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雁门关事件中隐藏的巨大悬疑

——还历史一个真实吧

我们来看看在这次的雁门关事件中,最大的疑案与冤案是什么?并且,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

一直以来,雁门关事件最终胜利的这个大功劳归了李世民。而当时只有十六岁的李世民有可能立功吗?

到底是谁带兵解了炀帝之围?

我们有什么样的依据来推翻这个千古以降的说法?

温大雅何许人也?他是李渊太原举兵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吗?是唐王朝建立的目击者和参与者吗?

经过繁杂和细致考证后的雁门关事件到底真相如何?并且这次平定突厥事件,到底其后续情景如何?史实依据何在?我们的还原会是什么样子的?

那么最后,雁门关事件的这个大功是否全归李渊所有?我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样子?

一、 拨开千年迷雾看真相吧

李世民可能立功吗

好了,放下别的先不说,我们要来看看在这次的雁门关事件中最大的疑案与冤案。

根据正史的说法,唐室江山,全赖李世民成就。比如在这次的雁门关事件,时势危急之中,只有十六岁的李世民智退了突厥兵;从而让炀帝终于解脱了长达一个月的重围,安然返回东都。

但是提醒大家注意一下,李世民此时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他会有这个能力吗?

而按照温大雅所说,恰恰是李渊带兵解了炀帝之围。

这一说法见于温大雅所著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卷 1 第 1 页;又见宾板桥的《唐朝的建立》,第 49 页注 82。

《起居注》就明明白白地否定了李世民在雁门关事件中的作用:

隋大业十二年,炀帝之幸楼烦时也。

炀帝自楼烦远至雁门,为突厥始毕所围,事甚平城之急。赖(全凭)太原兵马及帝(这个帝是指日后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所征兵声势继进,故得解围,仅而获免。遂向东都,仍幸江都宫。

温大雅何许人也

温大雅何许人也?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此下简称《起居注》)的作者。

他是太原府人,不仅是李渊太原举兵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更是唐王朝建立的目击者和参与者。

曾有宾板桥著《温大雅:唐代历史的第一位记录者》,载《美国东方学会学报》,17(1937 年),第 368—374页。

在这里对温哥们的著作加以重要肯定。

温大雅所撰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记录了隋末李渊(即唐高祖李渊)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安、废除隋帝、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天的史事的史书。共三卷。

唐代历史的第一位记录者——温大雅

当时温大雅为李渊大将军府的记室参军,他以首席随军记者的身份,得以特殊而优越地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撰成该书。

因此我们说温大雅,是唐代历史的第一位记录者,他一直是随军记者,而且是首席的哦。

他的记录应该是接近事实真相的,毕竟他的生活年代决定了他的记录来自于真实。至少可以说,真实性极强。

二、惊悚解密:李世民不可能少年立大功

功当归谁人

一直以来,雁门关事件最终胜利的这个大功劳归了李世民。

从最一般的常理常规来说,李世民当时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大多数史书说他十六岁,而温大雅则说他十五岁。

属于未成年人。这是肯定的。

他的年龄和阅历,以及知识储备,决定了他的学识不可能太高,而实际的战斗经验则基本上是无从谈起的。

那么既然李世民少年大此大功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么此功当归何人呢?

自然是李渊。

此刻,李渊与少年李世民完全不同,不仅年龄、阅历、学识都远高于其上,最重要的是,他有着多年的平乱剿匪的战斗经验。这是不可能超越的。

所以说这次的奇谋和战功当归为李渊才是最为可信的。

事情可能是这样的

在雁门关事件发生的当时,事情可能是这样的:

李世民或者是转达了其父的意思,或者是协助了李渊的作战解围,则是一个最有可能的客观事实。

我们这样说,是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李渊有这个本领,他在多年的镇压农民起义中,表现不凡。李渊刚领兵到龙门时,毋端儿已率数千人,兵临城下,李渊临危不惧,仅率十余骑,就敢出城迎战。

史载:“高祖从十余骑击之,所射七十发,皆应弦而倒,贼乃大溃!”

《二十四史·新唐书》更是记载:(大业)十一年,(李渊)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击龙门贼母端儿,射七十发皆中,……又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

可见李渊的军事才能,的确不一般。

据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肯定雁门关事件功归李渊的说法,而对李世民在这次事件中的决定性功劳提出深刻质疑。

第二,李渊有着多年对突厥作战的经验和本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史料实事来说明。

在正史中,关于杨广在雁门关遇难被困的前期写得很详细,正如一句歌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仔仔细细真真切切。

但在援兵到来后,就含糊其词,只是几句什么“可汗不得以,只好退兵”。

事实上,这是不应该的。

作为一个如此之大的历史事件,关于它的始末都是要有清楚详细的记载,才合乎常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情况的发生?

