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被贬出京

王莽下了台,大司马的位子总得有人来坐。建平元年(西元前6年)正月四日,刘欣下诏,强行起复闲居在家的光禄大夫傅喜为大司马,加封高武侯,成为新任首席辅政大臣。

傅太后虽然不可一世,还有一桩心事始终没有解决:“恭皇太后”这个尊号不伦不类,实在是不中听。“太皇太后”这个无上尊号,这才是她想要的。王政君有的,她也必须有!

随着傅氏家族飞黄腾达,甘愿给傅家当走狗的拍马钻营者越来越多。到了这年九月,郎中令泠褒、黄门郎段犹等人开始上窜下跳,想尽办法讨傅太后的欢心。

他们当然知道傅氏最喜欢要什么,二人联名上奏:“定陶共皇傅太后、共皇丁后的尊号,都不应再加定陶藩国之名。车马、衣裳服饰也都应与‘皇’的身份相称。应设置二千石以下官员在那里供职,还应为共皇在京师建立祭庙。”刘欣见了奏疏后很高兴,立刻将此议交付朝野合议,大多数人都顺着刘欣递出的竿子往上爬:“母以子贵,应该建立尊号,以重孝道!”

但令刘欣意外的是,刘欣的如意算盘却被三公等重臣给打破了,大司马傅喜、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等三人意见完全一致:“定陶王(刘康)没做过一天皇帝,傅太后和丁姬没资格与太皇太后平起平坐!”

在这三个持反对意见的重臣中,无疑大司空师丹的反应是最强烈的。孔光、傅喜只是口头反对,而师丹却写了一篇长篇大论,详细陈述了自己的反对理由。

师丹早年曾做过刘欣的授业师傅,刘欣以为师丹能给自己搭把下手,哪知道这个老家伙这么不给自己面子,那他就不客气了。刘欣让人私下罗织罪名,师丹老眼昏花,把柄被刘欣抓住,最终被撤了职。

至于空缺的大司空,刘欣采纳杜业的建议,召见了被成帝刘骜贬黜的罪人朱博,先任其为光禄大夫,不久又调升其为京兆尹。十月二十三日,朱博又取代师丹为大司空。

经过“师丹事件”,朝野上下争吵成了一锅粥,结果很搞笑,争吵的话题由“该不该提高傅太后、丁太后的政治待遇”竟然变成了“师丹是否有罪”!大家这么一搅和,彻底冲淡了傅太后取得“太皇太后”尊号的主题,再也没人提这茬了,把傅氏真是气的差点没晕过去。

傅太后想“转正”的愿意被师丹这些人生生给打乱了,但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以傅氏现在的地位,“转正”还不是迟早的事情?虽然在正式的名份上,王政君是太皇太后,实际上真正在后宫称王称霸的,还是傅太后。

真不明白当年汉元帝刘奭是怎么看上傅氏的,这个女人除了长相可人以外,其他方面都烂的一塌糊涂。傅氏心胸极为狭窄,向来是有恩报恩,有怨报怨。赵飞燕对她有恩,傅氏拼了老命救了赵飞燕,算是对得起赵飞燕了。但对那些得罪过她的人,她可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在这个世界上,傅太后最恨的女人有两个,一个是王政君,一个就是冯昭仪。王政君现在是太皇太后,傅太后就是狂妄自大,也不敢动王政君。只要她敢动王政君,满朝大臣的唾沫都能淹死她。暂时动不了王政君,傅太后那就拿冯昭仪开刀。这时她想到了三十二年前的那次让她颜面扫地的“黑熊事件”,事情过了那么久,按说早就烟消云散了。可傅太后却偏偏是个记仇的人,别说三十年,就是六十年,只要她还活着,就必须出这口恶气!

傅太后密派心腹到中山国去,罗织罪名陷害冯太后,最终冯太后被逼的走投无路,服毒自杀,其弟宜乡侯冯参、弟媳冯君之、妹妹冯习、妹夫、儿子等几十口子人,都被恶毒的傅太后给生生逼死。

冯氏满门遇害,天下齐声喊冤。朝廷内外都知道冯太后是怎么死的,无非是傅氏这个老妖婆下的毒手,他们对此异常的愤怒。司隶校尉孙宝上奏,认为冯太后一案证据不足,疑点太多,请重新审理冯氏一案。刘欣准奏,下令孙宝重审。

傅太后一听冯氏的案子要重审,立刻就火冒三丈,她扑进未央宫,指着刘欣的鼻子怒骂:“你设下司隶校尉一职,就是来对付我的吗?!冯氏谋反,证据确凿!孙宝是故意要给我下脚使绊子,你为什么要放纵孙宝来整我!”

