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国库空虚

篝火舞会回来后次日,丁禾对戚英道:“你的伤康复了,昨晚又在村民中露了脸,我带你去见见长老吧。”

戚英点头道:“好的,我想去拜见长老。”

丁禾带着戚英来到佰森家,佰森家的房屋构造和丁禾家的一模一样。

佰森看到有丁禾带着外乡人来家里,出门热情欢迎道:“欢迎尊贵的客人,我叫佰森,是村里的长老,请问你的尊姓大名?”

戚英看了看佰森长老,胡子花白面容和蔼,礼貌道:“免贵姓戚,戚英拜见长老。”

三人在屋内大堂坐定,佰森的孙女端来了三杯热茶。

戚英起身微微鞠躬,然后坐下双手接过茶杯闻了闻香,慢慢啜茶一口,放在旁边的茶桌上。

佰森也啜了一口茶,高兴道:“我们村很久没有来客人了。我记得第一位客人的名字叫徐雪,不过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你是第二位来我们村的客人,真是让人开心高兴呀,沼泽村民欢迎你来村里做客。”

戚英笑道:“谢谢长老欢迎,说明我和贵村缘分深厚,是缘分拉我来到村庄的。”

佰森开心笑道:“说得好,真是有缘呀。”

丁禾提醒道:“长老,他是咱们恩公戚景通将军的儿子。”

“啥?”佰森怀疑听错了,问道,“你刚才说啥?谁是戚将军的儿子?”

丁禾满脸笑容解释道:“戚英客人就是戚景通将军的儿子呀。”

佰森惊得目瞪口呆,好奇地看着戚英有些不信。

戚英站了起来抱拳鞠躬道:“我的父亲就是戚景通。”

佰森惊喜不已,抓起戚英的手打量他道:“戚英见谅,戚景通是我们村的大恩人,他的儿子我们从来没有见过,

作为村里的长老我不得不慎重一些,你能否讲述一下你父亲的生活经历。”

戚英理解佰森的顾虑,于是把父亲的生活习惯和他在家里的经历讲述了一番。

佰森觉得戚英讲得很真实开始相信了。

他讲述道:“在搬到沼泽村以前,我是一名打铁匠,那时整个黄岩镇公认我是最好的打铁匠。

我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打造了一把宝剑叫做青峰宝剑。

为了感谢戚景通将军的大恩,我把青峰宝剑赠送给了他。他把我的宝剑随身佩剑多次杀敌立功。

那把青峰宝剑就是我的平生杰作,在世上独一无二,我一眼便能认出来,不知道你能画得出这把宝剑吗?”

戚英笑道:“父亲的青峰宝剑我一直随身佩戴着。”

丁禾解释道:“画啥?戚英客人的佩剑就在我的家里放着呢。”

佰森大喜,令孙女去丁禾家拿剑。那把青峰宝剑戚英进村的时候就佩戴在身上。

佰森长老的孙女拿来了青峰宝剑,丁香也跟着过来了。

佰森看到拿来的剑就是自己当年送给戚景通的那把青峰宝剑,确信戚英就是戚景通的儿子了。

他激动地前去抱住戚英,高兴道:“你真是恩公的儿子呀,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恩公的儿子竟然来村里了,佰森的家人围了过来惊喜地看着戚英。

佰森的家人跑到村里欢呼大叫:“戚将军的儿子来村里了,恩公的儿子来村里了!”

很快这个好消息传遍了整个沼泽村,村民们蜂拥而至,把佰森的屋子围了个一个水泄不通。

村民们大声欢呼:“恩公子,恩少爷。”

村民们的热情让戚英受宠若惊,他站在阳台上向村民们挥着手感谢道,“谢谢乡亲们,谢谢乡亲们。”

丁香站在戚英的身旁跟着一边挥手一边甜蜜地笑。

戚英举起双手大声道:“谢谢乡亲们,请大家听我说两句。”

村民们安静了下来,脸上都喜气洋洋。

戚英慷慨激昂道:“乡亲们好,我叫戚英是戚将军的儿子,感谢乡亲们崇敬我父亲,感谢乡亲们热情欢迎我。

二十年前闹倭患今日又闹倭患,缘分让我来到了沼泽村,我一定要完成我父亲未完成的事业,消灭倭寇解救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村民们欢喜道:“谢谢戚将军,谢谢戚将军。”

丁香看到戚英被村民们捧得像英雄一样,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且说大明的财政收入是进入国库的,国库的收入用于官府开支、官员俸禄、军费、赈灾等。

国库是属于王朝的,皇帝也不能直接挪用。皇帝想拿国库的银子,需要经过内阁审批,还要走户部流程,不容易拿的,拿了还容易会被百官背后嘀咕,所以国库是国家的不是皇帝私人的。

