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救灾之计

王莽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忍辱负重,躲过了人间大劫,重新走上了金字塔的最顶端。不幸的是,他虽然侥幸躲过了“人劫”,却难逃天劫。

王莽上台前后,中国进入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气候骤变期(第一次是在西周初年)。原本比较温暖湿润的气候,突然变得不可琢磨。春天干旱少雨,夏天酷热难耐,秋天害虫丛生。冬天则更严酷,要么是片雪不落,要么冰结数尺,奇寒无比,这就是千年不遇的天劫!

元始二年(西元2年),正当王莽煞费苦心地巩固最高权力的时候,王莽没有想到,一场西汉建立近二百年来罕见的天灾,就要降临了。

这一年冬春夏三季连旱,土地龟裂。“有旱必有蝗”,蝗虫军团黑压压地向庄稼扑来,所过之处,寸粮不留。青州诸郡受灾尤为严重,各级政府又没有足够的存粮赈济,老百姓们不得不背井离乡逃荒。因为没有口粮,导致饿殍仆道,哀鸿遍野。

大自然是残酷无情的,对于这场大灾,所有的人都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王莽也不例外,在突临的灾难面前,他有点无所适从。因为他从来没在地方上干过,毫无应对经验。王莽挠了半天头,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本能地采取某些紧急措施。

自从汉成帝刘骜修建昌陵以来,国库空虚,国家疲敝。而王公显贵们却奢侈无度,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王莽知道长久以往下来,等待王公贵们的将是什么下场,王莽不能再让他们折腾下去了。

王莽认为,现在当务之急是应从上层开始做起,必须厉行节约、捐款赈济。他上奏王政君:“而今天下大蝗,百姓无衣无食,令人同情。臣侄建议,从太皇太后以下的所有人等,都应改穿没有花纹的丝帛衣服。同时减省御用膳食,以为天下之表率!”为了起到带头作用,王莽做了回好榜样,他捐钱百万,薄田三十顷给大司农府,以为朝廷赈济灾民之需。

王莽这一带头,公卿大臣自然要放点血,不然大家都要难堪。三公、九卿们以及满朝文武总共二百三十人参加了捐献。他们有的捐钱、有的捐田,还有的捐出了自己的空闲宅子。

王莽收到这些财物后,下令将这些田宅按人口,平均分配给逃到京师的贫民、流民。但大臣们捐出来的这点财物对大量的流民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不够用的。王莽又从国库中拿出一部分钱,在长安城中兴建五个里(居民点),新盖民宅二百所,用来安置流民。

在灾情稍微得到控制之后,王莽开始着手收拾人心。他又上奏王政君:“有赖陛下盛德厚恩,最近以来,风雨依时,祥瑞并至。愿陛下恢复日常着装、正常膳食供应。作为臣子,我等都应尽力供养陛下,使陛下心怀和乐,安享晚年。”王政君问:“巨君,本宫的衣食恢复了正常,你且如何?”王莽奏道:“臣侄身负国家重任,还应酌减。”王政君不悦:“你都知道这个道理,我却如何不知?国家有难,大家还是都节约一点吧!”

此后每逢水旱灾害,王莽就带头不吃荤腥。听说王莽如此折腾自己,王政君有点不忍心了,毕竟王莽是她老王家的顶梁柱,你不可倒下了。王政君派使者去王莽府上,先是将王莽夸成了一朵花,然后强令侄子必须按时吃肉!

其实王莽戒食肉不过是想给天下人做个表率,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该吃肉的时候不用老姑妈提醒,他自然会大块朵颐的。现在的王莽最要紧不是吃肉的问题,而是如何处理国事,毕竟他是首辅大臣,他不辛苦谁辛苦?

