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连的海-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1.1 绿皮火车卧铺车厢见证陌生人的关怀

人在小时候,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未知和好奇的。当你没有见过海,你也根本不知道海到底是什么颜色。出生在中原大地的我,在1993年之前,只见过电视里海的那一小块画面。有时是新闻联播播报到江浙沪遇上台风的呼啸画面,有时是经典偶像剧在海边分手的镜头,有时是《蜡笔小新》或《樱桃小丸子》里小朋友们组团去海边夏令营,落到我的美术作业本上一层一层深浅蓝色交叠的线条。

我的父亲是军人,转业前在东北的部队,打我记事起,小学的暑假统统都在部队大院里度过,无数次与大连的海朝夕相对,是儿时关于旅行最初也是最清晰的记忆。

从河南往东北,要坐二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连手机都还没有的那个年代,买票要早早的去火车站排队,每年的夏日之旅也都是早早定下。小孩子是免票的,上车要在车厢门口处量身高,小女孩个子窜得快,没过两年我就要买儿童半价票了,有时想取巧穿个裙子,悄悄蹲一下,列车员叔叔摸摸我的头,笑着让我“萌”混过了关,妈妈连声谢谢,还要被反过来感谢说:军嫂辛苦了!(大概是验票的时候知道的)

卧铺车厢里的同乡乘客听到了,也不自觉地会多照顾几分。无论在那时或是现在,“军嫂”这种身份总会给当事人罩上一层或多或少的光环,它代表着克己奉公,代表着牺牲与奉献,代表着身为女性的一方在选择自己另一半的时候勇敢地承担了多的责任,代表着爱。所以,在咣当咣当的行车途中,我吃到了热乎乎的烧鸡,喝着娃哈哈,我们的床从上铺挪到了下铺,同铺厢的叔叔阿姨还手把手教我打扑克。开心又幸福的惯性大概被我的身体细胞和精神细胞记住了,以至于在成年后的多年,大学暑假返乡的途中,我也能够在绿皮火车的卧铺上呼呼大睡,仿佛轰隆轰隆的铁轨声是我摇篮的曳响。

沿着铁轨一路向北,车窗外的景色也从农田变成了草原,广袤的蓝天,渐渐路过成群的牛羊,再往北,越来越接近海,绿色又浓转淡,更像Tiffany蓝,再蓝下去,就是波涛的颜色了。列车停靠沈阳,见到爸爸,预示着每年两个月的无限欢乐即将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