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建陵风波

在不懂行的外人看来,刘骜贵为天子,一言九鼎,给淳于长弄个关内侯的帽子戴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然而,这事并不简单,而是有一定难度的。

按照“无功不得封侯”的祖训,要将淳于长封为列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淳于长平日素无尺寸之功劳,整天只会斗鸡走马、投机钻营,又非外戚子弟,如果没有过硬的理由就将封淳于长做关内侯,恐怕朝野上下都会不服气的。虽说他在册立赵飞燕为后一事上起了决定性作用,但这个理由却拿不到台面上。理由呢?怎么对朝臣们说呢?

由于刘骜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借口,所以封侯的事情就一拖再拖,淳于长等的焦躁无比,天天伸着脖子盼。

经过近一年的等待,刘骜终于找到了机会。他决定在昌陵停工的问题上做文章!

昌陵是几年前开工的一项伟大工程——其实就是刘骜给自己提前修建的陵墓。汉朝贵族对丧葬很的看重,所谓“事死如事生”,生前如果享受富贵,到了地下也一样要享受。刘骜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修建昌陵。

刘骜在花费了巨资经营了十几年后,刘骜却并不满意。鸿嘉二年(西元前18年),他又看上了霸陵曲亭以南的一块地方,觉得这里的风水更好。他不顾朝中群臣的强烈反对,竟要废弃了之前已经建了一半的陵墓,改在新址重新修陵!这一切,看似是刘骜的主意,实际上都却是解万年与陈汤这两个小人在背后作祟。

解万年是朝廷里的将作大匠,专职负责建筑修造事务。这可是个贪婪鬼,他打听到了刘骜对现在的陵园很不满意,遂萌生了另选心志修陵的想法。修新陵,这可是个天大的肥缺,这块肥肉可不能让别人叼走了!解万年不知道从哪凑齐了一笔大钱,偷偷塞给了朝中重臣陈汤,想请陈汤在皇帝面前替他说几句好话。

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钱,更何况像陈汤这样爱钱如命的主儿。一看有人给他送年货,陈汤的老脸都笑变形了。不就是给皇帝灌几碗迷魂汤吗,这有何难!陈汤不仅军事能力相当过硬,玩这等上竿子拍马的活也是一把好手。他看着眼前的一大堆财宝,当即满口答应下来:“放心吧!包在我身上!”临走时,解万年还提出想给新陵迁徙居民,建立县邑。陈汤也说:“没问题!解大人,你就瞧好吧!”

陈、解两人臭味相投,真是一拍即合,顺利成交。

数日后,陈汤按计划来到宫里向刘骜请命,他在刘骜面前摇弄唇舌,极力竭力鼓吹这样做的好处。刘骜大悦,当即把解万年也召进宫里问话。解万年拍着胸脯对刘骜声称:“三年之内,臣一定会把陵墓建设好,请陛下放心!”陈汤则在一边帮腔说:“如果陛下决定在陵墓周边设立县邑,小臣情愿举家搬迁到新县邑去居住,累世子孙守卫陵边,千秋万世都为陛下守墓!”解万年还说:“三年之内一定能把陵墓建好,请陛下一万个放心!”解万年信誓旦旦的慷慨陈辞,陈汤甘甜如密的花言巧语,灌得刘骜如同喝了迷魂汤一般心花怒放。

刘骜最喜欢别人给他溜须拍马,顿时觉得解、陈二人真是大大的忠臣!在狂喜中刘炟立刻下诏,决定在曲亭以南重建新陵,定名为“昌陵”,具体工程由解万年主持,陈汤协办。同时他还决定从各地向这里周边移民,为建立县邑做准备。

数日后,在群臣的惊愕目光中,修了十几年的老陵停工了,曲亭以南的新陵开工了!

这个事情传出,顿时朝野大哗,反对之声四起……

此前,汉元帝刘奭曾经以力行节俭为由,下诏废除了守陵邑县制度,从他本人开始,在自己的渭陵就不再设守陵县邑。这次解万年和陈汤想恢复守陵县邑制度,完全就是想大捞私房钱。他们对皇帝忠诚?不!这两个财迷只对钱忠诚!

