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还是不杀?

牢房内,江旭还在冲他招手呢。

“来来来,来虐我撒。”

“来,进来坐坐?”

“你要是有种,就去请皇帝的旨意,一刀把我给杀了。”

“要不然呐,你房家的后人迟早都得进来坐牢。”

房玄龄脸上青筋暴跳。

作为开国元勋,难道连一个臭新科状元都对付不了么,还被耍着玩。

太子说:

“老师,算了吧。父皇都舍不得把他怎么样,你要是造次了,他日父皇怪罪下来,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哼!太子殿下,也就是你来说话,要不然,今日老夫非弄死他不可!”

从大牢里出来之后,太子步履蹒跚,心思惆怅。

房玄龄以为,像江旭这样的人,既然不能拉拢……

那就想个辙把他给弄死。

走着走着,他就止步了。

“老师,怎么了?”

“太子殿下,此时,你可以去见皇上了。”

“求父皇赦免他?”

“当然不是。此子忤逆犯上,而且还对太子您多有不恭。臣相信,此时陛下还在气头上,只是拿不定主意。”

“哦?”

“殿下只需去添加一把火,就说……”

房玄龄凑在李承乾耳边,悄声嘀咕了几句。

是夜。

李承乾进宫,面见了皇帝。

“儿臣参见父皇,愿父皇龙体康健、福寿绵长。”

李世民放下手中书简,奇怪的看着儿子。

“承乾呐,这都几更天了,你身体不好,不好好休息,来眹这儿作甚。”

“回父皇,儿臣方才去了刑部天牢。”

“哦?”

太子去大牢,这可是头一遭啊。

虽说太子有监国之责,但事事都要请示皇帝,这是早就立下的规矩。

也是为了防止太子和底下人来往甚密。

“这么晚了,你去天牢何为?”

“儿臣去数落那不知好歹的新科状元江旭,早朝之上,他将矛头直指父皇,实在是气煞儿臣了!”

不错,这个儿子没白养,知道替老子说话。

看着李承乾认真的样子,李世民脸上出现一丝欣慰。

“承乾,你能有这个心,眹就很满意了。”

“父皇,儿臣是苦口婆心的劝他不要触怒天威,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这江旭却蛮横无理,他说如果父皇连这些话都听不进去,那大唐就要亡国了。”

啧,居然还这么狂。

“他真是这么说的?”

“这个……是,他是这么说的。”

犹豫了。

只要一犹豫,李世民便知道事情有假。

自己的儿子,他还能不清楚么。

此外,太子一直很内敛,做事小心谨慎,怎么会深夜来告状。

表面上看,他是来替君父打抱不平的。

可骨子里呢,倒好像是希望皇帝立马处死江旭。

李世民可不是省油的灯。

他知道,太子说不出这番话来,做事也不会这样冲动。

必定是有人挑唆,受到别人利用了。

如此看来,江旭的话还真就不假。

他更知道,和太子走的最近的人是房玄龄。

房玄龄挑唆太子来进谗言,这还是当朝储君该做的事情么。

“皇儿,这番话,不是你的心中所想吧,是有人指点你的吧。”

这话一出,李承乾立即出了冷汗,话音也开始颤抖。

“没、没有人……没有人指点,确是儿臣自己……自己的意思。”

李世民放下书简,有点可怜这个儿子。

八岁,他就从马上摔下来,断了腿。

作为太子,背后时常被人议论、嘲笑。

行事处处小心谨慎,就是有主见也不轻易显露。

而现在,他被人利用的样子,让当爹的心疼。

“承乾,眹告诫过你,要勤看书,多了解国事,多与眹商量。”

“你天资聪颖,为什么要听信旁人的话呢?”

“这个江旭,眹别有计较,你无需插手。”

“皇儿啊,夜深了,你且退下吧。”

在和李柷的聊天中,李世民已经完全相信了江旭的才能。

虽说他的话语过激,甚至大逆不道。

但却没有结为朋党的势头。

将所有人都得罪光的人,还可能谋反么?

手里无权、也无兵,充其量就是耍耍嘴皮子。

这样的人虽然可恨,但却比满朝的文武都要让人放心。

想到这一层,李世民便释怀了。

房玄龄有句话说的很对,李世民只是需要一个台阶罢了。

次日早朝,李世民不提江旭,但上朝却一言不发。

作为聪明人,魏徴洞若观火。

他知道李世民的意思,需要台阶。

魏徴出列,弯腰俯首。

“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世民微微一笑,和魏徴心有灵犀。

“爱卿请讲。”

“臣要说的,便是昨日江旭冒犯天颜之事。”

“嗯,说来听听。”

魏徴回头看了看满朝的大臣,而后开口:

“陛下,江旭不能杀。”

“非但不能杀,还要马上释放出来。”

此言,惊的满堂人目瞪口呆。

都说魏徴是和事佬,一点都不错啊。

但你也得分个轻重缓急吧!

侯君集冷哼。

“魏相,你这话说的,何止是有失偏颇,简直就是犯上作乱!”

“那江旭是个什么人?”

“乱臣贼子!忤逆陛下,污蔑太子,攻击重臣!”

“放眼历朝,从春秋战国始,可又如此大逆不道之人?”

“魏相如此为江旭开脱,莫非你也认为诸位皇子会谋反?”

“依我看,你这话就是十恶不赦!”

魏徴淡然的点着头。

“侯将军此言,至情至性,在下深表敬佩。”

“然,将军此言,却并非复合我皇明君之道。”

“我大唐开国不久,人心思定,陛下乃旷世名主,万众仰慕。”

“江旭是新科状元,人才难得,陛下已昭示全国。”

“若陛下突然杀了状元郎,传出去,世人会怎么议论陛下?”

“你可曾替陛下的名声着想过?”

非常实在的话,且说的滴水不漏!

首先,江旭在朝堂上的那番话,是肯定会被禁止传出去的。

要不然,朝野外的人以讹传讹,弄的人心动**。

保不齐就真的逼出个反贼来。

那么,既然这番话不能传扬出去,皇帝又该以什么理由处死新科状元呢?

胡乱捏造一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