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暗度陈仓

在外人看来,大新天子王莽真是大有“国士之风”。先来看王莽的表面优势:

一,王莽一代高儒,治学严谨,经学造诣极高。他的名声极大,是与刘向、扬雄齐名的三大名儒之一;

二,王莽性情舒缓,遇事沉着,临危不乱,颇有周公遗风。比如平定“翟义之叛”。

三,王莽宽厚大度,惜才而不惜财。慷慨大方,不吝施舍。比如嫁女,一出手就是几千万。

四,王莽做事张驰有度,很有节奏感。他主政朝务时,总是显得胸有成竹。

五,王莽不好声色,从来都是端庄肃穆,谦恭有度,彬彬有礼。

……

实际上的王莽又是怎么样的呢?令人惊讶的是,平日里他的行为与以上五点完全是相悖的:

一,王莽研究学问时,只重视形式。他对于形式美的追求,甚至超过了对本质的研究;

二,王莽在公众的视野之外,他总是显得异常焦躁。今日撒下种子,恨不得明天就长出苗来;

三,王莽其实是个很吝啬的人,对财物特别的小气。为了自己的虚荣,甚至舍不得给夫人做几件新衣服;

四,王莽下班之后,在府上总是忙碌不停,就象一只辛勤的蚂蚁。

五,王莽表面不近女色,实际上他也是个色中饿鬼。王莽经常背着夫人,挨个与自家的婢女睡觉。

……

也许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人的两重性格会表现的如此极端?其实一点都不奇怪。人性是复杂的,也是矛盾的。一个人的性格也是多种因素的掺杂的综合体。王莽就是这个复杂综合体的奇妙统一。

人的后天性格是由环境塑造的。弱冠以来,由于家庭贫寒,生活的变故磨平了王莽的棱角,也让他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学会了忍耐。

一个人忍一时没什么,难得的是忍一辈子。三十多年来,王莽忍辱负重,夹紧尾巴做人,终于塑造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光辉形象,真是何其不易!

经历了二十五年的残酷政治搏杀,王莽的官场生存术已经炼的炉火纯青。几十年来的风霜雪雨,把一个原本纯洁无暇的王莽变的刀枪不入,油盐不浸。他的政治艺术很高超,做人也很有技巧。他居然能把如此尖锐的矛盾因素完美地统一,只让公众只看到自己光辉的一面,而把不堪的另外一面彻底隐藏起来。

从一个落魄穷儒到登基称帝,王莽的前面大半生真是功德圆满。他成功的最大秘诀只有一个字:“忍”!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便是大丈夫!王莽,就是一位忍者。

环境变了,性格也会发生变化。只不过,有的人变得快一些,有些人变化的慢一点,程度不同而已。如果王莽能够一如既往地“忍”下去,无疑他将会成为一代明君,甚至可能与大舜并称!

但是,自始建国元年(西元九年)王莽登基称帝之后,一切都变了。王莽这位甘愿做“忍者神龟”,当了接近三十年的“孙子”,如今终于熬出了头。此刻压抑其本性的一切魔咒全部失灵,王莽再也无所顾忌,他才是天下的主宰!

王莽本年已经年满五十三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就算他再能活,也不过还有二、三十年的寿命。如果命短些,可能三年五载就挂掉了。他也知道自己在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的时间没有多少了,他需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做出无限的事业出来!

王莽登基之后还面临着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置刘姓宗室。王莽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一旦处置不当,有可能激起大变,威胁到大新帝国的千秋万代。

刚开始的时候,王莽对刘氏宗室还算厚道。王莽下诏将汉高庙刘邦的祭庙改为文祖庙。凡在京师长安的历代刘氏帝陵宗庙全部维持原状不变,四时祭祀,一如既往。

分散在各地的刘氏宗室子弟,还是享有特权,免缴赋税,免服差役,直到其本人去世为止。至于他们的后代如何,王莽没说。为了安抚他们,他还下诏给各州牧、太守等二千石官员,令他们定时安抚探望,保护刘氏宗室的生命财产不致受到损害。

其实王莽这么做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以退为进的战略而已。从骨子里来说,王莽对刘姓宗室极不放心。刘家御宇二百多年,根泽深厚,他们对自己的统治肯定是不服的。万一刘家中出了个有本事的人物,老王家就危险了!

有一天,王莽大会群臣,他假装醉酒,似乎是在胡言乱语:“如今汉室宗亲之中,犹有人与王氏同为诸侯王,不知此事是否符合礼法?”下面的群臣都是人精,马上明白了皇帝的心思。可这种事太过敏感,谁也不敢乱说话,全都装了哑巴!王莽见众人装傻,很是恼火:“这伙滑头,看来只有朕亲自出马了!”