解万年、陈汤见皇帝同意了他们的捞钱计划,高兴的乐不可支,走路都横着走。可当他们拿到刘骜的设计标准书时,二人当时就傻了眼。由于刘骜对于陵墓要求异常奢华,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标准和难度,导致造价翻了几番。

如果按照这个计划,别说是三年,就是十年也够戗!解万年和陈汤已经没招了。如今牛皮已经吹出去了,只好硬着头皮上阵,日夜不休,加班加点地干活。

正如他们二人预想的一样,工程的进展情况异常缓慢。由于昌陵选址于平地,搬运泥土的费用极高,造价甚至超过了同等重量的粮食。千里迢迢地运土,民夫饥寒交迫,倒毙于道路者比比皆是,民间骂声一片。更要命的是,国库中已经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高昂地运费了!

接近三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可别说准时完工,就连陵园中必备的司马门还没造好。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旷日持久,耗费无数,竣工却遥遥无期,逐渐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强烈质疑。

永始元年(西元前十六年)六月,光禄大夫刘向上书,强烈呼吁昌陵工程立即停工。刘骜看了奏章,陷入了沉思。看这工程进度,解万年和陈汤这两个狗才估计也没咒念了。如果再这样不死不活的拖下去,估计自己死了,司马门都不一定能建好,难道让自己睡在露天的大坑里不成?

但由于昌陵工程的投入很浩大,如果这就么停了,这几年花的那些钱岂不是都打了水漂?又没花你刘向一个钱,你当然不心疼了。刘骜一直拿不定主意,干脆把这事甩给百官,让他们讨论一下。

大多数人的想法其实和刘向是一样的,之前的投入打了水漂固然可惜,可如果继续投入,国库还能负担得起吗?长痛不如短痛,所以大家都认为必须停工。否则,到时俺们连一枚铜钱的俸禄都别想拿了。

刘骜见一下跳出这么多替罪羊,浪费国帑的罪名自己就不用背了!他也就没话说了,停就停吧。七月,刘骜下诏宣布,正式停止昌陵的建设。

在决策过程中,淳于长虽然也参加了,但主要意见还是薛宣、翟方进、刘向等人提出的,淳于长只不过是附和而已,基本上没他什么事。可让众人万没想到的是,刘骜居然把这次停工事件的主要功劳记在了淳于长的名下!

刘骜要求群臣商议一下,看如何“奖励”淳于长,实际上刘骜是在暗示他们给淳于长封侯。消息一出,立刻在朝中炸了锅,这次停工是淳于长的功劳?上天!这还讲不讲理了,这事和淳于长有个屁关系啊!

光禄勋平当实在看不过去,直言上奏:“淳于长平时是为朝廷立了点鸡毛蒜皮的小功劳,但还不至于封侯!否则此例一开,别人如何心服?”刘骜见平当如此不识相地出来捣乱,顿时勃然大怒,下诏将平当外贬为钜鹿太守。群臣们一看刘骜动真格了,全都吓得闭了嘴。

此事虽然闹得舆论大哗,但在刘骜乾纲独断之下,最终还是通过了。刘骜下诏称赞常侍王闳(平阿侯王谭之子)与侍中、卫尉淳于长首先提出至善之策,对国家有大功,将王闳、淳于长赐爵关内侯。

同时,刘骜还需要在这次昌陵停工事件上再找个替罪羊,其实刘骜不用四处寻找,身边就有两个现成的。刘骜下诏,严厉指责解万年和陈汤佞邪不忠,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将解万年流放到敦煌郡,协办人陈汤也被依法严惩。

朝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王莽一直在冷眼旁观。对淳于长的荒唐晋升,王莽很不服,心中也更加的担心。为了扳倒淳于长,他开始了秘密调查,希望能挖出淳于长更多的把柄。

这次调查却令王莽异常的震惊:他发现了淳于长更多不可告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