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

看着朱家小分队们努力吸溜着鼻子,分外嘴馋的小模样。

张成会心一笑。

这才哪到哪。

“红薯可以煮着吃,炒着吃,还能油炸拔丝做甜品!”

“就连土豆,煎炒烹炸等等都有很多种吃法可以开发。”

皇子们光是听,都不由心驰神往。

他们亲手收获两块田的红薯土豆,再清楚不过这两样农作物是多恐怖的产量。

要是民间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这种好粮,以后就不用再担心饥荒。

而且,亲手收获的粮食,吃起来味道就是不一样。

待张成快炒一番,将最后一盘菜出锅。

朱榑和朱梓早就迫不及待抢过菜,放在田垄上。

“用膳了!”

“可馋死我了,终于能吃到嘴里了。”

“唔,好香,好好吃!”

明明锦衣玉食,尝遍大内珍馐。

辛苦劳作了一下午,皇子们愣是风卷残云,一点菜汁都不剩。

“好饱……”

“没有管教姑姑的唠叨,我多久没吃的那么撑过了。”

待茶足饭饱,皇子们一个个挺着圆滚滚的小肚子,懒洋洋坐在地上。

就是之前暴躁的朱樉和朱棡,这会儿也面容稍霁。

只是对张成的教育,明显还是心有余悸。

“我说张大人,你不会就一直想教我们种地吧?”

“这也太累了,能不能换一个啊?”

他们毕竟是皇子,传出去成何体统啊!

张成听到朱樉的诉苦,却是微微一笑。

“我教什么倒是无所谓,可你们老爹要知道你们消极厌学……那后果我就说不好了。”

“除非你们能书信一封,说服你们老爹同意,那就可以不用学了。”

话语刚落,诸皇子脸色顿时一变。

仿佛脑海中瞬间出现老爹震怒咆哮的场景。

“咱老朱家怎么就养出你们这些不成器的东西!”

“还有脸厌学?以前兵荒马乱的时候咱连饭都吃不饱更甭提念书!”

“现在白送给你们的机会还不珍惜!”

“就给咱往死里学!学不成就别回来了!”

就是朱标,也十分了解自家老爹的脾气。

苦笑着摊了摊手,一脸无奈。

“老师说笑了,我们还学无所成,怎么好回去跟老爹复命。”

又说了几句,这时候,跟着张成忙活了大半天,小皇子们早就精力不济,哈欠连天,倒在哥哥们身上要睡觉了。

张成见状,也不好太揠苗助长。

“忘了你们远道而来,还没调整好作息。”

“后衙的院子已经给你们腾出来了,你们赶紧去休息吧。”

一听这话,皇子们如闻大赦。

赶紧一个扶一个,惨兮兮地去后院。

张成还没有那么魔鬼。

知道衙门破归破,老朱家的皇子不能真的怠慢。

院子里的房间都打扫的十分干净整洁,就连皇子们都挑不出什么错处。

确定这里真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朱樉和朱棡忍不住一屁股坐在露天的石凳上。

不停发着牢骚。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张成就是折腾人呢。”

“一县之尊,还在衙门里头划出田来自己种地,简直是个奇葩!”

“关键是他自己爱好种地,居然拉着我们一起,奇也怪哉!”

虽然红薯和土豆的产量很惊人,那跟他们皇子有何关系?

他们吃的是精粮细米,五湖四海的奇珍走兽想吃也能吃得到。

老百姓死活,他们完全用不着关心!

张成也就会做做样子,骗骗父皇罢了!

朱棡也嗤讽一笑。

“说不定就是他这副做作样子,引得父皇赏识,这才打发我们来学他的新学。”

“可惜,咱们来了就水土不服,再劳累几天应付了事,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听这话意思,朱樉和朱棡都是不打算在凤阳县多呆。

朱标失望地摇头看着两个弟弟,叹了口气,转而看向其他几个年幼的皇子。

“你们呢,今天跟着老师下田务农,有何感悟?”

“农民都很不容易!”

