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武将的春天

“好了好了,这节课到此为止,大家都回去吧,老师也累了。”

这一大通讲下来,连喝两壶茶,秦天仍觉得口干舌燥。

关于唐朝那些人文地理,秦天其实再讲三天两夜也讲不完。

今日这些知识对于大山里的他们来说已经在足够了。

哪怕以后走出这四角的天空,面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也丝毫不逊。

“孩儿们,一起拜谢老师。”

说话间,李渊刚来徐木原时的容光焕发,早已消失不见。

此刻,这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在秦天面前,哪里还有半分威严。

“谢先生……”

众学子,一通弯腰抱拳,恭敬的说道。

听着脚步渐远,秦天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了下来。

正要闭目检查系统奖励,茅屋外再次传来李建成的声音。

“秦先生,恕我最后多嘴,长安果真被吐蕃攻破了?”

“是啊,虽然内乱导致了唐朝的衰败,但真正欺压百姓的还是吐蕃等异族。”

秦天慵懒的靠在椅子上,头也不抬的说道。

听到这里,李渊与裴寂对视一眼,一股浓郁的杀机弥散开来。

不仅是君臣二人,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均是杀气腾腾。

至于那李玄霸,早就叫嚷着要准备兵器去了。

“来人啊,给朕宣李靖,李孝恭,薛举,长孙德顺,殷开山,刘弘基,张亮,张悦进宫。”

刚进御书房,不等换下一身粗衣,李渊便大声喝道。

“喳。”

门外高力士迈着小碎步急忙向外跑去。

天子一怒,血流千里。

身为天子身边人,高力士深知此间道理。

城内。

一旨号令,半座长安城各勋贵都惊动了起来。

众国公府,伯爵府内,几位大人物飞快的或披装戴甲,或雁衔绶带圆领袍衫。

几匹高头骏马奔驰在长安街上,路上行人接连躲避。

本想喝骂几声,然而当看清马上明光甲后,贩卒小二赶紧把到嘴边的骂词咽进肚中。

不等街道烟尘散尽,几辆马车又奔腾而过。

“今儿这是怎么了,好端端这些大老爷怎么都往宫里跑去了。”

百姓一边干活,一边互相嘀咕着。

午门外,众位文臣武将,全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皇帝今天这是唱哪出戏?

“哎老高,今儿陛下怎么突然有兴致把我们这些老骨头召进宫里了。”

军神李靖性格比较豪爽,直接按住高力士的肩膀问道。

“哎呦,李国公,您就饶了老奴吧,陛下的心思岂是我这做奴才的能揣摩的。”

高力士双手环抱,一边作揖,一边说道。

天天跟着这些王公贵族打交道,高力士也圆滑的紧。

“去去去,李老头,你这大手大脚的,也没个分寸,”

知道凭李靖这种只会打仗的大老粗是问不出什么的。长孙德顺快步上前。

把李靖布满老茧的大手扒拉掉后,拉着高力士走向一边说道。

“高总管几日不见怎么瘦了许多,来来来,我这里有几两碎银,拿去补补身子。”

说着,从袖袍中不着痕迹的拿出一锭银子塞到高力士手中。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至从李渊坐上龙椅以后,他的性情是越来越难以琢磨了。

这些跟着他打天下的老部下,平日里钓钓鱼,下下棋,喝喝茶,那是少进宫一次那就尽量少进一次。

毕竟,谁也保不准陛下哪天龙颜大怒,把谁拖出去斩了。

进宫前,多了解一些事情,便多了一分保命的把握。

“长孙老爷,奴才只跟你一人说,”

“今儿阿,陛下去徐木原见了一位仙人,回来后那是龙颜大怒,”

“此刻召你们进宫必是有大事相商,还是不要耽搁,快快进宫吧。”

将银子收好,高力士凑到长孙德顺耳边小声说道。

说完,急忙跑到前面领路去了。

“你们两个娘们唧唧说什么悄悄话呢。”

看到高力士和长孙那老杂毛嘀嘀咕咕,李靖扯着大嗓门质问道。

“李兄,陛下召见还是速速进宫吧。”

长孙说完,也赶紧招呼众人跟上。

半路上,长孙悄悄将陛下大怒的信息传递了下去。

“末将……”

“微臣……”

“叩见陛下!”

一进御书房,几人随即跪下高呼。

一套繁琐的礼节过后,诸位将军和大臣这才发现,宣政殿中,竟挤满了人。

换过袍服的李渊坐在殿上。

殿下,各王公大臣,皇子王孙,文臣武将都在。

小小一间宫殿,除了守关大将,外部巡查使,及偏远地方的节度使不在外,能来的都在了。

这下子,众人更懵了。

长孙德顺本以为陛下只是听信谗言,宣自己这些老伙计进宫谈谈心。

可看到这满朝文武,皆是三品以上时。

长孙德顺放下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薛举何在。”

“末将在!”

薛举出列,单膝支地,两只蒲扇大的手掌抱在一起铿锵有力的说道。

“朕问你,河西,陇右现在各屯有多少兵马?”

坐在大殿之上,李渊不怒而威。

和茅屋中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回陛下,从节使军报上看,河西大约屯兵二十万,”

“二十万大军分十支,分布在黄河以西,嘉峪关等要塞,以防止西突厥,党项,南诏等小国骚扰边境。”

“嗯。”

李渊微微颔首,示意继续。

当薛举如数家珍似的将河西兵力部署回答出来时,殿中,众人都意识到了什么。

武将都在。谋士也在,李渊这是要打仗的节奏啊。

现在前隋平定,边境对面的鞑子,虽不安分,但觊于大唐国力,也只是爆发小规模作战。

动辄几十万大军,也不知道哪个地方要遭殃。

不论打谁,武将们一个个眼神都狂热了起来。

身为将领,就应该去浴血战场,千里之外取敌将首级,这才痛快。

如今,非战乱时,大将军和兵符都在京城,非皇帝旨意不得出京。

连对外发布的号令,都要提前上报中书省审核,交由李渊定夺。

美其名曰是让诸将军修养,其实更是一种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