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想成立个科学院!

闻言,崔安一时语塞。

“额……这个还是有办法的。”

朱棣说道:“哈哈,咱们先不提这个问题。”

“我问你,朕编写永乐大典就为了传播文化吗?”

其实朱棣内心还是有所怀疑,心中虽然信了崔安穿越者身份8成。

但朱棣心思缜密,而且说的也是将来之事,这个可是要时间去验证的。

如果崔安是个江湖骗子,那他这张老脸可就丢人丢大了。

“陛下,您清君侧是为了振兴大明,而天下还是有很多人不解,撰写永乐大典也是为了弘扬儒家文化,传承大明风采。”

崔安说的有点违心,但如果照实说,朱棣保不齐会暴跳如雷,再咔嚓了自己。

那么,朱棣为何要编纂永乐大典呢?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绕不开两个字“心虚”。

一切都要从朱棣登基后心中的那个心结说起,因为他是通过造反篡位才坐上皇帝宝座的。

在古代儒家的道德体系里,篡位是十恶不赦的罪行,这个帽子一旦被扣上,即使你是九五至尊的帝王,也有可能永世不得翻身。

继位之初,朱棣使用暴力手段,比如将反对者方孝孺史无前例的灭了十族。

但是,杀戮能堵得住芸芸众生的嘴吗?能杀光天下人吗?所以,通过杀戮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朱棣在一年前,也就是崔安还没说永乐大典这件事情时,朱棣早就想到过了。

通过编纂书籍,来证明自己才是有道明君。历史告诉我们,朱棣的这一次决策非常成功甚至可以说朱棣是两千多年帝制史上成功的篡位者也不为过。

“噢……,那你认为谁来编纂这永乐大典呢?”

朱棣问这话的目地,就是想印证一下是不是和自己心中人选一样而已。

“我认为解缙,姚广孝为不二人选。”崔安答道。

朱棣心中一惊,崔安说的和自己心中一般无二,更相信了崔安穿越者身份9成。

朱棣问道:“崔安,想必你作为未来人,永乐大典势必也是读过吧。”

崔安答道:“陛下,我无缘读过。”

朱棣疑惑问道:“这又是为何?”

“因为永乐大典被毁掉了,未来以万不存一。”

“此书于1408年成书,解缙,姚广孝主持,耗费3000多人力,历时六年编纂而成。”

“全书22877卷,11095册,汇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四十一年后,原稿被烧毁正本一直存于皇宫内府,百年后为防意外,又抄了一套副本。”

明亡后,正本以不见踪影,而副本由于保存不利,到我们那个年代也就仅存四百余本了”崔安向朱棣简单介绍了一下此书的前世今生。

朱棣听后也不由一阵唏嘘。

崔安继续说道:”如果永乐大典成书后大力推广,想必大明民众必会感激朝廷用心,代代相传。”

“说的容易,万卷图书,传到各处,岂不要浪费多少人力物力?”

崔安说道:”各州做成印刷副本,州以下做成印刷精简版,也不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在各地也可以建立图书馆,让翰林院编纂一些通俗易懂的图本让百姓学习。”

“比如多编一些连环画配以简单文字,强国强民,文化第一。”

“假以时日,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岂不美哉。“

闻言,朱棣也是若有所思。

“办法是不错,终究还是需要银两啊。“

“可我们大明又是如何灭亡的呢?“朱棣问道。

“女真人!”

崔安说着走到地图前,指着女真人所在地图位置。”

“开始大明与女真人关系还算和谐,经济利益也是各取所需,而且共同的敌人还是蒙古人。

“但是后期由于经济利益诉求的严重冲突,导致双方走向对立的结局不可避免。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自己变得强大,才能无所畏惧。”

朱棣看着崔安心中不禁有些惊愕,追问道:”既然你来到了大明,就安生在这里吧。”

“你看……你想做个什么官?“

崔安有点吃惊说道:“啊,这么快有官做?”

“内阁大学士怎么样?再给你封个爵位。”朱棣笑吟吟道。

崔安心想当官能赚几个钱,四品知府一年的俸禄也就二百多两,二品尚书一年俸禄也不过五百多两。

做了官岂不是脖子套了个绳子,赚的少不说,还要受制于人,那可不行。

想到这崔安对朱棣说道:“我不做官。”

“为何?不想做官就是不想在大明,还是说你想自己做皇帝?那么就只能斩了你!”朱棣冷冷道。

崔安缩了缩脖子,这朱棣老儿,说翻脸就翻脸,做官也得有好处才是啊。果然无情还是帝王家啊。

“陛下,不是我不想做官,你看这样如何……我想成立一个科学院。”

“自负盈亏,编制与其他人没有关系。”

“只受命于陛下一人,为国家发明就只收点研究资金就可以,为百姓发明的物件收点版权费,这样可以吧?”崔安说道。

朱棣想了想,虽然还不明白自负盈亏,研究资金,还是版权费是什么意思。

但听到只受命于自己,还是可以接受的,必究在自己手掌中不是。

“好吧,既然你喜欢无拘无束,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朱棣很大度的说道。

“来人”!朱棣大声道

“是!”房门打开,走进几个太监打扮的人。

“天色不早,送崔先生去汉王府邸歇息吧。”朱棣说道。

“这老头,有点扣吧,连饭都不安排。”崔安肚绯道。

“我是怎么死的?”朱棣莫名又问了一句。

“二十年后,远征途中而亡。”崔安答道。

“哦……“朱棣在没说什么,径直从后殿走了。

崔安跟着太监走出宫外,早就有一顶青旎小轿停在路旁,此时已尽黄昏,天边霞光万道,微风习习,正是九月好时光。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一座古韵满满的都市。

十里秦淮,画舫凌波,灯影绰绰,美轮美奂,明秀栖霞,寺塔湖园,胜迹遍布,四季皆景,不愧为十朝都会。

崔安透过轿缝欣赏着这几百年前风景,也是心有感慨,暗暗给自己打气。

“今日无事,勾栏听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