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志意廓然,人莫能测”的农村青年,很快让人们领教了他的精明和老辣。成为“朱公子”之后,朱元璋不断四出征伐,一路飞黄腾达,很快升任总兵官。

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朱元璋看到濠州的红巾军首领们只热衷于抢劫财物,没有远大计划,自觉和他们一起混下去没有前途。乃向郭子兴要求,带领二十四名亲信离开濠州,向南方去发展势力。

南下路上,朱元璋的流氓手段得以牛刀小试。出发不久,他听说定远张家堡有一支三千人的地主武装,孤军乏粮,在元军与起义军之间左右为难,不知投向哪一方为好。朱元璋亲自前去招降,到了张家堡,巧舌如簧,封官许愿,这支武装的首领大为心动,答应来投朱军。朱元璋大喜,回去等候。不料没几天,有人来报,说张家堡的这支人马又变了卦。朱元璋一听到消息,当机立断,骑马赶到张家堡外,派人去请首领,说有要事相商。首领一到,朱元璋立刻缴了他的械,派人把他押回朱军,然后又派人到张家堡,说首领又变计,转投朱军。手下不知是计,三千义军跟随而来。首领无法,只好承认了既成事实。就这样,三千地主武装被朱元璋招降成功。

除了招降成建制的武装,朱元璋一路又大量招集那些被灾荒赶得走投无路的农民,“不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冈”。大军向南,一举攻下了滁州,队伍发展到了约三万人。

不久,郭子兴去世,朱元璋成为义军队伍实际上的领袖,开始了独当一面的军事生涯。五年的战争风云,催使他的权术日趋精熟,心机日益深重,推动他绕过一个个危机,向权力的顶峰迂回前进。

他善于“以术驭人”。至正十五年,郭子兴部攻和州,郭子兴以朱元璋为前敌总指挥。然而,郭子兴手下的其他总兵官却对朱元璋不服不忿。原因当然是他年纪轻、资历浅,蹿升太快。总兵官集体议事时,朱元璋坐在第一把交椅上,那些老资格的军官大为不惬,在背后飞短流长,说什么朱元璋是靠着“娇客”的身份蹿上去的,说什么出生入死不如娶个好老婆。

朱元璋以他极高的天分,树立了一个“以术驭人”的典型例子。为了确立自己的威信,他叫小兵把会议大厅的椅子撤了,换上长凳。这样在开会时,各人就可以自由挑选自己的座位。第二天朱元璋有意迟到,进会场一看,诸将果然都老实不客气。那时以右为尊,他们把右边都坐满了,留给他最左边一个位置。朱元璋一句话没说就坐下了。开会了,讨论军事问题,排在右首的人先发言。这些大老粗坑哧半天,也说不出几句有水平的话。最后一个轮到朱元璋,他侃侃而谈,分析得入情入理,大家听了,不得不点头称是,按朱元璋的意思去办了。这样的情景出现几次后,再开会时,大家都自觉把右边的位置给他留出来了。朱元璋的威信就这样逐步树立起来了。

他善于故作姿态、故作宽大,来收拢人心。韩林儿“大宋皇帝”龙凤二年(1356年),朱元璋俘虏了陈兆先军三万六千人。朱元璋很欣赏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为了征服军心,朱从俘军中挑出五百名精壮,说要安排给他们特殊任务。这些人不知道朱给他们什么任务,惶惶不安。到了晚上,朱把自己的亲兵撤走,让这五百人做自己的大帐侍卫。自己钻进帐篷,脱下战甲,倒头就睡。这五百人感动不已,从此死心塌地效忠朱元璋,三万六千俘虏也由此军心安定,很快成了朱军的主力。

对待自己欣赏的俘虏,朱元璋有时甚至宽大到没有原则的地步。猛将朱亮祖被俘后,朱元璋立刻委以重任。不料几个月后他又叛归元朝。后来,在战斗中又一次被朱元璋俘获。朱元璋爱其武勇,再次释放他,命他带大队兵马跟徐达等人去攻打宣城。朱亮祖由此倾心卖力,为朱元璋屡立战功。

徐达

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朱的本性相当狭隘敏感,他的宽大仁慈并不是出于天性,而完全是出于理智的考量。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必要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个高明的演员。

为了寻找生存空隙,朱元璋经常朝三暮四,虚与委蛇。朱元璋的军事生涯,主要是在与周围的汉人武装自相残杀,他不肯为抗元大业做多少贡献,在抗元战争的最关键时刻,他看到形势对义军不利,竟然两次派人送重礼给元军,准备投降元朝,夹击义军。元政府大喜,授他以“行省平章”的高官。幸亏此时义军势力又起,朱元璋这才打消了投降的念头。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也还保持着骑墙态度,并不与元军交恶,给自己留有余地,万一元运复兴,他又可以倒在蒙古大汗脚下,不失富贵。(吴晗《朱元璋传》)

至于忘恩负义、斩草除根,这些中国权谋家惯用的伎俩,他也运用得十分出色。在北面,全靠韩林儿为主的红巾军抵抗元军,他才能从容在南方发展。因此,他也一直奉韩林儿的“正朔”,上表称臣。当他实力壮大,韩林儿对他无用之后,他派人用船到北方去接韩林儿,说要迎他来坐天下。船到江心,却被他派人凿沉。从此之后,朱元璋再也不提自己曾经是韩林儿的臣下,连当年立的一些石碑,也因为曾经用了韩林儿的年号,一律捶毁,文字史料,更是消灭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