嘉靖皇帝有自己的私人金库叫做大内金库,用来满足他本人的个人爱好,也用来发放皇宫内部人员的薪水和吃穿用度,以及对太监和宫女们的打赏等。

在太平盛世里,皇帝的私人金库是够开销的,即使偶然紧张,国库在工部、兵部等用钱的地方压缩节约一些,也能给皇帝补点过去。

但到了嘉靖中后期,国家闹白银荒,各地商品交易不流通,工商税不仅收不上来而且连年减少。

于是户部加大收取农业税,地主豪绅们把农业税压在农民身上,增加了农民负担,越来越多的农民破产变成了流民,匪患越来越严重。

大明朝西北部闹起了灾荒,又加北部战事和各地匪患,都需要花费国库大量的白银。

于是国库的白银消耗殆尽了,哪里还有银子拿得出来补助嘉靖皇帝的小金库。

国库空虚也就算了,雪上加霜的是东南倭患又爆发,朝廷损兵折将还消耗粮草万石,国库更加空虚发出不军饷了。

国库拿不出银子抗倭,也拿不出银子补充嘉靖的私人金库,户部尚书梁材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梁材官职为右副都御史,原本是江西巡抚,被严嵩提拔后当了户部尚书。

严嵩提拔梁材当了户部尚书后,要求梁材办一件事,那就是编写一本书《清流派士绅埋银花名册》。

梁材感激严嵩的提拔之恩,花费多年时间编写成功了《清流派士绅埋银花名册》。

嘉靖皇帝生活奢侈,喜欢大兴土木修宫殿,还喜欢修仙养术士,这些年不仅从国库拿了不少银子,他的私人金库也被掏空了。

私人金库掏空后还想修道观,国库真的拿不出白银出来满足他修道观的乐趣了。

但在皇宫内修道观,至少需要白银三十万两。

嘉靖拿不出银两了,在练功房召唤严嵩和梁材。

嘉靖问道:“两位爱卿呀,国库空虚有什么良策呀?”

梁材回答道:“陛下,战事吃紧军饷紧缺,可向农民提前征收明年的赋税。”

嘉靖道:“朕也想提前征收赋税,问题是农民财力有限,各地匪患层出不穷,不得不慎重呀。”

严嵩建议道:“要不加大对江南士绅收取工商税。”

嘉靖担忧道:“你的建议不错,只有太祖留下祖训不得收取工商税,朕不敢违逆祖训呀。”

原来朱元璋深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元朝之灭亡的原因是过于重商,重视棉麻桑茶挤占农业,导致粮食缺乏,东南鱼米之乡有钱没粮,百姓揭竿而起。

所以朱元璋以此为戒,对商业发展很有顾虑,所以对商业发展设置了限制。

朱元璋有一定程度的限商也有很大程度的恤商政策,如规定“凡商税,三十税一,过取者以违令论”以及“田器等物不得征税”。

朱元璋进一步减轻商税,朱元璋下令裁撤四百处税课司局,并规定“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车丝布之类皆勿税”。

扶细商而抑巨商,才是朱元璋的真实宗旨。他认为细商增流通之效,而巨商涨奢靡之气。

为了保护在商贸系统中处于弱势的中小商人,朱元璋不但规定了一系列规范行业的政策,规定大明不得征收大额工商税。

每当嘉靖皇帝要加大征收工商税的时候,徐阶等清流派官员纷纷反对,拿祖训道德绑架嘉靖皇帝,迫使嘉靖皇帝不敢征收工商税。

大明讲究的是忠孝,作为皇帝的嘉靖当然不敢和祖训作对,虽然心里想征收工商税,但不得不屈服于祖训。

严嵩再次提出征收工商税,嘉靖皇帝还是说不敢违逆祖训。

严嵩无可奈何,作为内阁首铺的他,不得不操心国库的事。

嘉靖皇帝也有形无形给严嵩施加压力,国库没有白银,那是你内阁首铺和户部尚书的事,不关皇帝的事,你内阁首铺和户部尚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失职。

嘉靖敲打严嵩道:“严爱卿呀,你明白朕为何修仙多年一直无法突破吗?”

严嵩磕头道:“臣愚钝实属不知。”

嘉靖提醒道:“皇宫没有道观,仙气不足哪能得道成仙呀!”

严嵩道:“臣这就去劝说户部拨款,不日开工在皇宫里盖道观。”

嘉靖无精打采问道:“国库还有白银吗?”

梁材如实回答道:“国库已经空虚了!”

嘉靖不高兴道:“国库没有银子了,南下的几支大军,军饷都发不出来了,要你俩有何用?”

严嵩揣摩着嘉靖的心思,猜到嘉靖皇帝是想利用他解决困境。

严嵩有内阁首辅的权力,可以想办法运用一些手段,弄些银子来充实国库和大内金库,满足嘉靖在皇宫修道观的愿望。

严嵩也明白,在弄银子的过程中,严党截留一部分,嘉靖也会睁只眼闭只眼的。

严嵩猜准了嘉靖的心思,淡定地回答道:“不是户部艰难,而是户部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

嘉靖心中暗喜,问道:“爱卿有什么办法解决户部的困难呀。”

严嵩回答道:“胡宗宪已经南下抗倭,可能会和赵文华联手收缴战利品。”

嘉靖道:“一定要保护好百姓剿灭倭寇。”

严嵩跪地磕头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