不少官员。

金安知府,知县,通判,主薄都有到场。

张元青心里虽然不如意,人情世故还是要给的。

端起身下的小木箱,下了车。

“张大人,一表人才,哈哈。”

金安知府黄知仁笑呵呵的拱手:“张大人以商变官,有升上和内阁李大人双人推荐。”

“实属罕见。”

以商变官并不罕见,罕见的是两个推荐人都非同小可。

张元青将小木箱递给黄知府:“黄大人,初次见面。”

“这些东西就当我是给诸位的见面礼。”

“里面是些金箔书签,看书之时将此物夹在书中,方便下次翻看。”

黄知仁听到张元青介绍的如此详细,赶紧打开箱子,里面的金箔书签不是镂空的。

每一只有一掌长,金叶子呈现枫叶形状,里面金子的含量很高。

黄知仁哭笑不得,这些玩意起码百两银子,竟然不是铜的。

将箱子当中的金叶书签分与众人,诸人都喜出望外。

按照大明的官员分布,每府设立按察使衙门,全省七个府,便是七个按察使衙门。

此次的倭匪之患涉及的县衙很广,多数是金安府管辖。

所以,张元青占据这个位置,是来做什么的众人皆知。

张元青能够主动示好,令黄知仁心情不错。

黄知仁甚至主动提醒张元青:“张大人,下次不可当着众人的面赠礼。”

“你是按察使,若是有心人,单靠此事就能揍你一本。”

张元青心领神会:“黄知府放心,鄙人做官与他人不同,最重要的是交朋友。”

“什么事也不能离开人情世故。”

黄知仁喜逐颜开:“正是如此,张大人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送走几位金安府的同僚。

张元青开始处理按察使堆积的案件。

按察使衙门除了监察百官,还有一个职责。

那就是处理些冤家错案,这些案子一般是由执县衙一级审理过得。

因为有人布满县衙的处理方式,所以选择再次提告。

有件案子吸引了张元青,兰溪县令与倭人私通,放任倭人进入县城,期间多次接受倭匪的贿赂。

上面还写了兰溪县令故意在倭匪来袭之时,传谣言说皇上到了兰溪县,发出契票引其余县令和兵备道兵马前来护驾。

等到众人反省过来,已然晚了。

在旁边倒茶的燕小乙看见案子破口大骂:“简直胡扯。”

“契票一定是从金安府发出去的,不然这些县衙的人不会如此听话。”

张元青从旁边拿起另一份折子,上面是一份邸报。

上面记述着此次倭匪作乱,死掉的大明官员。

兰溪县令就在此列。

倭匪头子叫做谢志山,其实就是江南某些士绅家族养的狗。

看似是几十个县受了波折,其实对应的是李东阳提出的解除海禁。

刘瑾要动军户屯田,安化王反了。

李东阳要动海禁,倭匪上岸了。

张元青记得那位客人是位老教授,每次来都喜欢说些大明的杂谈。

小小的倭匪背后有十几个士绅家族,这些士绅家族纵横交错,占据两京十三省各个要职。

金安府知府黄知仁的背后是黄家,手上握着茶盐生意。

两京十三省的官员有九十六位姓黄。

有钱还有人。

张元青记得老教授说过,办理此案的按察使将知府黄知仁送去了岭南。

后来没几个月,此人被上奏贪腐,同样流落岭南。

至于黄知仁则被黄家人悄悄接出来,虽然不能继续为官,但也过得滋润快活。

张元青自小变看透了世态炎凉,孤儿院里,姓张的有二百人,姓王的有十人。

姓张的说话永远比姓王的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