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诗惊动素女心!

许三刀坐在包间内,喝了差不多整整一壶茶后,才有一个红衣女子走了进来。

一袭红衣,清香扑面,身材娇小玲珑,娇俏的脸上,带着丝丝娇羞。

正是一楼念读对联的小头牌苏红依。

原来她心里好奇那作出了头联的许太白到底是谁,打听到许太白在此包间,便主动过来送题。

“许公子,妾身苏红依,请许公子选题。”

她盈盈福了一礼,娇声说道。同时一双桃花美目打量许三刀,见其一身白衣折扇,不禁心中暗赞俊美,好一个白衣公子读书郎。

苏红依声音悦耳,婉转动听,勾得许三刀一阵心神不稳。

心里暗骂自己一声,“出息,又不是没见过美女。”

赶紧说道,“红依姑娘,随便坐就好。太白面前无须多礼。”

苏红依见他年轻少年郎,却装作老成的样子,不免偷笑一下。

“公子,想必十大主题你已听说了,不知道公子选几个主题来作诗。”苏红依正色说道。

风花雪月雨,春夏秋冬柳,十个诗题由十个小头牌所出。

这倒难了,他总不能一开口就说十个主题随便来吧。

折扇一摇,想了一下,心道,有了,便问,“请问红衣姑娘,你出的主题是什么呢?”

“回许公子,妾身所出的,乃是以秋为题。”苏红依脆声道。

她一身红衣,倒是与秋色相配。

“那便有了,我便选姑娘所出的秋题吧。”许三刀笑道。

听在苏红依心头,却觉得这个许太白这个少年郎在撩拨于她呢,别人都选自己擅长的,他却问自己出什么题便选什么,难道他擅长的还真是自己出的秋题?

这不巧了吗不是,她便不做声,静待许太白作诗。

许三刀当然要想一想了,唐诗太多了,大神大作无数,选哪一首来占这秋之头名呢?

诗仙诗圣就不先惊动他们了吧。

来个诗佛名作,试试水。

当下选定,开口道,“红依姑娘,还请为我代笔,可否。”

“红依自然愿意,公子请说。”

那苏红依岂有不愿意的,为客人,尤其是为才子代笔录诗,那是十分幸运的事。

要是记下了一首名作,那她也会人跟诗红,风光不已。

许三刀站了起来,手摇折扇,走了两步后,这才吟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步一句,六步成诗!

苏红依能称头牌,自然是琴棋书画精通,诗词歌舞艳绝的。

听见许三刀出口成章,而且六步成诗,成行云流水之作,一颗芳心早已惊叹不已,写字的玉手都微微颤抖了起来。

“太白公子诗才,红依拜服,不知道此诗题目为何?”

苏红依写完,心中默念几遍,眼前便有秋天的画面出现,不由娇声出口称赞。

甚而人都不自觉地挨近了些,香气逼人。

“此诗就题为山居秋暝吧。”许三刀笑道,这苏红依是有投怀送怀抱的意思啊,他要稳住。

“山居秋暝,许太白。”

苏红依写完诗题和落款,又完整读了一遍,心中欢喜,如获至宝。满脸都是兴奋之色,仿佛这诗是她所作一般,。

“公子,您请喝茶稍候,妾身这便把此诗送书院首席夫子秦老太傅品读评比。”

“公子,一定等着红依,一会儿请你去妾身的房间吃茶喝酒。”

娇羞着说完,急匆匆地跑出门去,带起一阵香风。

这意思太明显了啊,小头牌相邀,吃茶喝酒……去还是不去呢?

