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天降神迹惩罚大唐

“嗯,玄宗皇帝,”

“细算起来,应该是中期开始没落的吧,”

“玄宗穷兵黩武,以募兵制逐步代替现在的府兵制,”

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秦天继续说道。

“这样做的后果是边镇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各地节度使掌权,然后地方武装割据局面的出现?”

不等秦天说完,裴寂抢答道。

身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军事家,宫中许多政令裴寂都有参与。

秦天只这么一点拨,裴寂便很快想到了可能造成的后果。

李渊也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站在李渊身后的李建成同样如此。

今天这些话,李建成会铭记在心,若是登基,必定杜绝此类事件。

倒是唐俭,面色难看。

身为太子太傅,唐俭的职责仅仅只是传授经史子集。

前朝,为了预防太子老师干涉朝政,那可是连参奏的权利都没有。

现在讲的都可都是国家机密。唐俭此时是站立不安,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大不了一辈子守在这皇陵罢了,大唐有一个秦仙人足矣。”

想开以后,唐俭脖子一横,索性继续听了下去。

“没错,后期,整个国家有几十个藩镇,藩镇节度使都拥有各自的军队,少则数千,多至数万人。”

听到这里,李渊和裴寂对视一眼。

二人对大唐没落的原因,心中已经明白了几许。

“另外,长期父子世袭,互通婚姻,享受政治、经济特权,河北等地的权贵支持节度使窃地割据,反抗朝廷,危害极为严重。”

“可恶,大唐竟毁在玄宗手里。”

太子李建成,紧咬牙关,五指捏紧,恶狠狠砸在课桌上。

身为太子,他对大唐有格外深厚的感情。

继位以后,本以为可以大有作为,却没想到子孙竟如此无能。

这还有什么干劲,此刻强国又有何用。

“也不尽然,玄宗算是半明半昏的皇帝。”

对于李建成把大唐毁灭的罪名安在李隆基身上,秦天表示不赞同。

除了迷恋武媚娘之外,李隆基身为皇帝,虽然没有作为,却也没有耗费民生。

“肃宗后面的皇帝,才是真正的昏君。”

“比如那德宗皇帝,朝堂之上,猜忌功臣,放任各地佣兵,并且十分贪财,”

“更甚者还有宪宗皇帝,就是典型的昏君庸君,”

“此人竟让宦官从政,以至于太监说的话反而比皇帝为更管用。”

“这也间接导致后面的穆宗、敬宗成为了宦官的傀儡皇帝,为了奢靡,连朝政都抛在了一边。”

秦天一一列举,语速越来越快,语气中也掺杂着几分愤慨。

“先生,难道我……后面称帝的都是无能之辈?!”

本来听到大唐延误不到三百年就够烦恼的了,现在得知皆因后辈昏庸导致,李渊心中更是暴怒。

若是因为地理环境变化也就罢了,哪怕是民心所向李渊都不会这么生气。

可那些昏庸无能的皇帝,确确实实是他李家的啊。

只是当着秦天的面,李渊不敢暴露任何愤怒。

“那倒也不是,宣宗自恃才智过人,事事明察秋毫,但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再加上他独断专行,不听劝解,

宰相之下的官,胆敢反抗都被京兆尹杖杀。”

你说这等皇帝,哪怕前人打下在大的天下怎能不败在他们手中。”

说完,秦天也不由得摇头叹息。

偌大唐朝,如此开明的朝代,却被这些昏庸子弟败坏尽了。

“天子昏悖,则百姓深苦,进而使人心涣散,

这就是先生说的人文改变了国运吧。”

讲到此,裴寂终于知道了这节国运课的精华所在。

“没错,人文不仅是民族文化,更是人心,

“人心涣散则天道不公。”

终于窍开了这些老顽固的思想,秦天不禁有些得意。

“当然了,国运尽头一般都是人文地理同时动摇的。

隋朝末年山洪席卷,武德十年长安大旱,蝗灾蔽日。”

有事情,仅仅是民心相悖,还不足以使一个国家灭亡,这些天灾人祸也占据一部长分因素。

“先生的意思是,当皇帝昏庸时,上天总会降下惩罚?”

李世民沉思一番,得出了这个结论。

“嗯,可以这么理解。”

“武德二年十月乙未,饥荒。

贞观七年十月乙丑,白灾。

仪凤二年正月庚辰,永淳元年,均有地震发生。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人心涣散时,国运也愈发凋零。”

既然要搭建一个神坛,地理灾害倒是可以作为神迹存在。

“难难难,噫吁嚱,百姓苦也!”

唐俭痛苦的抱着头,不觉间泪已沾襟。

什么家国社稷,唐俭不懂。

他只知道,上天降下惩罚,最终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只有百姓。

而这一切,都只是皇帝昏庸无道。

“哼,若是我登基,必杀得那些藩王屁滚尿流,还有那阉人,竟然乱政!”

李建成再次拍桌而起。

年纪虽小,久居高位,却也培养出一股杀气。

话刚出口,李建成似乎意识到了不对。

“自己要杀藩王,那可不就是要杀在座的各位同学吗?

更不该的是,父皇还坐在那,自己怎敢说出登基二字,

帝王心术修炼不到家,还是乱了分寸阿。”

想到这,李建成一阵后怕。

还好众人全都怒气冲冲,沉浸在秦先生所说的世界当中。

“嘿嘿……你的野心倒是不小。”

唯独秦天注意到李建成说话。

“可惜了,末唐,昭宗皇帝,也是一番壮志,

然而为时已晚阿,除了临死前一封诏书昭告天下外,仍无力回天。”

“同学们,你们记住哪怕是参天大树,被蛀虫掏空了树心,终究还是会坍塌。”

“所以,不论是当皇帝,还是组建家庭,都要同心协力。”

趁此机会,秦天借唐朝历史,再给孩子们上了一课。

就像是自己老师当年用十根筷子难折断做比喻一样。

“先生,昭宗皇帝诏书中写了什么?”

对后代的子孙们,李渊早已心灰意冷,此刻瘫坐在板凳上,只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