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屏幕抖的厉害,抖的吴宏磊心惊肉跳,生怕一下子黑屏。技术科的小刘一边娴熟的敲打着键盘,一边仰着脖子抱怨,“你看,这全是电压不稳的原因。”

区公安局新楼刚建成不久,很多部门还不及搬,仍旧在老楼工作,施工时导致的诸多问题,也没得到解决。

“怎么样,不会有什么故障吧。”

“那要看是谁,对我来说小菜一碟。”

“先别贫,”吴宏磊笑着拍拍小刘的肩膀,“再克服几天,很快你们就能搬过去了。”

气氛虽然轻松,可吴宏磊的眼睛却一直盯着屏幕不敢放松。屏幕慢慢稳定下来,恢复的监控录像中,一个身高170左右,穿着黑色外套的平头男人占据在画面的焦点位置。摄像头是从他正面上方斜拍下来的,基本能够分辨出容貌。

吴宏磊强抑心中的波动,集中精神。他将画面中的男人,迅速细致的和自己记忆中的人物交叉对比——从近期到以往,从现在到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得出的结论却是:从来没见过。

“能不能再清晰点?”

“清晰不了了,这是源文件的问题。怎么?没有价值。”

“有价值,你先把他打印出来吧。”

吴宏磊很失望,助手郭子手里拿着男人的打印画面,和他一起出了技术科的门。

“师傅,接下来怎么办?”

吴宏磊站定脚步,想了一会儿,什么都没说,继续往前走。

“要不要接着往下跟?”郭子试探着问道,“不过也是,‘还有下一个’,确实有威胁的涵义在里面。”

“也不能这样说,未必一定有价值,毕竟现场勘查和验尸报告还没有任何他杀的证据。”吴宏磊保持着一贯的严谨。但他心里早就认定这绝不是自杀那么简单,查立民当年的话,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凶手是用了一个我们还不知道的诡计!

诡计?

“问题就在这呢,这案子不痛不痒。”郭子瞄着吴宏磊的表情。

他不理解队长为什么会对这个铁板钉钉的小案子如此关心。现在整个局里都把精力放在贩毒案上,联合了缉毒、治安等部门正准备大干一场,而吴宏磊却把重点放在刘文海身上。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他是临阵脱逃。

“既然已经做了,还是做到底吧,把这个男人找出来。”吴宏磊不动声色的说道。

“哎,行。”

吴宏磊点点头。送走郭子,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在颤抖。

在接下来的侦查中,吴宏磊的思路是这样的:按照时间线,5月16日,神秘男购买了一个新手机号,6月3日刘文海也购买了一个新号,然后,神秘男在6月11日晚7点11分,曾今打过刘文海新电话,通话一分半钟,内容已不可知,又在第二天早上11点25分发了唯一的那条短信,就在12日当天的中午12点15分,刘文海死亡。

首先,刘文海为什么要购置一台新手机号呢?

这说明在此之前,神秘的男人曾今和他与刘文海联系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要导致他们用这种更隐蔽的方式的交流。所以先前仅针对刘文海,死亡前三天的行动及通讯情况进行排查是远远不够的,两人的最初联络上,起码在6月3日之前,甚至还要上溯到5月16日之前。

这是一个异常繁琐的工作,先要调取刘文海将近两个月的手机、电子邮箱、QQ、微信、网站论坛等等所有可能的通讯信息;还有快递、信件、或者口信之类的东西、包括车的GPS、信用卡账单这些生活类的消费情况,事无巨细,然后汇总起来,尝试着勾勒出刘文海两个月的生活轨迹。

时间的原因,有些东西根本不可复原。这几乎是在大海捞针,完全有可能是徒劳无功。

因为贩毒案的任务,吴宏磊还不能太放手放脚的去办这事。光打印的电话单就高高的摞了一层,忙里偷闲的一个个走访,一个个排除,着实费时费力。

忙了几天,把刘文海凡是没有确切原因的去向、电话都查了一遍,仍然没有线索,倒是发现他在5月底的时候,独自去过一家桑拿房,后经查发现有卖**嫖娼的情况,转交辖区治安部分,算是唯一的收获。

这天郭子又拿了一沓刘文海信用卡消费账单走了进来,“要是他现金消费,怎么办?”

