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朱棣小学堂开课了

等瓜分完老朱手上的红薯。

勋贵们意犹未尽,目光又不由投向剩下的试验田。

对此,张成无奈地看了看老朱和朱棣。

“反正这田里的红薯也到收成的时候了,各位帮我动手,我还省了不少事呢。”

勋贵们一看张大人这么上道,纷纷给他一个赞许的眼神。

于是马皇后和老朱挽起袖子,也跟勋贵们一起,干劲满满地下田收红薯了。

一筐,两筐,三筐……

等越来越多的红薯,堆成小山高,满满当当放在张成面前。

张成笑眯眯地让人分出一部分,等着勋贵们回南京,送这些给他们当伴手礼。

别看红薯五千斤一亩,在这当口还礼轻情意重呢!

老朱他们年轻时,也是弄庄稼的一把好手。

可面对这么大一块试验田,愣是忙了大半个时辰才给全部收完。

这回,轮到多年不曾这么劳累过的勋贵们汗流浃背,气喘如牛了。

“好家伙,五千斤一亩,真不是吹的啊!”

郭英累得脸色通红,心情却是十分愉悦的。

望着这丰收的大堆粮食,心里那个美。

“往后我们再打北元军,有这玩意儿充军粮,还愁吃垮户部?”

“哈哈哈,到时候让咱们手下的儿郎,个个在家中种点红薯晒成干带上,就足够**平北元残部!”

李善长和宋濂也累得呼喘。

虽不能开口言语,也纷纷含笑点头。

有次神物为主粮,国家仓廪富足,大明何愁不能大兴!?

忙过之后,待喘匀了气,这帮勋贵们和马皇后,终于有空问起红薯的来历。

“老四啊,你可知这红薯到底是何人研究出来的?”

“没错,这么丰产的作物,以前咱们怎么都没听说过?”

“淮西一带,据我所知应该是没有的。”

“老夫的家乡也从未听说过!”

……

听着这些开国勋老纷纷提问,朱棣一时说不上来,急忙求救地看向张成。

张成咳嗽一声,可不敢邀功。

毕竟是刷任务系统奖励的种子,而且还是后世改良后的高产种。

总不能说,这是农业的老教授们,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吧?

老师一回避,朱棣苦笑不已。

都这时候了,老师还死道友不死贫道。

虽然老师想低调,可他却不希望老师这么厉害的人物埋没在凤阳。

朱棣笑了笑,直接说道:“这些红薯,都是老师一手弄出来的。”

“我也不过是拜在他门下学习农业。”

“至于目前,我还接触不到育种,尚在研究如何利用土地增产。”

朱棣说得轻描淡写。

但在老朱和勋贵们听来,却不亚于一道惊雷!

霎时,众人倒吸一口气。

“五千斤一亩的产量你们还不满意?”

“都这样,还想着怎么增产!?”

就连马皇后都拍了拍胸口。

“我的儿啊,你可得小心过犹不及。”

“毕竟老天爷赐下的宝贝,咱若是太贪心,叫老天爷看着不满给收回去咋办?”

这话说的虽简朴,但话糙理不糙。

老朱也是这么想的。

“要我说,你们干脆别瞎折腾了,直接育完种发往大明各地。”

“到时候咱……咳,皇帝亲自下令,面向全国推行,这不全大明的百姓都得感激你。”

然而,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啊!

此刻,不止是张成笑了。

朱棣这几天发奋苦读,钻研了好几部农书之后,才懂得许多种地方面的知识。

“爹,这您可想错了。”

“古时候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这每个地方风土地质不同,再高产的种子发下去也不一定管用。”

朱棣学着老师的样子,笑眯眯的直接开讲。

那副严肃而端正的样子,叫老朱、马皇后和一众勋贵们不由自主正襟危坐,连忙认真听讲。

如此一幕,叫张成看得不禁莞尔。

朱小四还真是会活学活用,如今都能给大明最强开国天团讲课了。

果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朱棣小学堂一开课。

老朱等同学齐刷刷坐好,纷纷竖起耳朵倾听。

就听他随手拈来一般讲解道:“前日,我曾带着弟弟们下田,见一老农耕种。”

“当时他和老伴儿泼洒人的屎尿为肥,声称这样能让庄稼长得更好。”

“但据我观察,老农一家过的并不富裕,一味迷信老祖宗的经验,也没让他们吃饱穿暖,过上富足的生活。”

“我回来之后问了老师,老师说,腐熟的屎尿才是好肥料,而且根据不同的作物习性,不同肥料发挥的效用也不一样。”

说着,朱棣干脆就拿起一旁的红薯为例。

“就说着红薯吧,红薯藤可以拿来喂猪,就是剁碎了本身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肥料。”

“在经过处理后,我们可以得到更高效的肥料,用在各种作物上。”

“而田地也不可能一味栽种红薯,若是耗尽一地肥力,再勤恳地播种庄稼,也只会起反作用。”

“于是老师又教给我插播的概念,隔着一次收成,可以种植豆豉,或是其他作物,这个时候高效肥料就又能派上用场。”

“一边缓缓恢复土地肥力,一边还能让老百姓在收成稳定的情况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收获更多的粮食……”

在朱棣娓娓道来下,勋贵们不由大呼小叫着惊叹。

“没想到,种个地还真有这么多的知识了!”

“如今我算是长见识了!”

“四少爷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多,我一把年纪了,只知道带兵打仗,合着年轻时候这地也没种明白啊!”

“若我大明的农人,都能知道这些农事上的道理,何愁家家无余粮?”

“那样就算天灾到来,无需朝廷发银子赈济,说不定老百姓自己就能做到自给自足了!”

勋贵们交头接耳,还在继续咂摸朱棣话中的真意。

而这个时候,老朱的侧重点却是放在别的方面。

“奇怪,怎么这里就只有老四他们几个。”

“老二老三呢?”

一听父皇突然问话,朱棣心里一惊,条件反射看向张成。

见张成眼观鼻鼻观心,他不禁迟疑了,不知道该不该直说。

马皇后见状,哪还不懂自家那不学无术的俩儿子,肯定又给人张大人添麻烦了。

有太子和老四做对比,现在盼子成龙的老母亲登时就怒了。

“我就知道,老二老三一定又是纨绔性子犯了,偷懒耍滑,不愿学习!”

“看我怎么教训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