一直端重低调的六皇子,楚王朱桢忽然说道。

他今年十一岁,说话做事已经像是小大人一般,一板一眼地道:

“太子哥哥,我现在有点明白,父皇为什么要叫我们来凤阳了。”

“他想让我们知道务农不易,咱老朱家的江山更是来之不易。”

“先辈们的辛劳血汗,我们做后辈的须得珍惜,不能肆意挥霍浪费。”

就连四岁大的两个小不点,朱椿和朱柏,也都强忍着睡意,举手叫道:

“我终于明白,悯农原来是这个意思!”

“等回去以后,我也要在宫里种田,就种甜甜又好吃的红薯!”

四岁孩子刚启蒙不久,满脑子天马行空,还想着吃。

朱橚忍着笑意,也说了一番自己的见解。

除了七八十皇子还挠头,磕磕巴巴挤了一点东西外。

朱棣也从兄弟们的发言中恍然大悟。

“原来父皇让我们来凤阳,是叫我们亲身体会什么是民生疾苦。”

“大明建朝不过八年,百姓尚不能满足温饱,就算我们以后各自到封地就藩,也同样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因为他们的封地,就是他们自己的王国。

自己辖下百姓如果吃不饱穿不暖,那王爷做的光鲜亮丽,又有何意义?

甚至朱棣心底隐隐萌生出一个目标。

不敢与南京相比,但若是他多从老师这里学些知识,能让自己辖下百姓像凤阳县的百姓一样,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并为自己脚下这片土地感到骄傲。

那某种意义上,是不是也算赢过太子大哥了呢?

毕竟,太子大哥管理的是整个大明江山,要五湖四海的百姓都能富足,谈何容易?

不知自家老四暗搓搓谋划着要怎么比过自己。

朱标一看时辰不早,抱着两个最小的弟弟就当先回房。

“天色不早了,大家赶紧进屋休息。”

“明天我们还要向老师讨教新的知识。”

在太子大哥的威严下,就算个别皇子调皮又不服气,也还是只能悻悻从命。

……

翌日,除了自律如朱标、朱棣朱橚兄弟,其他皇子不出所料,全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张成笑眯眯什么都没说,只等朱家小分队全员到齐,才宣布今天的课程。

“整个衙门还不止有那两块试验田。”

“我们还要接着抢收作物,顺便我再给你们介绍几种产量虽不如红薯、土豆,但同样能丰富百姓餐桌的美食。”

一听又要继续种地。

朱樉和朱棡差点一屁股坐地上,干脆撒泼不干了。

可还没等他们实施行动,对上了朱标微笑的凝视。

朱樉和朱棡立时打了个激灵。

小朱毕竟是老朱手把手教导的完美太子,平日里虽温厚仁慈,对弟弟无比友爱。

可真到弟弟犯错需要教训的时候,他也是当仁不让,敢兄代父责。

想起犯在太子大哥手上的累累教训,两个年长皇子屁股一紧。

登时老老实实,听从张成的话,辛勤劳作。

眼看着日头到了正午,诸皇子饥肠辘辘,又要埋锅造饭的时候。

小皇子们摸摸肚子,渴望的小眼神全都巴巴投向张成。

都想着他这次怎么大显身手,做出他们都没吃过的美食。

不料,张成却笑着看向朱标说道:

“今天中午,我就不出手了,换你来带着弟弟们做饭。”

朱标闻言,顿时愣住。

“让我做饭?老师,这是为何?”

张成差点绷不住脸上的笑。

心里腹诽:这是真对他们兄弟敞开肚子多少饭量没点数啊。

昨天他心血**做了一顿,手腕都快累断。

今天可说什么都不吃这苦。

面上,张成还是一派高深莫测的表情,认真忽悠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就算是太子,未来做到大明的皇帝,也该知道世间万事一通百通的道理。”

“我创立新学的目的,就是剖析世间万物真理的本质,哪怕做饭也是一样。”

“若你能从中悟到什么,或许就能惠及一方百姓。”

张成不知道老朱是否有意,让自己揭破他们的身份。

不过聪明人往往都会发散思维,见微知著更是基本功。

张成看着小朱恍然大悟的表情,就知道他收到了自己的暗示。

至于其他皇子。

正史上的永乐大帝,还是十五岁的少年,听这些大道理还一脸迷惘。

除他们以外的兄弟,干脆就两眼呆滞,如听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