刘欣平生最怕祖母发脾气,何况他也欠着祖母一个天大的人情,所以只要祖母发飚,刘欣一点办法也没有。为了平息祖母的怒火,刘欣不得不下诏罢免孙宝的职务,将他踢到牢里治罪。

孙宝入狱的消息传来,举朝大哗。尚书仆射唐林拼死进谏,强烈为孙宝鸣冤。刘欣大怒,又找人诬陷唐林结党营私,下诏将其贬到偏远的敦煌郡去做鱼泽障候。

孙宝、唐林无辜蒙冤,激起了大司马傅喜、光禄大夫龚胜等满朝众臣的强烈愤慨,他们联名上奏表示强烈不满。在朝臣们的强大政治压力之下,刘欣有些撑不住了,只好硬着头皮到后宫,给祖母陈说利害,傅太后这才勉强同意释放孙宝并将其官复原职。

孙宝虽然被平反,冯太后的案子却被定成了“铁案”,不许再审。疯医张由由于首先揭发所谓“逆案”之功,被赐爵关内侯。作恶多端的史立,也被破格晋升为中太仆。

随着大司空师丹、中山国冯太后、司隶校尉孙宝等三起冤案的发生,朝廷内外噤若寒蝉,谈之色变,他们知道现在再没有人能撼动傅太后的政治地位,谁也犯不着和这个老妖婆拧劲,都闭口不言。

王莽早先的担心果然变成了残酷的现实,除了王政君还在宫里做有名无实的太皇太后,曾经显赫一时的王氏家族彻底失去了最高权力,沦为普通的外戚,王氏家族进入了近四十年来前所未有的谷底之中……

现在是傅太后的天下,可惜她虽然使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因为傅喜这些人的强烈反对,自己只捞到了一个“定陶共皇太后”这个不伦不类的尊号。其实刘欣也想给祖母争个名分,可满朝文武全都反对,他也没有办法,这事一直又拖了一年多,还是没有解决。

傅太后达不到目的,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她还会利用一切机会给自己争脸面的。建平二年(西元前5年)正月,傅太后参加元旦朝贺,本以为王公百卿会来给他道贺,哪知道这伙人全都窜到了大殿,给太皇太后王政君道贺去了!傅太后的心里别提多酸了,又是委屈又是恼恨。

散朝后,她迫不及待地跑到刘欣宫中,对孙子大发雷霆:“皇帝!你不要给我解决尊号的问题,老身今日就死在这里!”刘欣吓了一跳,急忙跪在地上苦苦哀告:“孙儿这就去想办法!尽快去办!”傅太后瞪了孙子一眼,这才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

傅太后走了,现在轮到刘欣犯愁了。要想实现祖母的愿望,必须得到重臣们的同意才行。可现在的三公里面,除了大司空朱博还算好对付,大司马傅喜、丞相孔光,从来都专和他对着干。刘欣知道如果不搬掉这几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他什么事都别想做成,是时候走马换将了。

刘欣暗中指示朱博,让他私下搜集傅喜的“黑材料”。朝臣中的“墙头草”已经听到了风声,看这阵势,皇帝这是要拿傅喜开刀了。这伙人正愁没机会拍皇帝马屁呢,这下机会来了。他们纷纷上书抵毁傅喜,把傅喜骂的一无是处。

三月,刘欣下策书免去傅喜的大司马职务,令其以侯爵就第。根据朱博的建议,刘欣又于四月二日下诏,撤销大司空一职,改为御史大夫,令朱博担任此职。又任命丁太后的兄长、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卫将军,有开衙建府、自择属官之权。

傅喜虽然被罢了官,人还留在长安。傅太后还是对他余恨难消。她不想在长安看到这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死了才好。在傅太后的运动下,傅喜被赶出长安,回到封地养老去了。

三公里面敢和刘欣、傅太后拧着干的只有丞相孔光了,刘欣可没打算放过他。在刘欣的授意下,傅氏子弟与御史大夫朱博联名上书,共同弹劾孔光。四月十九日,刘欣下策将孔光由丞相贬为平民。

风高浪急,波涛汹涌。自打辞职之后,王莽闲居在家,闭门谢客。早年阿附王氏的那些走卒们,早已见风使舵,转占“高枝”去了。他本人现在手无寸铁,随于朝局的走向毫无影响力。

表面上看,王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实际上,朝中的一举一动他都在密切关注,但却是只看不说。其实,说了也是白费力气,弄不好还会授人以柄。

傅喜、孔光被贬黜的消息传到了王莽耳中,引起了他深深的恐惧与忧虑。王莽现在是王氏家族的头牌顶梁柱,他可绝对不能倒下,因为他背负着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但现在王莽什么都做不了,只好强行忍耐,等待机会。

贬黜了孔光,但王氏家族的余威还在,刘欣必须刨掉王家的根基,否则他睡不安稳。现在王家的旗帜性人物自然非王莽莫属,王莽的能力刘欣是知道的,刘欣对王莽一百个不放心。现在王莽还留在长安,万一他暗中勾结王政君,在朝中兴风作浪,自己未必能对付得了他们。

从刘欣的本意来说,最好能罗织罪名杀掉王莽,彻底铲除后患。但王莽是王政君的亲侄子,而且王莽在官场上名望极高,现在恐怕还不是打王莽主意的时候。但王莽绝对不能留在京师,必须想办法让王莽卷铺盖滚蛋!