我们要寻得答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从它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来寻找一下原因。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做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正是为了突出李世民的机智勇敢,而相应的掩盖了李渊的功劳。

这里面的玄机,我们到以后再来破解。

第三,现在关于这次的雁门关事件后期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已经无法有一个确切真实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到温大雅的《起居注》中一些非常详细的记载,寻找一下答案,看看事件后期的本来面目到底如何:

以帝地居外戚,赴难应机,乃诏帝率太原部兵马,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北备边朔。

——《起居注》卷一

这段的意思是说,李渊奉诏率太原兵马,与马邑郡守王恭仁,共同反击突厥。

请注意,只有这样的记述才是最可能真实的。

李渊作为外戚,当此国家有大难之际,他自然是要应诏的。

岂有自己不来参战,只打发自己一个未成年儿子来参军,就算完事的道理?

当然完全有可能是他先行打发李世民来,并且转达了自己的作战计划和计策。

随后他也率大军前来。

直到成功地解了围。

李渊应该是有这个能力的,而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子是不可能有这样能力的。

帝不得已而行,窃谓人曰:“匈奴为害自,古患之,周秦及汉魏,历代所不能攘,相为?敌者也。今上甚惮塞虏,远适江滨,反者多于猬毛,群盗所在蜂起。以此击胡,将何以济天其或者殆以俾余。我当用长策以驭之,和亲而使之,令其畏威怀惠,在兹一举。”

——《起居注》卷一

这段的意思是说,李渊对局势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

匈奴自古以来就为害中原,为什么历代都不能制裁呢?

应该是策略不对,而不是他们不可战胜。

如今应该以长远利益驾驭他们,让他们畏威怀德,从而臣服,那么这个千秋功业,在此一举。

前面我们说过了,李渊毕竟是多年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经验的,他的分析可谓到位。同时也完全有可能。

我们来注意这句:今上甚惮塞虏,远适江滨。

这句的意思是说,皇帝(指隋炀帝)害怕,远远地跑到江都了。

但当时杨广是先到洛阳,随后才到的扬州。

这里面存在一个时间差的问题。

关于平定突厥事件,《二十四史·新唐书·本纪一》有记载:

突厥犯塞,高祖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击之。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虏见高祖,疑不敢战,高祖乘而击之,突厥败走。

有可能是这样的:因为突厥犯塞,李渊解了围之后,杨广又派他马不停蹄地与王仁恭一同抵御突厥。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正史如《资治通鉴》中就曾说,当突厥大军刚一从雁门关撤退后,杨广就打发人追到马邑,并且还抓了些战虏。

所以我们感觉到,在这个时间问题上,就存在着这么大的不统一。

那么我们现在也完全可以这样解释:

史书上所说的李渊在马邑成功战胜突厥,完全可能就是发生在这次战役里,并且干脆就是雁门关事件的后续史实,这样我们似乎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各种史书到了雁门关事件后期就语焉不详的原因了。

因为他们故意把这个事件的后期,在时间上动了手脚,让它变成了另一次事件。

正如《资治通鉴》在介绍这次平定突厥事件时,就先这样说明一下:突厥人几次侵犯隋帝国的北部边境。

并且《起居注》上也说明此次李渊马邑打突厥是“赴难应机”,所以我们又找到一个新的有力证据。

是的,若非如此,李渊赴什么难?

总之,先放下这个问题不说,我们来关注一下李渊对付游骑作战的本领。

既至马邑,帝与仁恭两军兵马不越五千余人,仁恭以兵少甚惧。

——《起居注》卷一

太原道及马邑郡两处隋军不满五千人,王仁恭忧虑兵少。

提醒大家注意:

兵少,仅仅五千。

这让我们想起了什么?

