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重归衙门

永新州的府衙之内,才收了消息的杨宪,面如死灰,心里第一次如此纠结,如此惶恐。

他追随朱元璋这么久,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了,这么多年,他自问从没犯过大错,可这次,他只是出来办个不大不小的差事,便被卷入了地方争端。

更要命的是,从如今的情况来看,赵家已然再难保全,万一赵家主将自己攀扯出来,那么对他来说,将会是极大的危害。

在杨宪的心里,此刻有两个声音。

一个是杀人灭口,一个是暂时忍耐。

两个声音交织、挣扎,让杨宪心绪无比烦闷。

他吸了口气,正打算让自己心情稍稍平复,屋外却传来下属的喊声。

“大人,大司农和刘伯温刘大人一起回来了,眼下官员们正在迎接他们。”

听到刘伯温到了,而且刘贺也在,杨宪心中,只觉得如坠冰窟。

他叹了口气,微微摇头,瞧着身上崭新的衣袍,内心里却是无比悲凉、难受。

院落里,官员们依着品级分列左右。

刘贺、刘伯温联袂而来,沐英跟在身侧,眼底里尽是复杂。

就在刚刚,他们已经对那几个破坏的人,进行了突击审讯,而得出来的消息,却是让他们触目惊心。

按照刘伯温的本意,此刻他应该已然带人,去将赵家封锁,避免出现别的麻烦。

可就在沐英打算下手之前,刘贺却是直接将其拦住。

按照刘贺的说法,这种事关系甚大,赵家主若是有这种胆子,之前便不会处处被掣肘。

所以,这背后必然是还有别人挑唆,甚至操纵。

依着刘贺的想法,只要抓住赵家主这条线,便能将后面的所有人,一网打尽。

对此,沐英虽说并不认同,可看着刘贺言之凿凿,刘伯温也深以为然,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沉默。

此刻,在沐英眼里,在场的所有官员,似乎都是嫌疑人,因而他的心里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知州瞧着刘贺、刘伯温两人,满面堆笑,上前见礼。

“大人,可还认得学生?”

知州指了指自己,而后谄媚地看着刘伯温。

刘伯温思量许久,突然一拍脑门,似乎想起了什么。

他朝知州指了指,而后将对方履历依次报出。

那知州听了刘伯温的话,只觉得无比感动。

他朝刘伯温一拱手,道:“正是学生,大人博闻强记,果然让人佩服啊!”

刘伯温一摆手,而后笑道:“我的学生不多,所以都能记住。你这般只是匆匆过去,没听过几堂课的,我却是不容易记住的,不过你却是个特例,所以老朽,不得不记住啊!”

听到这话,知州脸上露出一丝羞惭。

而刘贺到了此刻,也终于知道,知州居然还有刘伯温的关系。

他笑道:“有道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今日两位师徒重逢,本官这里,给两位道喜了。”

刘伯温闻言,赶忙摆手,一旁的知州也是一脸羞惭。

刘伯温朝刘贺解释:“不过是记名弟子,而且也没教授什么,算不得什么喜事。

若真说道喜,也该我们给你道喜,毕竟这治水有成,那是要名垂史册,最不济,也得在地方志上留名的。”

刘贺自然明白,刘伯温这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心里虽说毫无波澜,可脸上却还是装出一副兴奋和惶恐的模样。

众人正寒暄时,杨宪却姗姗来迟。

瞧着众人的反应,杨宪定住心神,朝着刘伯温拱手行礼。

“青田先生来此,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刘伯温看向杨宪,心中一时间百感交集。

他挤出一丝笑容,朝着杨宪回了一礼,这才缓缓开口。

“杨大人身负皇恩,又有那么多的公事,能来见我这个老骨头,就已经让老朽感动之至,又何来什么恕罪?”

杨宪闻言,也不知刘伯温这话是否另有深意,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一行人又寒暄几句,刘贺、杨宪、刘伯温几人终于同官员们分开,来到花厅落座。

灯火通明的花厅里,刘伯温和刘贺一同坐到主位,杨宪、沐英和知州等少数官员,则在侧首坐陪。

眼看气氛有些异样,刘伯温朝着刘贺说道:“刘大人这么多天不在,若是有什么公务,便只管自便就是。”

刘贺虽说有心离开,可此刻这般情况,自然不会真的答应。

他朝刘伯温说道:“大人这话,却是误会了。我虽说是钦差,可所做的只有治水救民的事。

至于本地政务,我却是从不理会,也不过问的。所以我又岂会有什么公务?”

听到刘贺的话,刘伯温朝着知州看了一眼,显然是在核对。

知州沉默不语,却也只是微微点头,算作回应。

就在刘伯温打算说些什么,缓解气氛时,杨宪却在此刻突然开口。

“刘大人不问政务莫不是太过谦虚了?下官这几日里,听到不少坊间传闻,据说您可是一来,就抓了不少人的。

若是如此,都算不问政务,那岂不是,我等都是怠政惰政了?”

这话带着明显的针对性,刘伯温侧目看向刘贺,本以为对方多半会有些情绪。

可结果,刘贺却好似什么都没听到,又或者,事情与其无关一般。

他嘴角含笑,朝着杨宪说道:“杨大人的耳力不错,只是这事,你却是听得不全。

我当日是抓了不少人,可那都是妖言惑众,或是借着水患、天灾,为自己牟利,想要蛊惑百姓的奸恶之徒!”

杨宪刚想再做争辩,刘伯温却在此时开口。

“好了,公道自在人心,两位说的都是自己的看法,可实情如何,却还得看百姓心中如何想。”

刘贺闻言,也不解释,只是点了点头,朝着刘伯温说道:“大人所言极是。”

杨宪见刘贺如此,他虽说还想争辩,但也只能忍住。

然而两人不语,沐英此刻却没有罢休的意思,他从一开始,就觉得刘伯温有些偏颇,到了此刻,更是忍无可忍,直接便朝着刘伯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