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分田于万民

“分田于万民?”

众人听到这个政令,都感到十分震惊,殿下这是想要干什么。

代王府的长史试探着问了一句:“殿下,您的意思是说,要将大同府的田地都分给老百姓?”

朱桂点了点头,这下众人顿时一阵哗然,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朱桂也不理会他们,自顾自的说道:“这个政令很简单,将大同府的田地,全都集中起来重新分配。”

“由官府出面主持,按照每户家庭的实际情况,将土地分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耕种,不必再上缴多余的费用。”

王府长史觉得这话简直不可思议,他充满疑虑的问道:“殿下,且不说这大同府的田地,大多都在达官富人手中,难以分配。”

“光是这让百姓自己耕种一事,就未免过于宽松……”

他有些支支吾吾,话中有着许多未尽之意。

朱桂淡淡的说道:“我也没说要将现有的田地强制重新分配,再说了。”

他冷冷一笑。

“这大同府是我的封地,这里的田地,有几个达官富人能比我还多的?”

众人互相对视了几眼,其实他们心里想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我准备接下来分成两步同时进行,一方面,我会从我自己的封地里面,拿出一部分来分给大同府的百姓。”

朱桂让众人都坐了下来,同时详细的解说着他这道政令。

“你们也要通知到那些达官富人们,让他们统统自觉一点,我这个代王都领头拿出田地了,他们难道还想捂在手里当宝贝不成?”

“同时,我准备召集人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大同府外进行大规模的开荒。”

“这些开辟出来的荒地,到时就全部分给大同府的百姓们。”

在大同府城外有许多荒野地段,杂草横生、毒虫遍布,但只需要点上一把火,烧个干干净净,再稍微粗粗的耕上一遍,这就是一块能够种田的好地了。

众人闻言,纷纷讨论起来,觉得这个法子倒也还算不错。

至少开辟荒地,对大同府来说是有好处的。

“这些分下去的田地,属于朝廷所有,官府会传授各类粮食的种植技术、进行指导等等,百姓们拥有耕种的权利,只要他们每年上缴足额的粮食,朝廷就不会收回土地。”

“等于说,这些土地,就是永久租赁给百姓们的。”

朱桂最后一锤定音。

他的代王府富可敌国,可不在乎这些田地的收益。

往往生活最苦的,永远是底层的老百姓。

分田于万民,无非就是想让这些百姓们过得更好一些罢了。

而且,想要达到亩产三十石,采用原来的耕种方式是不行的,除了种子的因素以外,还必须将百姓们的耕种热情给彻底激发出来。

要让他们知道,这些田地上的收获,绝大部分是他们自己的!

只有这样,才会让百姓们用十二分的细心呵护,去耕种田地。

官员们面面相觑,既然代王殿下都决定这样做了,那他们也只好执行。

……

很快,消息便传了出来,官府也开始在大同四处张贴告示。

这一下,可把大同府的百姓们给激动坏了。

大明虽然已经建立了二十年,可大明朝治下的百姓生活并不如意。

他们此前经历了无数战乱,生活十分艰辛,也就朱桂来到大同府以后这段时间内,这里的百姓们日子才舒缓了许多。

他们的内心当中,早就已经对安稳平和的生活十分向往,渴望着自己能够安居乐业。

而对于这些普通百姓们来说,什么最为重要?

当然是田地!是粮食!

是每天都能填饱肚子,不必担惊受怕!

朱桂“分田于万民”的这一波举措,顿时在大同府的百姓们心中,激起了无比巨大的浪潮。

百姓们深深觉得,这就是代王殿下给他们的恩赐!比天还要大的恩赐!

对于百姓们来说,只要能够填饱肚子,谁还会去造反?

凡是那些造反的人,无一不是因为连饭都吃不上了,只能被迫起来反抗!

而现在,根据代王殿下的政令,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不但有田地可以分,还只需要交纳很少的一部分税。

代王殿下不但免去了他们所有的苛捐杂税,还非常体贴的规定,他们每家每户,只需要上交比以往稍微多一些的粮食而已。

这在百姓们眼中,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德政了!

更不用说在前一阵子,代王殿下刚刚给他们每户人家都送了牛羊……

一时间,大同府的百姓们纷纷对代王殿下感恩戴德,评价极高,已经有人开始偷偷摸摸在家给代王殿下竖起了长生牌位,日夜供奉。

而与此同时,朱桂还特意为分田之事颁布了新的律法。

这些律法主要针对大同府治下的所有官员,与对百姓们的温和体贴不同,显得特别严厉,格外冷酷。

律法的主要核心,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

但凡官员中有敢于欺上瞒下者,立斩无赦!

而且,朱桂还调低了大同府内所有地方官员的俸禄。

这让府内长史百思不得其解,他忧心忡忡的对朱桂说道:“殿下,您这些律法,不但如此严厉,还调低了他们的俸禄,这恐怕会激起那些地方官员的反抗啊……”

明朝俸禄本来就不算高,地方上的官员们大多需要贪污腐败,才能过得比较如意一些。

朱桂淡淡的说道:“让他们当官,不是来享福的,是要让他们做事的。”

“他们要是受不了,不想当这个官,那就换人去当!”

他对大明朝官员的劣根性十分清楚,朱元璋对官员那么残暴,剥皮实草,不照样有那么多人抢着去当官?

当然,朱桂也不是一味的只知道严刑峻法,那样只会起到反效果。

他很贴心的设置了一份重赏,专门为了这些官员而设。

方法很简单,参照后世的分红绩效制度,根据每个地方的粮食产量成绩,来对地方官员进行分红奖励。

只要你这个地方的粮食产量上去了,成绩突出,那么根据规定,朱桂会从其中拿出一部分的纯利,分配给相关的地方官员。

当然,若是这个地方粮食产量出了问题,那别说是分红了,就连当地官员的脑袋,都恐怕要保不住……

如果认真算一算其中细账的话,官员们就会发现,只要他们能够在地方粮食上做出成绩来,那么这部分纯利,分配下来将会是一笔相当不少的钱财。

或许比这些官员以前费劲心思,才能贪污得到的钱财还要更多一些。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些钱,都是干干净净,名正言顺的。

地方官员们可以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的拿着这些钱财使用。

听完这其中的分析,王府长史恍然大悟,对朱桂更加心悦诚服。

“殿下您这政令一出,怕是官员们都要开始铆足劲儿开始干了……”

果然,大同各地的官员在接到政令以后,起先也是相当不满,直到后续这一分红政令下发以后,再由王府管事们前往各地宣告安抚,众人这才欣然接受。

毕竟,官员们在经过认真分析以后发现,接下来只要自己能够做出成绩,那就一定能够得到分红。

地方上的粮食成绩越好,他们能够得到的分红就越多。

最关键的是,这些分红的钱,都是干净的。

地方官员们的干劲,顿时一下子就被朱桂给鼓动起来了。

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朱桂的这一政令,也逐渐被大明各地所知晓。

这件事情,顿时在天底下引发了不小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