这场天灾来的太突然,朝廷没有应急准备,所以江湖上出现了大股啸聚山林的流匪,作乱一方。王莽对他们没有实行剿杀政策,而是实行招安。九月三十日,王莽下令赦免天下囚犯,全部释放回家。又派执金吾候陈茂,劝降了江湖盗匪成重等二百余人。成重自首后,将其安顿在云阳,赐以公田、屋宅。成重的余党则全部被遣送回乡,为当地官府充当劳役抵罪。

总体来看,无论是救灾还是平叛,王莽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救灾平叛工作的成功,使得他在官场民间的声望日隆。但他眼下的权力过大,加之名头太盛,还是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人对王莽的质疑。

反对王莽主要有两类人,一是朝中的政敌;二是一些关心国事的知识分子。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无论当权的是董贤还是王莽,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真要二选一的话,估计他们大半还是会投王莽的票,起码王莽至少还知道关心百姓的死活。

但朝中的情况和民间就不一样了,谁的权力大一点,谁的权力小一点,都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半点马虎不得。虽然现在王莽如日中天,但质疑王莽有不臣之心的人依然很多,其中就以光禄大夫龚胜和太中大夫邴汉为代表。这两人一直怀疑王莽如此卖力地收买人心是另有想法,绝不是仅仅是为了王家捞取好处那么简单。他们甚至做出了大胆的怀疑:这个王莽是不是想谋逆篡位呢?!

龚胜和邴汉心里都清楚,怀疑归怀疑,却也没有什么过硬的证据。另外,以王莽现在的地位,他们要弹劾此人,无异于以卵击石。既然扳不倒王莽,又何必在这王家大院里混日子,他们想到了彭宣的路子。为了保持清名,二人也选择了退出。龚胜、邴汉分别草章上奏,要求朝廷批准他们退休,回家养老。

王莽看完二人一前一后递上来的的请退折子,脸上很挂不住。他认为:这两个滑头哪里是想退休,分明是在拆自己的台。他本来想骂他们两句,将他们强行挽留住。但后来一想,没什么必要。留下他们,以后可能会找自己的麻烦,既然想走,那就滚吧,永远都不要再回来!

王莽心里虽然将龚胜和邴汉咬牙切齿骂了无数遍,但二人毕竟是士林名儒,好歹要给他们留点面子,事不能做的太绝。王莽入宫谒见王政君,建议同意龚胜、邴汉退休。王政君现在难得清闲几日,也懒的管这些俗事,让王莽自己看着办。

王莽得到了姑母的允许,就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下了一道策书,将二人大大夸奖一番:“二位多年勤劳王事,勋劳卓著。现在年事已高,欲做闲云野鹤,我就不拦你们了。请二位回乡之后,继续修养品德,严守正道,以终高年。”

王莽借王政君之口说出的这番话,怎么听都象是在讽刺龚胜和邴汉!不过讽刺归讽刺,场面上的事王莽从来做的滴水不漏。随后他按制度给予二人优厚的待遇,遣送回家。

龚胜和邴汉是哀、平时代的士林翘楚,名重天下,二人的离去在士林间引发了不小的震撼。

自从元寿二年(西元前1年)王莽踩着董贤的尸体上台后,到如今不过三年。虽然王莽权势显赫,但他的翅膀还不算硬,现在想要造反,无异于自寻死路。

王莽现在的目标实际上只是巩固王家的权力基础,避免刘欣时代的噩梦。王莽处心积虑的在江湖上折腾,不就是为了王氏家族几百条人命着想吗?现在王政君行将就木,王莽本人也已年近五十,如果现在不提早布局,一旦王莽撒手而去,王氏家族还有活路么?

在王莽还是纯洁的儒生时,他很羡慕大伯王鳯,总觉得大伯真是男人中的极品。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现在王莽做上了当年大伯做过的那个位子,他才体会到个中辛苦,“领头羊”表面上风光无限,可背后追兵无数,一招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王莽认为,想要让王家永保首席辅政地位,千秋万代长享富贵,必须要另想办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开始绞尽脑汁地为王家的未来安排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