许三刀惬意地坐着,心道,还是古人们会玩儿,写诗作对,美人相陪,动动嘴皮子的功夫,便有名篇千古流传。

一炷香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悄悄地便已经燃尽。

第二场赛诗会比赛结束。

在一间清雅的静室中,秦老太傅正在认真地看着眼前的上百首诗稿,一个素衣女子在泡着茶。

天仙楼邀请他来评比此场赛诗会,据说是天仙楼楼主相求,书院儒首孔行大儒点头同意的,也不知道两位为何对这小小的赛诗会感兴趣。

翻看了几十首,便觉得兴趣索然,好些诗作味同嚼蜡,毫无文气才气诗味可言,难以入目。

只是不论如何都要在各主题中选出个头名来,矮个子里面找拔高的,着实为难了他。

这时,他看到了一首,《别诗》。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好好好,此诗倒是写得上好,别离时白雪如春花,再见时春天梨花似白雪。”

看那落款,是“祝文才”三字,便捋了下胡须,笑道,“果然,四大才子之一,方能作出此等好诗。”

把诗篇递给泡茶的素衣女子,说道,“素琴夫子,以为如何?”

这素琴夫子是云秀书院最年轻的女夫子,此番借着秦老太傅的光,名正言顺地来了青楼之地。

南朝尽管文风开放,但平日一个正经女子逛青楼,还是非常不雅观的。

素琴接过诗稿,读了两遍,也是喝彩道,“不错,这四大才子之名,端的名不虚传。这诗,可为雪或者花之主题,还潜在关联着冬和春,头名无疑了。”

一首诗能写出几个主题,这祝文才当真了得。

那素琴也不禁对这祝文才有所期待,所谓才子爱佳人,佳人何尝不喜才子!

这素琴夫子,可是书院中有名的冷美人,今儿见了此等诗才,便带着些小女儿家姿态。

秦老太傅暗自好笑,笑着摇摇头。

随手翻了翻后面十多首,感觉没什么诗能再读出感觉了,尤其其中几篇还是书院小有名气的学生所作,读起来毫无新意。

“哼,南朝要大兴文风,云秀书院当仁不让。这些学子,倒是跑来此处丢脸来了。”

老太傅心下不悦,便把那十多篇诗稿生气地扔到了一边。

说巧不巧,那窗外正好吹了一阵风进来,把最后一张诗稿吹到了素琴夫子面前。

素琴弯下腰,拣了起来,正要扔去废纸篓中,却看见了诗名,山居秋暝。

恩,诗名感觉还不错,写秋天的。

玉手把纸张铺正,整首诗便赫然在目。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读完,素琴呆了!

都是品读大家,一眼看到这种诗,便知道是好诗,读一遍便想读第二遍,如诗如画,引人遐想,回味无穷。

“老太傅,您看这首。”素琴把诗稿递给秦老太傅,脸上因兴奋而泛起大片羞红之色。

老太傅接过,快速看了一眼,便闭目沉吟,细细回味。

半晌才睁眼,捋须抚掌,大笑着称赞道,“好诗啊好诗!精妙绝伦!想不到此地,竟有如此大才之人。”

一边暗自心惊和后怕,他刚才,差点把这么一首绝世好诗给随手扔掉了!

秋天这么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前四句,初秋的傍晚,空旷的山中刚好下了一场新雨,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皎洁的明月照着整片松林,清清的山泉从石上淌流。好一副安静的画卷!

后四句,竹林中传来喧响,原来是洗衣姑娘归来了,莲叶摇动,却是小渔舟在水中。春日的芳菲啊,任它消散停歇吧,秋天的山色中,这样的黄昏里,公子王孙可以久久停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我最喜欢这两句,读来诗即是画,画即是诗。”

素琴低语道,感觉一副美景就在眼前,自身置于那山居中,流连忘返。

秦老太傅见她刚才才对祝文才期许,现在却为山居秋暝所折服,便打趣道,“素琴夫子,此等好诗,可是动心了?”

一诗惊动素女心!

那素琴听之,居然没有冷脸反驳,而是瞬间娇羞满脸,注意到那落款,娇声问道,“这许太白是谁?”

秦老太傅大笑。

“来人呐,快去找许太白,请到老夫包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