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雏鹰敛翼

人情世故本就是嫌贫爱富。有句老话说的好: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识。当年王莽落魄的时候,邻里乡亲的谁看得起他?没少在背后指点笑骂王莽来路不明。现在他发达了,没人敢再骂他是个“野种”了。

王莽的发达,最高兴的还是他的老娘王渠。这老太婆自从儿子发达了后,走路都横着走。有了这个争气的儿子,王渠一吐憋在心里十几年的恶气,那种快意的感觉,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觉的到。

对王莽来说,眼前的这一切好像还在梦里,他从一介寒儒,一跃飞进权力核心层,成为政坛最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王莽隐忍多年,终于苦尽甘来,个中滋味,外人又如何能理会!

换成一般人,跃进龙门后多是趾高气昂,生怕全世界的人不知道他发达,就差拿着铜锣四处吆喝了。王莽不是这样,虽说他已经进入官场第一线,但许多能接近他的人都觉得:王莽还是原来的那个王莽,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他们从来看不到王莽脸上有得志的笑容,也看不到他有任何骄矜之色。与以前一样,他在待人接物中依然保持着谦恭态度。如果要说有点变化的话,王莽展示给人们的,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闲雅风度。

王莽深知自己现在只是刚刚上位,离他心中理想的位子还早着呢。眼下,他在官场一线的名望不高,应该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名声。王莽很聪明,他有的是办法。

王莽用的是什么办法?很简单,用钱狠狠的砸!他发达了之后,朝廷赏赐的金钱、车辆、名马、布匹、绸缎、衣裘,他自己一样都不要,全都用来结交朝中重臣,或亲朋好友,甚至用来帮助寒士贫儒。

这个世界有谁会不喜欢钱呢?钱这东西具有非同一般的魔力,所到之处,砸得通,玩得转,没有不中招的。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朝野各阶层人士拿了王莽的好处,自然要说他的好话,这伙人成群结队的四处招摇,王莽的名望一时间达到了一个高峰。

一切都按王莽的计划顺利的进行,但他总觉得还少了些什么。汉朝是一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人们对品德的追求很高,孟子就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外的是,这居然也成了王莽利用的武器。

王莽的大哥王永生前只做过诸曹小官,早年就过世了,只留下一个遗孤王光。

王莽对侄子视如己出,照料极为精心。以前家里穷,有一点好吃的好用的,王莽先给王光,王宇等兄弟四个只能挑王光用剩下的。王莽封侯之后,家里有钱了,王莽不惜重金将王光送到朝廷博士门下,让他进学。每逢节假日,王莽都骑着高头大马,衣冠整肃,带着美酒、肥羊等厚礼,亲自送到学堂去慰劳王光的老师,就连王光的同学们都能跟着沾不少光。学校里面的老师见王莽如此尊师重教,又听说王光并非王莽之子而是他的侄儿之时,无不钦佩有加。每次王莽亲到学校探望王光以及其师,学校里的学生们总是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王莽在士林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王莽暗中欢喜。

王莽虽然做了大官,却没有丝毫架子,无论对谁都是礼敬有加。有人问他:“王大人,令郎已经成年,为何不为他娶妻?”王莽沉吟道:“亡兄遗子王光尚未婚配,岂敢为犬子娶妻?”

王光比王莽的长子王宇还小几岁,王莽是在等着王光成年呢。几年后,王莽为两个孩子选择了姻家。他竟自掏腰包,让两对新人同日成亲,双拜花堂!朝野各界对王莽此举大加赞叹,无不夸赞他品德高尚。

王莽做事滴水不漏,名声越来越响亮,朝野名士们都以能结交他为荣。上流社会看重他,底层社会也一样对他称赞有加,都说老王家出了一个王莽真是造化,比王商、王根这些饭桶强多了。王商等人听说这些传言,心中颇感羞愧。

在外人看来,王莽一夜之间飞黄腾达了,肯定是在宫里享受着最顶级的富贵。其实宫里的生活远没有外界想像的那么好。这里很枯燥,也很危险,到处都是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王莽在大将军府上混过几年,自然深知此理。他入宫之后,一直很的小心谨慎,从不越轨。

本来,王莽因政治起点较低,加之家境不好,他对自己的前途不抱多大希望。在进入大伯父王鳯府中做事之前,他的思想比较单纯。满脑子都是“父严、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儒家伦常,做事也显得有些拘谨。总体来看,王莽是一个纯粹的儒生,内心很纯洁。

即使是刚进大将军府的时候,王莽的最高理想也不过是出人头地,洗刷家门耻辱。可在伯父王鳯身边伺候这几年,王莽亲眼看到大伯父是如何玩弄权术的,这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经验的加深与阅历的增长,王莽慢慢的变得圆滑通融了。这也是没法子,江湖险恶啊!