王莽不再装了,索性直接表白了自己的意思:“为本朝计,应降刘氏诸王为公。四方蛮夷国之酋,凡僭用帝王名号者,一律改封为侯。不知诸卿以为如何?”群臣们见皇帝亲自露底线了,那就没什么好装的,全都表示赞同。反正黑锅由你来背,我们倒落了个清白!

通过对刘氏子弟的明褒暗贬,王莽不露痕迹地将刘氏诸侯王三十二人皆被降封为公,其子弟见阶降一级,依此类推。刘氏宗室列侯一百八十一人被降为子爵。

为了彻底剥夺刘氏皇族子弟的权力,避免宗室中再出现刘信或翟义那样的不安定分子,王莽决定釜底抽薪,永绝后患。甫一登基,他马上下诏,命令所有的宗室诸侯王,全部降一等为“公”。其余的依此类推,统统下降一级。

同时,他下令解除刘氏宗室子弟的郡太守(包括其余二千石实权官员)职务,全部调回京师长安安排为谏大夫。此外,他又将明光宫改为定安馆,让自己的女儿孝平皇后居住。

安置完了自己的女儿,王莽就想到了女儿名义上的儿子——前汉废帝刘婴。对于这个五岁的小孩子,王莽做了精心布置,王莽先命人将大鸿胪官署衙门迁走,改建为定安公(刘婴被废黜之后的封号)住宅,并设置了专职监护使者管理,说白了就是监管。

这座所谓的定安公宅子实际上就是一座监狱,这里四周高墙耸立,门禁森严。王莽下了严令:无他的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他还警告保育人员、奶妈:“不许与孺子说话!否则立斩!”这个可怜的孩子住进了空徒四壁的屋子,既失去了自由,也没有人和他说话。

几年后,穷极无聊的王莽突然想到了被他遗忘的刘婴。他大发慈悲,竟把自己的亲孙女某公主(长子王宇之女)嫁给了刘婴,刘婴总算是有了一个可以说话的“伴”,也可以稍微在院子里活动了。

可由于多年被“圈禁”,刘婴几乎已经丧失了语言能力,不太会说话,连猪、狗、牛、羊都不认识。堂堂大汉帝国的正派子孙,居然落到这般下场!孟子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信哉!

王莽如此变态地对付刘姓宗室,自然激起了刘家人的强烈愤慨,但毕竟他们现在的小命都捏在王莽手上,也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当然有人骨头软,也有骨头硬的,这年四月间,徐乡侯刘快愤然起兵,集结国内人马数千人,再次打出了反莽复汉的大旗。

刘快也知道自己实力有限,他想到了自己的哥哥扶崇公刘殷,刘快给哥哥发出了求援信号:“请哥哥出山,推翻王莽,重立大汉!”刘殷的实力虽然要比刘快强一些,但和王莽比那简直就是小猫见大虎,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而且刘殷这个人胆子比较小,他哪里敢和王莽掰腕子?脖子上那个吃饭的家伙不想要了?

刘殷一看到弟弟的信,他吓得面如土色,心想弟弟一定是疯了,就凭你这十几个弟兄,七八条破枪,也敢抢王莽的蛋糕?当年翟义、刘信如何?不照样被王莽收拾了!

刘殷打定主意,他决定和弟弟划清界限。他下令驱赶刘快的信使,表示和弟弟彻底决裂。刘快满怀希望,却碰了一鼻子石灰,自然大怒。刘快提兵来犯,将即墨城团团围住。

刘殷应该知道弟弟会是这个反应,他已经准备好了,下令紧闭四门抵抗。同时又命国相和都尉死守即墨。刘殷又将自己自系于狱中,写书向朝廷请罪,并请官军来救即墨于水火。

王莽得到了消息,立刻派当地官军火速援救即墨,官军都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打刘快手下的杂牌军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七七八八之后,刘快全盘崩溃。刘快逃到长广县时被部下杀死,首级被他的弟兄们砍下来,送给了王莽当球踢。

搞定了刘快,王莽松了一口气。如果按制度,反贼刘快的家族应该连坐。可刘殷却是这次平定刘快事件的首功,王莽自然要分别对待。王莽先下诏赦免了刘殷,随后大赏刘殷,增邑至万户。

刘快和刘殷是亲兄弟,可人生道路却走向了两个极端,不禁让人心生感慨。刘快激昂大义,慨然而起,颇有高祖刘邦的几分血气。然其准备不足,不明“隐忍之道”,一味蛮干,不败何待?

刘殷为了保命,只能对着王莽摇尾乞怜。靠着“卖弟求荣”,虽得一时之富贵,却难免在史上留下“认贼作父”的骂名。不过刘殷的好日子没过几天,他的厄运就来了。一年多之后,发生了一场大难,刘氏宗室的爵位全部被剥夺,被王莽一撸到底做了平头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