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渊祖先之谜

就是要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唐王朝哦。一个充满了疑案的唐王朝。同时我们试着让阳光照进迷雾笼罩下的唐王朝……

说说李渊吧。但这不是一个例行公事的平常介绍,因为李渊之身家世系太多的讹传和谬解……

李渊冤不冤?李渊冤枉啊!而且是史上最冤枉,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都说李渊昏庸无能荒**酒色,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渊,是否真的如此不堪?

我们以史料为依据,先来关注并研究一下李渊的身世迷雾吧……

李唐皇室自订的那个家谱,是一份注了水的皇族家谱,我们来细致地看看到底水份大到什么程度?

强悍的混血中,李渊的祖先是否属于关陇贵族集团?

何谓“八柱国家”?“李”、“唐”是如何相连接的?

李渊父子与隋文帝的君臣关系又是因为什么而如此微妙?

一、史上最冤枉的人——李渊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唐王朝

史书总是林林总总,让人一辈子都读不胜读,可是问题来了:关于同一段历史,几乎每部相关史书的记述都不尽相同,那么谁说的更接近真相?

这是一个千古天问,而且永远没有答案。

大唐王朝,盛世空前,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

什么都是最先进的,超级辉煌,当时世界上的最强国。

阳光极了!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阳光极了的王朝,其实是疑案满篇,迷雾重重!

今天我就要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唐王朝。一个充满了疑案的唐王朝,同时我们试着让阳光照进迷雾笼罩下的唐王朝。

李渊冤不冤

说唐朝,我们第一个要关注的,就不能不是开国皇帝李渊。

李渊,一个具有全球知名度的超级大名人,这是横向意义上的;就纵向而言,李老兄的成名时间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而且还将永远地“名”下去。

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物,我们有必要先来看一下李渊的出身。

这不是一个例行公事的平常介绍,今天的人们面对着故纸堆,在了解历史的时候,往往发现那里面其实有太多的讹传和谬解。所以人们总是最喜欢一一辩证,去伪存真。

具体到今天我们要说的李渊之身家世系,就有着太多的讹传和谬解。完全可以说,史上最被冤枉的人就是李渊。

在这里,我要声明一下,我写唐朝历史的原则,就是要写成一个你爱读的历史,绝对不会人云亦云,我将通过那些常常被忽略的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告诉人们一个最接近真实的唐王朝。

只能是最接近了,零接近真实的历史是永远不存在的!根本不具备可能性!

《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就曾这样写道: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指李渊)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

李渊冤枉啊!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您一定会这样问。

史书并没有把李渊说成商纣隋炀还坏呀。您还一定会再这样接着说。

是的,正是因为史书并没有把李渊说成商纣隋炀还坏,所以它暗示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

好了,请看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就曾这样评价他:

唐高祖爱好酒色,昏庸无能,只是凭借周、隋大贵族的身分,六一六年,得为太原留守。他起兵取关中,建立唐朝,主要依靠唐太宗的谋略和战功,他本人并无创业的才干,连做个守成的中等君主也是不成的。

请注意,《中国通史》可是一部权威史书,而且是由中国近现代专家历时多年完成的,这至少代表了近现代史学界对李渊的看法;同时这个看法也直接影响到民间普通百姓对李渊的评价。

那么历史上的李渊,是否真的如此不堪?

我们不能武断地先给出一个结论。

但我们可以说,李渊政治生涯中的起伏波折,与我们要讲述的大唐帝国的兴衰沧桑一样,充满了无限魅力,令人神往。

您是不是有些急了?好,那现在,我们就来拨开李渊身上的层层迷雾,以史料为依据,重现一下这位大唐帝国开创者应有的风采吧。

二、史上最冤枉的事:出身都没弄清楚

李渊的身世迷雾

李渊——

唐朝开国皇帝。字叔德。

谥号: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生于北周武帝宇文邕天和元年即公元566年。

出生地:长安(今西安市)。

以上这几条信息,应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但接下来让人生疑的迷雾就出现了。

对于李渊的家世渊源、出身籍贯,各种史料的记载颇多歧异。

比如说其籍贯,宋朝人欧阳修、宋祁的《新唐书》记载说李渊祖籍陇西成纪,即今天的甘肃省秦安县西北;

但同为宋代人修撰的《册府元龟》和五代时人编写的《旧唐书》等则记载为陇西狄道人。

又有史书说他是钜鹿郡人的。

而到李渊曾祖李熙时,定居于武川。

但有历史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李唐祖上虽然有一些行踪可考,但“并无移镇及家于武川之事”。目前这也没有定论。

