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入晋
这件事情,也只能是不了了之了。
秦晔一下子得到了四万兵力,不过,还不能拉上战场,必须要通过他们的方式,来进行改观才行。
这些士兵,大都是通过拉壮丁的方式,抓来当兵的,这天生,就有抗拒性的,能打好仗吗?所以,必须要**一下才行。
而且,以后编制也不能集中编制,那可能会出现乱子。
得从别的部队,抽调一些基干力量,来作为支撑。
这也是形成战斗力的重要措施。
不久,国府又搞事了,希望能够派兵,驻扎进中条山一带。
现在的中条山,是在秦晔武装的手里,位置方面,那是非常险峻的,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当初中条山,虽说国军惨败,但那是他们自己不行的,指挥失误,掉以轻心的缘故。
如此险要的位置,如果给国军驻扎,那就是对他们武装居高临下,这可是不好的态势。
如此战略重地,岂能给别人。
不过,这一招,倒是比晋绥军高明了。
这也不是没有好处,可以吸引鬼子一部分精力。
但坏处大于好处,威胁很大,等于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放了一把刀,秦晔当然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
毫无疑问,国军会派重兵,目前,他们在北方,已经没有任何重兵集团了。
这是想要做战略上的谋划。
如何拒绝,也是一个难题,主要是中条山一带,那不算是富裕的地方,用荒山野岭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没有什么经济价值。
国府发来的电文,也是得回一下的。
怎么拒绝呢?就找了一个借口,说是鬼子正在预谋中条山一带,需要准备作战,暂时不能让出来。
这个借口有些牵强,但总归是一个借口。
“他们为什么总是生事呢?总是打我们的主意。”
葛二彪不解了,这不是内斗吗?鬼子都没有打完,就想着内斗了,那太愚蠢了。
“依我看来,还是鬼子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从而导致了正面战场上,压力大减,他们的心思,那就活泛了。”
秦晔觉得是这么一个原因。
鬼子基本上,不在正面战场上,发起大规模攻势了,主要原因还是,打了下来,又能怎么样呢?还得分散兵力进行驻防的,也不能改变什么。
所以,就采取了防御稳固的战术。
自从打通交通线会战结束之后,鬼子那就是未曾有大的行动了。
“如果鬼子打完了,那不是又得爆发内战了。”
葛二彪皱眉,这似乎是一定的事情,无从改变。
“你明白就好,我们这片土地,从来都是一山不能容二虎地,古往今来,都是这个样子,那非得死掉一个不可,但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秦晔点了点头。
终究,目前,鬼子还是主要敌人。
他们依旧控制着广大的占领区,目前,并未出现崩溃的局势。
他们太平洋战场那是在崩溃,那毕竟是海战吗?海军凉了,基本上也就完了。
可是陆战不一样,有比较广阔的空间,海上可是没有这种空间的。
鬼子陆军,没有那么好收拾,弹性比较强的,要彻底摧毁,谈何容易。
而且,人家游离在经济外面,总归吃饭不成问题,在占领区,也有自己的兵工厂,就算不能装备重武器,但轻武器方面,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始终能够维持生存,并不需要本土进行输血,反而,那是还给本土反哺,不然的话,鬼子本土,早就是崩溃了。
这就是个麻烦事,也就是说,哪怕是鬼子本土崩溃了,只要他们不投降,陆军还可以继续作战的。
这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中条山不带,国府也不能怎么着,光头委员长很忙,也没有精力,来促成此事,他一方面,要在后方准备进行反攻,一来那是确保大后方的安全,二来的话,也是打通交通线。
还有,就是开会了。
伴随着战区地位的提升,光头委员长在国际上的地位,那也是相应的,有所提升了。
别人会给他面子,这主要还是战区,可以拖住鬼子打量的有生力量的。
所以,他目前,没有精力,搞别的事情,想的是打好反攻,以进一步提升他在国际上的地位的。
不过,在所谓的同盟国中间,那还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
综合国力不行,人家怎么可能对你另眼相待的。
都是拿着刀,等待战后,对你进行收割,划分势力地盘。这是一定的。
但凡战争结束之后,那各方,都是要各自分配利益。
你没有话语权,估计连点汤都没得喝。
国际上的事情,秦晔也不怎么感兴趣,他要的实际的,那就是实际获取的东西。
他也是在着手准备,发起新的攻势,以扩充地盘,进而扩充实力。
四万俘虏的晋绥军,在突击训练一段时间之后,那也是开始了整编。
训练是一回事,关键还是在实战中成长,那是形成战斗力的主要因素。
进一步地消灭鬼子华北派遣军的有生力量,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事情。
前沿,距离平津地区,只有不到八十里了。
这个地区,是鬼子华北派遣军的心脏,可是不好拿下的。
有重兵把守。
鬼子也是加强了防备,在平津地区,放了四个师团,两个航空兵旅团,飞机数量,有两百多架,其中轰炸机,都有一百架左右。
这不得不忌惮,毕竟,对付鬼子飞机,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能够对付飞机的,那是毫无疑问,只有自己有飞机才行。
除了飞机而外,平津地区,鬼子的坦克装甲车,那也是过百辆,根本就不好啃。
可是秦晔想要啃,他在琢磨着,怎么迫使鬼子出兵,从而寻找战机,消灭鬼子在平津地区的有生力量,从而削弱其防守能力。
不能直接就那么打。
争取,找机会吃掉其一个师团到一个旅团不等。
思来想去,秦晔觉得,还是应该以围点打援的战术为主。
具体要围哪个点,这倒是要好好的想一下的,也是没有那么着急的。
方正安作为参谋长,那也是要根据战局的变化,来确定战略战术。
他来找秦晔,提出的想法那就是,应该在华东地区,进行发展。
因为华东富裕,在那边扩张,毫无疑问,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物资,来反哺部队。
这需要抽调部队过江,还得远离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