吴宏磊没说什么,只是埋着头开始逐条分析,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对郭子说道,“辛苦了。”

天道酬勤,后来证明,正是吴宏磊这种自虐型的查案方式,才柳暗花明。

转折点在信用卡的一单消费上。

6月2日,也就是刘文海购买新手机号的前一天,下午三点多钟,他在老西站附近的一家茶馆里消费了216元。

公司同事,秘书、杨海燕包括涂敏,均不知情。同样,当天也没有信息证明这是业务上的往来。

是否刘文海是去和那个神秘男碰头了呢?

根据消费金额,符合两个人喝茶的标准,于是吴宏磊和郭子,立马动身去走一遭。

茶馆位于一座电影院侧楼的2层,幽静淡雅,澹泊简古。木板上的合欢交窗隔成的一个个小包间,栉次鳞比的排列在主道的两侧。包间外简约的用深蓝色的印花布帘充当门。

他们到的时候上午十点多钟,茶馆刚开张。茶馆女老板转过身发现两个彪形大汉站立眼前,还以为是打劫的。等郭子亮了身份,依旧警惕的端详两人。

“什么事儿?”

“有个案子,嫌疑人可能来过你们茶馆,所以想请你辨认一下。”郭子说着,从包里取出了那张打印图片。

“没印象,”老板眉头紧锁的盯着图片看了半天,抬头说道,“其实,我一天在店里待一个多小时。”

“那你们店里别的服务员知道吗,特别是6月2号下午当班的。”

“你等等,”老板转过头,冲着远处正在拖地的一个年轻女人喊了一声。

那女人放下拖把走过来。

“你6月2号上班吗?”

“嗯,上的白班。”

“正好,这两位是警察,有事儿问你,你看看这人你见过吗?”

吴宏磊点点头,他看见女人的胸口别着大堂经理的小塑料牌。

“咦,这不是——”经理看了一眼,马上认了出来。

“谁?你认识。”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但他经常来我们店,穿的也是这身衣服,所以我有印象。话说他好像有几天没来了。”

“什么时候开始的不来的?”

“那我记不住了,三天或者四天前。反正这礼拜他肯定来过。”

吴宏磊一阵兴奋,“没关系,你再看看认识这个人吗?”他从郭子手里接过刘文海的照片,递给女经理。

女经理挠挠脑袋,摇摇头。

“你再想想,特别是6月2日下午两三点的样子,他在这里消费过,应该就是和那个男人。”

“你要这么说,我——,我还是想不起来。我们这客人流动性大,照片上的人肯定来的不多,”经理指指黑衣男的图片,“他是因为说我们店供应的蛋挞好吃,所以我记得。有时候他也不是来喝茶,就是外卖蛋挞的。”

“这么说他就住在附近?”

“应该是吧,但他不是本地人。”经理又提供了一个信息。

“你怎么知道他不是本地人。”

“嗨,他还问我十一号线通往哪。这地铁都开通五六年了,别说住在附近,只要是常住上海谁不知道。”

吴宏磊顿时有了想法,谢过了老板和经理,赶紧出门。

“我们现在去哪?”郭子一路小跑跟上来。

“派出所。”

“去派出所干嘛?”

“你想,不是外地人,最近一段时间又长出没于这个茶馆,显然他就住宿在附近的旅馆里,咱们人手不够,去问问辖区的片警儿,他们肯定知道。”

说的也是,到了派出所,片警儿很配合工作,立即将黑衣男的图片,传真到附近的宾馆、旅店、浴室这些但凡提供住宿的单位。

“如果出了我的界限,我就没法了,只要他在我的地盘上待过,肯定马上就有消息。”

吴宏磊点点头。两根烟的功夫,好消息就传来的,一家名为绿森的快捷酒店传来消息,图片上的男人很符合他们的一个住客,名字叫邱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