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

朱标在一旁看着老爹震惊到失神的模样。

摸了摸鼻子,这才露出淡定的笑容。

“没错,正如您想的那样。”

“老师跟我说过,这的确就是他未来的规划。”

“毕竟凤阳银行的体量,注定不可能只在这里试水。”

朱标说着,眼中不由爆出一道精光。

心里,更是对老师长远的眼光崇拜不已。

“按照老师的想法,只吸纳富人财主银子的钱庄已经过时了。”

“取富于民,还富于民,才是王道。”

“而且,只要朝廷有需要,凤阳银行随时可以推行改制,成为国有银行。”

老朱一听到这儿,更是被震了一下。

取富于民,换富于民……

他张成,还真是能想前人所不敢想!

随后,老朱又不耻下问地看着儿子。

私有,国有,一听就有很大差别。

他连忙求知若渴地问道:“那你老师有没有说,国有银行该怎么处理?”

“那么大一笔财富,咱想天下间不可能有人不动心。”

就是圣人面对这么恐怖的银子,都肯定会动凡心。

而这点,正是朱标想告诉父皇的。

他微微一笑,耐心解释起来。

“父皇,老师的意思,是希望朝廷单独划分一个部门,负责管理经营整个银行的运转。”

“毕竟凤阳银行,也只是试水的地方银行,暂时归老师这个县令调度管辖。”

“等今后银行并入国有,自然不能随便处置。”

“况且谁说,银行不能有三六九等?”

“未来光农业银行、商业银行、工业银行,和百官饷银挂钩的大明银行就有不同的区别。”

朱标简单跟老朱说了下这几个国有银行的职能划分,随即便笑道:

“您不是打算,以后百姓各就各籍吗?”

“不同行业定下的税额不同,便可上对应的银行办理业务。”

“届时不同部门,不同银行的收益全部归于国家财政,再加上有朝廷信誉背书,保证能让百姓接受。”

当然,小朱有一点没指明的是。

让百姓欣然接受各种银行的前提,是必须像张成一样,励精图治,让凤阳百姓有归属感。

如今四海归一,天下初定,正需要他们这些掌权者兢兢业业的安抚百姓,恢复民生,才好将郑策一一推行。

老朱就不想那么多。

他只想自己治下的百姓过的越来越好。

巴不得现在就让凤阳银行,收归国有,然后遍地开花,收来多多的银子!

现在地方流民猖獗,土地荒芜,十室九空,不就因为百姓都缺钱,对朝廷没有信心?

只要钱多起来,各种利民郑策就能腰板挺直了,源源不断地推行下去。

“好,张成果然没有让咱失望。”

“老大,你在凤阳银行呆的好,学会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果然,让你们兄弟都出来南京,回老家历练,是咱最对的决定!”

老朱哈哈大笑着,大喜之下,就想当场拍板,找张成负责银行国有化,再面向全国推行。

“哎,父皇,这还不行!”

朱标一听就傻了。

反应过来,急忙阻止。

“什么?你不是都说的头头是道,张成那边也有自己的主意?”

老朱不解地看着他。

“那就照你们的想法,推行一下试试啊!”

“不先试一下,怎知道不能成。”

马皇后一直在旁默默听着,闻言也很诧异。

按照老大的说法,那位张县令走一步看十步,明明把一切都规划的清清楚楚。

为何到全国推行这一步,又犹豫了呢?

这不还有重八的支持,文武百官也不可能从中阻挠啊?

朱标看着父皇母后的神情,苦笑着连连摇头。

“父皇,母后,现在真的还不是时候。”

“在没有足够的计划和人才之前,银行国有化,和全国推广不可同步进行。”

“老师一人再有能力,又非全知全能,岂能统揽全局,及时查缺补漏?”

“贸然上马,只会让好好的银行推行,变成之前的大明宝钞。”

“也就是民间常说的,‘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

这话,也只有老朱一手培养的小朱才有胆子说。

果不其然他话语刚落,老朱立马吹胡子瞪眼。

“嘿,老大你学坏了啊,哪有当儿子数落自己老子的?”

“在这之前,咱也不知道发行个纸钞,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他们都是草根出身,平定天下以后,身边的功臣也不全是世家豪族出来的。

这不作为文臣首智的李善长都没看出个子丑寅卯来!

得到老朱怨念的眼刀子,李善长和宋濂齐齐打了个寒颤。

他们沉默听着父子俩的谈话,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

不过太子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每个新的制度推出来,必定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而放眼朝中,能跟得上张成脚步的,看起来寥寥无几。

在没培养出足够能干的人手来,凤阳银行仅适合在这中都一地发行,还不好一下步子迈得太大。

于是,两位文臣大佬对视一眼,都向老朱恭敬一拜,小声劝谏起来。

两位大佬一肚子墨水,引古道今,用不少因小失大经济崩盘的例子委婉劝说老朱。

老朱循着他们的话,细细一想,顿时心下一惊。

再不甘心,也只能暂时打消念头。

“既然你们都这么说,现在不合适大力推行银行国有制。”

“那咱就先往别处看看,回头找张成再要个详细章程来。”

老朱心不甘情不愿地说完。

朱标咳嗽一声,暗暗为身在衙门,给弟弟们教课的老师点了个蜡。

这还是跟老师学的新鲜词。

被父皇再次抓了壮丁,老师您就能者多劳吧。

“啊嚏!”

县衙里。

对着大小萝卜头,还在认真教学的张成,忽然鼻子一痒打了个喷嚏。

两眼迷茫看天,顿时感到莫名其妙。

“谁在念叨我?该不会是小朱吧?”

因为囊中羞涩,一直没积分跟系统兑换监控设施的张成,还不知道,真正的惊喜还在后头呢!

回过头来,看着四岁大的小皇子都能有模有样地栽种育苗。

张成露出成就感十足的笑容。

“大明的下一代啊,希望历史从这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