你看,怎么样?一个祖籍所在地,就有如此之多的不同说法。

他的爷爷叫李虎

李渊的先世可以确切无疑地上溯到他的祖父那一代,再往上寻祖归宗就非常可疑了。

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是曾在六世纪五十年代扶持宇文泰建立北周政权的所谓“八柱国”的将领之一。

这个“八柱国家”的说法,是从后周流传下来的,对此,李渊篇有详书,请参看相关史料记载,在这里就不细表了。

李氏家族在那个时候聚居在武川镇,它是北魏的拓跋国家在长城塞内(今大同附近)的一个防戍据点,也是宇文泰的老家。

这个我们前面说过,目前史学界还没有定论。

而更有点说不清楚的:则是李虎的祖先。

七代祖世

据李唐皇室自称,李虎的祖父是李熙,父亲是李天赐,而这两个人都是公元四世纪末到五世纪初的北魏著名军事将领,因此李虎的祖上就是西北著名的陇西李氏,也就是那个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即公元五世纪初统治过甘肃西部的西凉小王国的王族。

李暠在东晋末,占据秦凉自称为王,死后传位给了儿子李歆(《二十四史·新唐书·本纪一》:其七世祖皓,当晋末,据秦、凉以自王,是为凉武昭王。)

据此一说,这个李暠就是李渊的七世祖。

而李暠也说过,他就是抗击匈奴、一箭射进石头的那个著名的汉代“飞将军”李广的后代。

暂且打住,我们来注意一下,李渊这个七世祖的名字就很有些意思。据《剑桥中国隋唐史》明白无误地写作李“昞”(西凉的创建者李昞原是汉代抗拒匈奴的名将李广的后裔),《新唐书》则在“高祖本纪一”中写作李“皓”,而更多的史书一般都写作李“暠”。

“昞”是个已不常用的古汉字,这个暂且不说。

“暠”和“皓”,两个字义基本相同,读音也相同,应该说,是叫李暠还是李皓都是最接近真实的。

不久这个叫西凉的小国,就在公元 420 年被匈奴北凉给灭了。

但李氏的香火却一直延续不断,李歆又生了儿子李重耳。

西凉覆灭以后,其末代王子李重耳逃往南部中国,后来就在拓跋氏北魏供职,当了刺史,史书上对这个刺史的说法是:魏弘农太守。

李熙是金门镇将,戍于武川。为什么要说他呢,因为李熙据说就是李重耳之子。我们来注意这个细节:据说!是不是又一个值得存疑处?

李熙再生儿子李天锡。

而李天锡则生了儿子李虎。

李虎就是李渊的爷爷了。

好了,终于说到爷爷了,估计李渊的老爸也就离着不远了。

但这里面到底注了多少水,还要再说说。

一份注了水的皇族家谱

李唐皇室自订的这个家谱,意在表明他们是出自汉代的名门,同时还是西北的望族。可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唐代史书作为确切事实所提供的这个世系,其实只是一个精心的编造。

唐朝人李延寿撰写的《北史》一百卷,其在全书之后作序传,更是极力吹捧什么“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zhuān xū)高阳氏。

这是一个动人的传说:

早在上古唐尧之时,高阳氏有个儿子叫庭坚,官居大理,因而自称为理氏。

到商纣时代,理氏的先人以“直道得罪逃隐”,就是说,因为敢于说真话,进行直谏而被定为有罪,于是只好逃跑了。

逃亡路上,因为食木子而得活命,遂改理为李。

周朝时的柱下史李耳是其祖上。

如此一来,李唐家世就更多了粉饰成分,耀眼的光环在其上闪烁不停。

三、李渊其实很彪悍

强悍的混血

据《剑桥中国隋唐史》认为,李渊家族同西凉王室毫无关系,也同陇西望族李氏毫无关系,它不过是中国东部一个家族的一个小支派,即河北赵郡李氏:这个支派定居在拓跋氏北魏治下的西北,与非汉族的部落贵族实行广泛的联姻。

也就是说,李唐皇室在某种程度上说,应该是存在着混血型的人种。

对于“李渊的祖先一直在今陕甘一带活动,属于关陇贵族集团”这一点,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老先生不仅存疑而且还进行了大量考证,证明李渊其实是鲜卑大野氏人李初古拔的后代,也就是说李渊其实是汉化的鲜卑族人。

在李唐的血液中,带有鲜卑的基因。鲜卑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很强悍的少数民族。

李渊一向被史书给定的基调都是软弱无能的样子,他因此给后人的印象也总是白白胖胖、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形象,其实,我们从李渊的混血里面,不难看出,李渊其实很彪悍。

因此,按照陈寅恪老先生的说法,就是这样的:

李唐先世本为汉族,或为赵郡李氏徙居柏仁之“破落户”,或为邻邑广阿庶姓之“假冒牌”,既然非华盛之宗门,故“渐染胡俗,名不雅驯。”

我们大家看到这样的现实,自南北朝以来,社会上注重门第和家庭出身,因此在李唐家世中存在的这一问题也便不足为怪了。这好有一比:买假文凭。

据认为,从李虎先祖中的两个人——李初古拔和李买得——的名字可以看出,这两个人,要么就是袭用了汉族的李氏姓,要么就是被赐姓李,而他们的名字则依然故我,带有鲜卑族特色。

这个见地是出自于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氏的论据虽然不是最后的定论,但他的论证非常有力,到目前为止,尚无人能做出令人信服的反驳。

同样根据存疑原则,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也是一直在争议,虽然不能有力地驳倒之。

何谓“八柱国家”

李虎在西魏当官当得好,于是被赐姓了大野氏,而且还升官到了太尉一职。

这以后他与李弼等八人,一同辅佐北周而去取代西魏(嗣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不好意思,强调了这个细节,这似乎有点突出了李虎老兄的叛臣逆子的味道了。

我们要注意这个细节:史书上说周闵帝受魏禅。

所谓受禅,根据神话破灭后的常识,几乎连小孩子都知道这是一个可笑的政治把戏,那就是要抢人家的江山还要再弄个好名声,既当婊子同时还要立着牌坊,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受禅一事了。

当时人称的八柱国家,也就是国家的八个中流砥柱的意思。

“李”、“唐”是如何相连接的

由于李虎和宇文泰交情很深,在宇文泰的儿子篡(西)魏建(北)周时,虽然他本人已死,仍被追封为唐国公。

也就是说:李虎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号“八柱国家”。周闵帝受魏禅,虎已卒,乃追录其功,封唐国公,谥曰襄)。

至此,李渊的家世就与唐联系起来。

所谓唐,就是传说中尧舜禹中的唐尧之唐。

等一等,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细节,我们再注意一下,那就是李虎所受的这个封号——唐国公。

这个“唐”字,正是日后国祚近三百年、盛世空前的大唐王朝的国号的由来。

由于本姓为李,所以当后来李渊登基建唐,习惯上,唐王朝也被称为“李唐”。

军功发家

确切地说,李氏家族是在李渊祖父李虎的时代,开始飞黄腾达。

前面我们说过,李虎因为积极参与后魏权臣宇文泰的政变,并获得了成功,他就与宇文泰、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八人一起被称为“八柱国家”。

我们注意到,李虎功参佐命,而成为西魏的开国功臣,官为太尉。

显然,李唐的祖上是依靠军功发迹的,后来又倚赖联婚,巩固了家世的显赫。

以八大柱国为核心的军人之家,历史上往往称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再等一下,我们再来注意一个更是被忽略得一塌胡涂的细节:李弼。我们注意李弼什么呢,不是他的八柱国成绩,而是他将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孙子——李密。

好了,放下最初渊源何在且不论,李渊家族毕竟是六世纪下半叶中国的一个极重要贵族。

微妙的君臣关系

李渊的爷爷一死百了,我们终于可以说说李渊的老爸了,他的名字大约是叫李闼,有的史书就是这样写的;

但更多的史料上都写作李昞。

可是在《二十四史·新唐书》,就写作李昺(襄公生昺)。

但《剑桥隋唐史》到此,又一次写作李昞。

可见前面我们说到的李渊七世祖应该叫李皓或者暠;而李渊的父亲则应该叫做李昞或者昺。

因为据商务印书馆在2006年第九次印刷的《新华汉语词典》86页解释说:昺即是昞,正如我们前面说的,“昞”是个已不常用的古汉字,而在现代汉语里取代它的正是这个昺。

总之不管叫什么名字,李渊的父亲做为隋廷官员,被袭封为唐公,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新唐书》作为权威史料,就这样写道:袭封唐公,隋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卒,谥曰仁。

好了,我们还是叫李渊的父亲为仁公比较准确一些。

李渊的父亲仁公李昞,在北周时官居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爵唐国公。李渊建国以后,追尊祖父李虎为太祖景皇帝,追尊父亲为世祖元皇帝。

李渊父亲仁公虽然在隋文帝驾下为臣,可他与文帝关系微妙:名为君臣,实是内亲。

仁公的妻子是高贵的独孤氏族的女儿,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同胞姊妹。因此隋文帝与仁公老李的关系,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连襟,这关系可够铁的。

在皇帝连襟的关照下,李仁公又得以重新姓李了,此前他们家被那个异族政权赏赐了一个少数民族的姓氏。这个,您还记得吧?

文帝相周,复高祖姓李氏。

——《二十四史·新唐书·本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