对,在雁门关事件中,也多次提到一个仅仅五千兵马来解围的事。

只不过那是说云定兴不过五千兵,而不是李渊率领了五千兵马。

双方众寡悬殊。

这一细节也与雁门关事件中,各种史书关于李世民到来之初的记载,完全相符合。

还有,再注意一下,前面我们说过云定兴好象突然冒出来的,但这个王仁恭却是史上确有的真人。

帝知其意,因谓之曰:“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队不列行,营无定所。逐水草为居室,以羊马为军粮,胜止求财,败无惭色。无警夜巡昼之劳,无构垒馈粮之费。中国兵行,皆反于是。与之角战,罕能立功。今若同其所为,习其所好,彼知无利,自然不来。当今圣主在远,孤城绝援,若不决战,难以图存。”

——《起居注》卷一

双方众寡悬殊,李渊对敌我的长处都有清醒的认识,然后以此制定对策。我们说,只有这样得出的对策才是最可行的,同时也是最可信的。

李渊的做法确实是高明。

他认为:

“对方的骑射战术战略,我们是可以用拿来主义学来的,这样他们就没有了优势可以依仗了。……

“突厥人善于骑射,有利则进,无利则退,捞不到好处,或遇到什么困难,便很快跑得没影了。他们营无定所,没有后勤之担忧,而我们中原的军队,却处处与之相反……

“我们就向他们学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仁恭以帝隋室之近亲,言而诣理,听帝所为,不敢违异。乃简使能骑射者二千余人,饮食居止,一同突厥。随逐水草,远置斥堠。

——《起居注》卷一

王恭仁一来听李渊说得在理,二来他的皇亲,所以事事听众李渊的。

于是李渊就挑了两千多善于骑射的兵士,来个模仿秀——让这些隋军士兵饮食起居,完全同突厥人一样。

每逢突厥候骑,旁若无人,驰骋射猎,以曜威武。帝尤善射,每见走兽飞禽,发无不中。尝卒与突厥相遇,□骁锐者为别队,皆令持满,以伺其便。突厥每见帝兵,咸谓似其所为,疑其部落。有引帝而战者,常不敢当,辟易而去。

——《起居注》卷一

隋军骑兵与突厥人相遇时,就伺机袭击突厥人。

这样前后屡次获胜,让突厥人颇怕李渊。

我也不必细细去翻译解释了,总之李渊此举果然成功了,吓得突厥兵以后每见了李渊兵士,就避之恐不及。

如此再三,众心乃安,咸思奋击。

——《起居注》卷一

而李渊又以那只打败黔驴的老虎为榜样,再三试探。但他不是不放心对方,而是表演给自己方面的人。

李渊这方面人一见对方确实已经技穷,不过如此而已,就一起有了反击的信心和斗志。

用通常的话语,这一段的意思,可以这样来表述: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李渊的骑兵不仅习惯了草原上的马背生活,并且增强了战斗力和自信心。

决战的时机到了!

帝知众欲决战,突厥畏威,后与相逢,纵兵击而大破之,获其特勤所乘骏马,斩首数百千级。

——《起居注》卷一

那么到此为止,一方面是突厥兵害怕了,另一方面则是汉人士兵斗志昂扬。

这样李渊才决定大规模出击。

于是一举而胜,并且乘胜还得了许多战利品。

其中主要战胜标志是:

斩首数百千级。

这才符合战场的真实,而不是什么老弱兵两千有余。

自尔厥后,突厥丧胆,深服帝之能兵,收其所部,不敢南入。

——《起居注》卷一

从此突厥人深服李渊之用兵,是又惧怕又佩服啊。

他们纷纷收拢兵马,向北撤移,轻易不敢南下挑衅了。

而李渊呢,他见突厥一时不会南下侵犯了,便率领太原兵回到晋阳,王仁恭则继续镇守马邑。

三、最正确的说法

大功当归全体将士

那么最后,雁门关事件这个大功是否全归李渊所有?

这样的说法显然太牵强,因为此时隋廷的影响力仍旧巨大——各地的刺史接到勤王令后,纷纷响应。

所以我的结论是:

最后这个平定并且打退了雁门前突厥大军的大功,应该归逐渐云集于此地的各路隋廷官军!

这个说法应当是最为正确的。或者说是最接近正确的说法,因为其实根本不存在绝对正确的说法。

正是大军云集,才把始毕可汗最后吓跑了。或者说赶跑了,最终解了隋炀帝的雁门关之围。

但首功当归李渊。

要知道,如此浩浩****二十万的游牧大军,不是哪一路将军和他的几千士兵就可以赶走的,更不是一个区区十几岁的小孩子的空城计类的把戏就能吓走的。

好了,通过以上细节,我们或许又把一个千古冤案还原清白了。

为什么我要说“或许”,而不是绝对肯定的说法呢?

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一切可能都是存在的。

所以一切都具有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才只能说或许,否则那就不是科学的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