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科举

安馨宁移开眼眸,漫不经心道:“你涨价了,他们出不起。”

不想就不想呗。

小傲娇!

陈永忍不住打趣道:“出得起陛下就舍得把我卖了吗?”

姚雪缩了缩脑袋,不敢插话。

气氛有点怪。

怎么觉得有点暧昧呢?

安馨宁并没有回答,沉吟少许后,挽起散乱在侧耳的青丝,转移话题道:“自扩张以来,朕受到不少怨言,突然翻倍的领土根本不好管理,偌大朝廷无人可用,陈王可有什么法子?”

姚雪也好奇地看向陈永,期待着异姓王的回答。

宁国之所以是小国。

除了位居北疆弹丸之地外,还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稀缺。

好不容易出了个百年练武奇才江枫眠,还被迫常年于北疆抵御匈奴,没法顾忌宁国之事,也没有办法与十国征战。

实属无奈啊。

而今宁国疆土扩张,更是到了需要用人的时候,若没有合适的人才,岂能守得住这两千五百里江山。

“这简单,”

陈永随手摘了一颗桌上的葡萄丢进嘴里,丝毫不拘谨:“陛下,宁国有多少人口呢?”

安馨宁想不通这个问题的意义,便回应道:“数十万。”

陈永轻点下巴:“那为官者呢?”

安馨宁略作思考后,犹豫回答:“大概,几百?”

“没错,”

陈永指了指墙壁上重新规划的宁国疆土,含笑道:“数十万人民中选几百官职,为何却没有人才可用!陛下,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安馨宁微微蹙起眉头,这个问题涉及知识盲区,她没有办法给出很好的答案。

只能试探性回道:

“大概,没有办法确定这么多人的水准?”

“这只是原因之一。”

陈永魏然一笑:“真正原因,是古往今来从官者,皆是权贵门第,而读书人,更是以富贵门阀为主,望眼数十万百姓,却大多登门无望,又怎么能有可用之人呢?”

安馨宁兀然瞳孔收缩,她明白了陈永的意思。

但这是祖训啊!

非宁国自己,天下十国,也都是富贾权贵之门提拔官员,哪有让百姓从官的道理?

陈永淡淡道:“陛下,想建功伟业,便突破传统,为何普通人不能当官?为何寒苦出身,就只能一生耕作?所谓庙堂,难道就只是权贵子弟的玩物吗?”

这些话句句扎心,惹人深思,令人发省。

姚雪迟疑着开口道:“可是…该怎么做呢?总不能随便找个百姓,就让他当官吧!万一没那个能力怎么办?”

安馨宁微微扬起精致的下巴,不经意间露出绝美的微笑:“陈王既然如此提议,肯定有万全之法吧?”

陈永含笑道:“科举!”

“科举?”

姚雪和安馨宁同时发出疑惑的声音,对这个词语十分陌生。

陈永点了点头,自顾自继续说:

“所谓科举,便是术科举荐考试,我们号召天下读书人来参加考试,只要排名靠前者,皆可在中央担任官职,不看出身,不看背景,更不看为人,我们要的,就是才识!”

姚雪惊得美眸连连泛起异彩。

此等主意,当真妙哉!

只要有才识便能为官,无论什么人,都能有鲤鱼跃龙门的机会,这种制度定会让宁国读书人疯狂,就算不读书的人,也会想改变命运而去读书。

可能短时间不会有什么效果。

但长久而看。

宁国之人才,将会源源不断啊!

安馨宁内心也很震惊,惊叹于陈永思维之开阔,但她依然保持着平静的表情,故作冷静道:“可以什么作为才识的标准呢?”

“这个容易,”

陈永随手拿起一张纸,一边书写一边说:

“陛下您看,首先我们要考最基本的动作,做官,得知道法令吧!得会算术吧!还得对我国的政治有足够的理解吧!”

“所以这三门是必考科,但是呢,各官各职都有其特殊性,所以我们可以才设置几个选考科,比如作诗,比如人文,比如明理。”

“然后我们出题让参与者统一进行科考,在标准答案下,进行分数判定,拔得头筹者,便是状元!可直接官至一品!”

姚雪听得心脏砰砰跳,仿佛已经看见宁国崛起之模样。

她扑红着笑脸,惊呼道:“这样我们就能筛选出宁国的人才了!”

“不,格局小了。”

陈永再拿一颗葡萄丢进嘴里,然后走至床边,深沉眸光仿佛跨越天际,放眼十国:

“科举考试不限制出身,包括国籍!”

“凡十国内读书人。”

“皆可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