王莽是个很内敛的人,他心里有什么事,是不会让别人轻易看出来的。他的灵魂虽然慢慢的在变化。但表面上,王莽还是那个对所有人谦卑和气的王巨君。

王莽低调的为人处世哲学让所有人感动,包括他的大伯父王鳳在内的所有人,都对他的人品极口称赞。王鳳临死前,就极力推荐王莽出山做官,这是王莽通向权力最高峰的第一步。

王莽做事越低调,他的名声越响亮,贤名遍及朝野市井。不过几年功夫,王莽在官场上火箭般的窜升,一路窜到了侍中的高位,挤进权力最高层。

这是王莽几年前无论如何都不敢奢望的,王莽知道这一切都是姑妈王政君的安排,刚开始王莽还不太理解姑妈为什么会如此青眯自己这个穷小子。慢慢的王莽就开窍了,原来姑妈是想培养自己成为王氏家族的接班人。

对于姑姑的良苦用心,王莽满怀感激。王莽也逐渐意识到王氏家族有破败的苗头,如果自己不能顶上去接班的话,王家弄不好就会成了第二个霍家。

王莽现在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他也是现在王氏家族第二代中少有的精英,但很快问题就出来了。要论才学,王家中没有人比得了王莽,但毕竟他太年轻,从政时间太短,经验不丰富。在险恶丛生的官场要想混的风声水起,仅有能力是绝对不行的,眼头要活,嘴巴要甜,下手要快,做事要稳,这几点王莽并不擅长,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除了时间外,王莽最需要的,还是要得到权力最高层的大力培养。王莽和刘骜不熟,所以王莽就把姑妈王政君当成靠山,虽然王莽自认为他是姑妈钦点的王家第二代接班人,可自进宫以来,王莽慢慢的察觉,姑妈最喜欢的似乎并不是自己,而是表弟淳于长。

淳于长是官场出了名的人**,做事圆滑,玲珑剔透,在官场上的人脉很深。淳于长的母亲王君侠和王政君的姐妹感情极深,所以王政君特别喜欢这个外甥。有了皇太后这颗大树,再加上淳于长是个“散财童子”,没少在官场上撒钱,所以那帮官油子没有不说淳于长好话的。

看到淳于长大红大紫,王莽心里很不是滋味,心中既羡慕又伤感。他知道自己的背景远不如淳于长深厚,他不能复制淳于长曾经走过的捷径,只能靠自己奋发图强。除此之外,他什么也没有。这只年轻的雏鹰,虽然渴望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地翱翔,但他现在翅膀还没有硬,只能收藏起羽翼,慢慢地等待一飞冲天的机会。

王莽虽懂得忍耐,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清心寡欲的清教徒。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男子,他也想偷偷地纳个小妾,背着世人享受一点**。

入宫前夕,他曾私下买了一个婢女,准备私下享用。不料,此事却在王氏家族中引起了非议:“大将军(王鳯)新亡,尸骨未寒,巨君这是想干什么?想纳妾么?”王莽急忙当众辩解:“将军朱子元没有儿子,巨君听说此女有生男孩之相,这是我专门为他买的!”当天,王莽就派人将婢女送到了朱府。众人立即哑口无言。在此事处理上,王莽本来是被人抓住了小辫子,处境十分被动。但是,经过他三言两语地巧妙解释,本来别人打击他的炮弹,反倒变成了给他脸上贴金的绝妙道具。

由此来看,王莽的忍功天下一流,他更懂得化害为利。这种狡黠深沉的权谋与顺水推舟的手腕,岂是平凡人等可比?

自从永始元年(西元前16年)夏入宫之后,王莽所在的官衙就一直在未央宫门口附近的偏殿。每天王莽早出晚归,勤勤恳恳。虽然工作量很大,王莽却并不觉得有多么辛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和日后的人上人生活目标相比,眼下受的这点苦算得了什么?

人是个适应性很强的动物。虽然宫里的生活很枯燥,但慢慢的王莽也习惯了。在百无聊赖之间,王莽突然发觉宫里好像有些异常,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几乎每天晚上都有牛车从他门前悄悄的经过,黎明前再悄悄地溜走。

王莽在宫里久了,对宫中的事情有些了解,他对那御车者的打扮感觉很眼熟。经过几天的暗中观察,王莽总算想起来了。他不禁毛发倒竖:天哪!那是皇后宫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