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宋有种

不想退位的宋徽宗赶紧找来一帮心腹大臣将此事告知。

宋徽宗的意思是希望群臣能当托,去劝慰李纲。

让他不要在逼宫了。

守城退敌,跟换皇上有什么关系?

结果,宋徽宗没想到群臣的回答竟然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史料记载,当时群臣都同意李纲的建议。

做皇帝,不让我做了?

这群臣好大的胆子。

宋徽宗怒火攻心,自然不愿放弃。

为此还不惜颁布罪己诏,希望百姓原谅自己。

跟自己齐心协力共同御敌。

可是百姓压根不买他的账。

毕竟,宋徽宗已经失去民心,失信于天下了。

就在双方纠扯不清,割据不休时。

宋徽宗的亲信说了一句话,让他终于痛痛快快的答应了。

这句话就是:“皇上啊,您一旦退位,就不用与大宋的江山社稷共存亡了,您就可以马上跑路了。”

宋徽宗听闻此言,恍然大悟。

此言有理啊!

于是他马上做出了决断,一方面要求群臣到垂拱殿集合。

举行禅位仪式。

另外一方面,命人拿着龙袍和玉玺去找太子,命令他登基继位。

然而,太子赵桓得知要即位之后,哭晕在厕所。

不管群臣怎么说,他死活不接班。

这对奇葩父子为此顶牛了好几天。

最终愤怒的皇帝宋徽宗发话了。

“众位爱卿知道,朕这个人那最刚了,说禅位那就必须禅位,今天务必要让这个逆子登基称帝!”

于是,太子赵桓在晕厥中被披上了龙袍。

接着便是赵烁醒来时,目睹的一幕幕。

不管怎么说,李纲为大宋做了一件好事。

赵烁之所以召见李纲,也是看重他抗金的决心。

如今李纲担任兵部侍郎,孙傅作为他的顶头上司被赵烁打入天牢。

赵烁正想探探他的口风。

至于张叔夜,他面色煞白,眼眶也有些发黑。

显然已经好几天不曾休息了。

“两位爱卿,金军围城,二位辛苦了。”

“陛下,臣等誓死保护陛下,这是做臣子的本分。”

“好,二位可有退敌之策?”

李纲忙道:“臣下一如既往贯彻坚守的策略。”

张叔夜微微点头,神色动容道:“臣也觉得眼下最好的策略便是坚守,以待西军来援。”

“这是自然,朕想知道,该如何守城?”

这是赵烁最担心的事情。

汴梁城外的金军有十五万之众。

城内宋军不足四万,抛去没有战力的伤残士兵,四万的数量还得打个对折。

汴梁城防的延展面积很大,兵力严重不足。

李纲则自信满满道:“陛下,汴梁城固若金汤,只要守城将士各司其职,陛下坚持主战,臣便能据守数月。”

“到那时,我大宋西路精锐自会来援。”

“谅那金军势大,也只好望风而逃。”

“毕竟他们**,深入中原,战线拉的太长,粮草器械断难维系。”

李纲言之凿凿,信心满满。

这完全得益于他对金军屡次作战总结出来的经验。

确切的说,金人对大辽作战凶猛是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难以泯灭的世代血仇。

但是金军对大宋屡次作战,勇猛有余,但色厉内荏的心思占据了主流。

金人普遍以为摆开阵势,大秀肌肉,就能得到免费的金银粮饷。

所以他们的姿态更接近于财狼。

对付财狼,李纲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那便是饿其体肤,累其筋骨。

金军长线作战,久攻不下,军心必乱。

“陛下,臣附议。”张叔夜拱手点头。

很明显他也赞同李纲的观点。

赵烁对此很是满意。

如今金军围城,虽是虎视眈眈。

但大宋各地勤王大军正在不眠不休的奔赴京师。

为此,金人不得不分出几路大军阻拦大宋的援军。

如此一来,金军就不是单纯的长线作战,而是多线作战。

再加上自己刚刚登基,大宋天下气象焕新。

天下百姓奋起义军,人人泣血抗金。

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主站?

只要汴梁城多守一日,宋军的士气便能涨一分。

汴梁城守的时间久了,金人反而会陷入大宋各路大军的包围圈。

到那时,必让那瘪犊子粘罕插翅难逃!

至于金人的战斗力,其实在赵烁看来,并没有那么恐怖。

历史上金人刚刚灭辽,已是强弩之末。

只不过他们遇上了更加羸弱的无能二圣罢了。

否则,历史上金人入侵汴梁之后,就不会劫了皇室跟金银远遁北方了。

而是留下来,经略中原。

为什么?

因为金人耗不起!

自古华夏地大物博,人杰地灵。

这块英雄地,可从来不缺传奇!

也不缺传奇!

一旦金人陷入战争泥潭,抽身不得退的时候。

那打的就不是武力,也不是将领,而是资源战,持久战。

所以,金军的底线,赵烁已经探出来了。

既然金人狐假虎威,那便战!

“张叔夜听宣,朕提你为京畿指挥使,汴梁城保卫战由你全权指挥。”

“李纲听令,朕提你为兵部尚书,调动天下各路勤王大军,以及筹备战争所用军需。”

张叔夜跟李纲大吃一惊。

两人诚惶诚恐的跪拜不起。

可下一刻,李纲的话便让赵烁多了几分烦恼。

“陛下,臣无论何时都与汴梁共存亡,只是当前兵部皆是孙傅亲信,臣若取而代之,恐权事混乱,反而徒增变故。”

李纲三言两语便诊出了宋廷官场混乱的根源。

李纲的顾虑,赵烁非常理解。

可这个锅,赵烁不背。

大宋官场经常出现一职两任甚至是多任的情况。

一个岗位上塞好几个人。

主要防范独断专权的佞臣。

美其名曰互相监管,实则互相掣肘。

初始的病灶源于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以至于宋廷冗政情况严重。

遇事之后,各方推诿扯皮。

更难做到令行禁止。

一来二去,这种病态就遗传至今了。

所以,现在赵烁想匡扶大宋,绝不只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