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监国

【叮!纸币在洛阳开始发行,大唐金融秩序发展指数+20!+400声望值!】

在和洛阳城的商贾敲定了纸币政策后,李恪并没有离开这座城市,而是留在当地的印钞厂,和工匠们一起研究钞票印刷工艺。

由于技术是现成的,所以李恪只花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把第一批纸钞给打印了出来。

当李恪将这一批纸钞拿到钱庄以后,洛阳城的商贾也是给足了他面子,纷纷踊跃兑换。

很快,就把这一批纸钞给兑换一空。

随着纸币的流通,李恪的耳畔也传来系统的提示音。

而就在这时,一道来自长安城的圣旨,出现在了李恪面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召蜀王李恪返回长安,不得有误,钦此!

看到这则圣旨后,李恪皱起眉头。

一般情况下,自己那便宜父皇若真想召他入宫,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可如今,他却这么大阵仗地用圣旨传达命令。

显然,长安城里一定发生了不少事情。

此时的大唐,深秋已至,初雪随时都会到来。

李恪努力回忆着历史上贞观八年年末大唐发生的事情。

经过对自己记忆的掘地三尺,李恪还真想起了什么。

历史上的贞观八年年末,吐谷浑入侵大唐凉州。

于是李世民命令李靖,侯君集,王道宗,李大亮等率兵讨伐。

李恪隐约感觉,自己那便宜父皇召他回宫,很可能就和这件事有关。

果不其然。

当李恪返回长安,在朝堂上见到自己的便宜父皇后。

他便听李世民说道:

“恪儿啊!你如今主持变法,已有数月。如今长安城因你的印刷厂文风昌盛,洛阳城因你的钱庄商贸繁荣,做得不错。”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朕要御驾亲征,征讨那侵扰我大唐的吐谷浑。”

“朕希望你能留在长安监国,你可有何问题?”

自己便宜父皇御驾亲征?

听到这则消息,李恪表情诧异。

他可记得,历史上的李世民并没有在这场战争中御驾亲征的。

难道因为自己掀起了什么蝴蝶风暴,引发了历史的变动?

李恪的目光不动声色地在四周逡巡一圈,很快锁定了不远处隐约对自己冷笑的李承乾。

由于自己最近主持变法,出尽了风头。

李恪知道,这位太子已然对自己意见很大。

不过他知道,李承乾的性格有很大问题,哪怕自己不管这家伙,他都会自己把自己作死。

同样情况的,还有李泰。

作为一个有志于争夺皇位的人,李恪知道,自己最需要在意的,还是那个如今还只有六岁孩童的李治!

不过李恪还是问了一句:

“儿臣资质愚钝,性格顽劣,怎能担此重任?父皇为何不让皇兄监国?”

李恪假装谦虚的态度,让李世民嗤之以鼻。

他可是知道,李恪在胁迫他人和自己进行利益绑定,从而推动变法的过程中,手段有多疯狂。

不过他并没有挑明这件事,只是对李恪说道:

“太子要随朕一同出征。除此之外,李靖,侯君集,程咬金,尉迟恭,秦琼…等诸多将军,也要随朕一同前去。”

“届时,你就在长安,和朝堂诸公一起监国,顺便推行变法吧!”

听到李世民的回答,李恪直呼好家伙。

自己这便宜父皇,竟一改历史上的操作,直接带走了太子李承乾,以及大唐的绝大多数军事贵族代表。

而让自己一个人留在长安,和士族文官们对线。

看着这样的安排,李恪就算再迟钝,也该明白李世民到底在想什么了!

这便宜父皇,是见自己先前对军事贵族进行投资和拉拢,担心自己势力过于膨胀,想要限制自己啊!

只要自己离开军事贵族集团,和士族文官单打独斗。

而李承乾则能够趁着御驾亲征的机会,拉拢一些军方代表。

此消彼长下,双方才能回归均势!

在李恪看来,这种操作并不奇怪。

毕竟他李世民就是靠玄武门之变夺权的,对于类似的事情,不可能没有防备!

想到这,李恪知道木已成舟,自己没法拒绝。

于是他便对李世民拜道:

“既然父皇不嫌儿臣能力低下,那儿臣一定不负父皇期望,好好监国!”

对于李恪来说,留守长安监国,并不是什么坏事。

自己如今虽已不能利用军事贵族集团的支持,制衡士族文官。

但没了李世民的存在,自己也可以在监国期间,引入商贾的力量,让其成长除开军事贵族和士族文官外,第三股足以影响大唐朝堂的力量!

很快,对于李恪的监国任命,便正式下达了。

而李世民那边,由于提前动员好了军队。

因此,在经过短暂阅兵之后,他便带着大军离开长安。

看着少了将近一半人的朝堂,大唐长孙皇后的兄长,太子李承乾的舅舅,官至司空的长孙无忌对李恪若有若无地笑道:

“不知蜀王如今监国,准备怎么做?”

长孙无忌看着李恪,李恪也在看着长孙无忌。

李恪知道,长孙无忌是自己这次监国最大的障碍。

为了李承乾的地位,他势必会给自己找各种麻烦。

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情。

现在,李恪的首要任务,还是推动立法,将自己的金融改革贯彻下去。

于是他说道:

“传孤诏喻,宣布,从即日起,凡有人印制假钞者,株三族!”

“凡欠洛阳与长安钱庄贷款,逾期不还者,钱庄有权将其名下资产强行拍卖,以还债务!”

“凡攻击劫掠钱庄与其下辖运钞车,运银车者,人人得而诛之!”

……

听着李恪的命令一道道下达,长孙无忌有些尴尬。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李恪监国,第一把火烧的却是金融业。

那是李恪自己的自留地,长孙无忌想趁机使绊子,给李恪一个下马威,都不知道从何入手。

无奈,他只能任由李恪在国家法律层面,将自己的金融制度一步步完善。

与此同时,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李恪的耳畔也不断传来系统的声音。

【叮!纸钞制度完善,大唐金融秩序发展指数+15!+300声望值!】

【叮!完善银行借贷制度,大唐金融秩序发展指数+20!+400声望值!】

【叮!利用大唐法律为金融业背书,使官方承认钱庄存在,大唐金融秩序发展指数+25!+500声望值!】

一时之间,李恪的声望值开始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