刘欣拔掉了孔光、傅喜等几个官场上那些著名的刺头后,开始有计划的扶持自己的势力,身边没几个心腹的可不行。建平二年(西元前五年)四月十九日,刘欣下诏,晋升御史大夫朱博为丞相、封阳乡侯,少府赵玄接替朱博为御史大夫。

朱博知道这个丞相位子是怎么来的。刚一上任,朱博就向刘欣提出了给傅太后上尊号的建议。刘欣大喜过望,立即下诏:“定陶共皇这个称号,很不妥当。今天不再称‘定陶’二字。共皇太后称号为帝太太后,称永信宫。尊共皇后为‘帝太后’,称中安宫。为共皇在京师建立寝庙,规格与宣帝之父(刘进)相同。”

傅太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取得了‘帝太太后’的尊号,她欣喜若狂。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她觉得现在就是马上死掉也值得了。不过“帝太太后”到底还是逊了太皇太后一头,傅氏心里还是有些不太甘心。不搞掉王政君,她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只是她现在还没有办法扳掉王政君,毕竟王政君太皇太后的名分是天下公认的。为了出这口恶气,傅氏经常当众羞辱王政君,对王政君进行人身攻击,什么话难听说什么。甚至见面之后,经常以“老太婆”称之。

傅氏还算是有些政治头脑,骂王政君最多只能解解闲气,不能当饭吃的。为了她能长久把持朝廷,现在最重要的是清除王氏家族的残余势力,同时拉起自己的人马。

在她的授意下,丞相朱博和御史大夫赵玄联名上奏:“高昌侯董宏最先倡议给傅太后上尊号,然而却蒙冤被贬,当平反昭雪,提拔重用。前大司空师丹故意阻挠,应革去封爵,贬为平民!”刘欣早就想这么做了,只是没有人给他架着打圆场,刘欣当场准奏。

不过朱博和赵玄真正的目标并不是师丹,而是王家的头牌人物王莽!朱、赵二人联手打击王莽的理由是:王莽在做大司马的时候,侮辱傅太后,伤大汉仁孝之道。即使陛下仁厚不诛王莽,也当罢其封邑,废为平民。

刘欣不是不想动王莽,只有干掉此人,才能彻底拔掉王氏家族的政治根基,否则不知道哪一天他就东山再起了。但王莽现在无论如何也杀不得,毕竟太皇太后还在。再说王莽的名望满天下,在官场人脉极深,不是随便就能动的。

刘欣没有同意削除王莽的新都侯封邑,只是命令王莽立刻离开长安,回到新都“享福”。同时王莽的叔伯兄弟平阿侯王仁,也被人罗织了罪名,也与王莽一起被赶出长安。

王氏家族在官场最高层纵横杀伐三十多年,贵为天下第一豪门,虽然现在落了势,但毕竟政治根基太深,还是搏得了许多人的同情。尤其是王莽,天下人都知道他得罪了心胸狭窄的傅太后,才落得了如此下场!

谏议大夫杨宣上奏朝廷为王莽鸣冤,他说:“孝成皇帝为何选择陛下继承帝位,还不是希望陛下代他侍奉太皇太后么?太皇太后年已古稀,数次经历国丧,现在陛下却让王氏外戚赶出长安,太皇太后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陛下仁孝,奈何能行此迫人骨肉分离之事!日后陛下望见孝成皇帝陵寝,难道不感到惭愧吗!”刘欣览奏,迟迟没有答复。

刘欣不可能因为杨宣的一道奏疏就放过王莽,王莽对他的威胁太大了,他绝不会做放虎归山的蠢事。但杨宣说的在情在理,刘欣想发出半点反驳都张不开嘴。权衡再三,刘欣决定顺着杨宣的竿子往上爬。刘欣很聪明,他马上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下诏加封成都侯王商次子王邑为成都侯,让王邑来侍奉年迈的王政君。刘欣这步棋走的很漂亮,既达到了排斥王莽的目的,不但在天下人面前捞到了仁孝的名声,而且名义上还给了王政君一个顺水人情。真是一箭三鸟!

在这一回合中,刘欣与傅太后联手连出重拳,先后击倒了王莽、傅喜、孔光、师丹等朝廷重臣,将权力牢牢掌握在了手中。

建平二年(西元前5年)五月,心境无比惆怅的王莽,带着妻子王氏以及四个孩子,踏上了前往封地——南阳郡新都县的漫漫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