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偷龙转凤

什么情况。

他爬起身。

打算出去看看。

此时,村口。

正围拢着不少村民。

人群中,村长灰白的胡须不时抖动着。

可想而知他此时的愤怒。

村长指着面前的约莫三十多岁的妇人,手指气的直发哆嗦。

“老苏家,你们这事做的太过了吧。”

“当初老匠头下的聘礼,是迎娶你家闺女,现在你送个侄女来,这算什么事。”

老村长面前这位堵在村口的妇人。

便是老木匠下聘的亲家母。

之前老木匠送去二两银子。

为洛川下聘的对象。

本来吧,二钱银子下聘。

而且对象还是个读过书的秀才。

加上洛川还是家里的独苗,嫁过去,肯定不会吃亏。

苏家自然是连忙答应下来。

但这两天,苏母也听到了不少风声。

就是洛家的老匠头遭了山匪。

连带家里积蓄都给土匪抢没了。

甚至听说老木匠报丧事的钱还都是村里凑的,惨的不能再惨。

少了老木匠这个顶梁柱,现在再把女儿嫁过去。

那我闺女岂不是活受罪?

加上洛川是个读书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

全家的苦活重计,就只能落到自家女儿身上。

想到这,苏家母亲还哪里舍得让女儿嫁给这个穷秀才。

可又收了老匠头聘礼。

退是不可能的,二钱银子,可够他儿子来年娶媳妇,全家人吃上好几顿肉的。

于是苏母寻思着,自己不是还有个侄女嫁不出去么。

当天半夜,苏母就找到了自己妹妹。

几乎没废什么劲,就牵着侄女苏小婉来到下西方。

“张村长,你这话我就不愿意听了。”

“这娶媳妇,谁不愿意更漂亮一点的。”

“我这侄女小婉,这模样生的比我闺女还漂亮,能嫁给洛川那酸秀才,都算他走大运。”

苏母这话,倒是说的没什么毛病。

就她身后的苏小婉,许多男人一眼看过去。

眼珠子都移不开的那种。

虽然大婚之日,苏小婉穿的依旧还是摞着补丁的粗制麻布。

但依旧难遮掩苏小婉的可人姿色。

薄薄的嘴唇,修长的睫毛,眼珠子好比星星一样闪亮。

加上精致的鹅蛋脸,舒适的五官。

说是方圆几个村子最漂亮的人都不为过。

对于苏小婉的容貌,村里人觉得惊艳的同时。

也有不少人露出惋惜神色。

村长板着脸,指着苏母身后的苏小婉,气的眼珠差点没瞪出来。

“那苏小婉,是害命精啊,你让洛川娶这丫头,不是害了他嘛。”

闻言。

不光是苏母一脸难看。

连带着她身后的苏小婉。

脸色更是吓的一片惨白。

可以说,这绝对是她这两年来听到的梦魇。

其实,从去年开始。

苏小婉的母亲就开始为苏小婉张罗出阁的亲事。

以苏小婉的条件,就算找一个小地主当妾那都是随随便便的。

但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地主,什么脾性。

苏小婉的母亲不忍犹豫再三。

还是将苏小婉许给了一个猎户人家。

蔡县三面环山,植被茂密,根本不愁猎物。

嫁过去,好歹也能说是不愁吃喝了。

可就在两家人刚商量完婚事。

第二天,那年轻猎户进山居然就碰到了老虎。

死在虎口之下。

这事造成的轰动不小,那个村子当晚就组成了打虎队。

一行人趁着夜色就摸了进山。

谁知道,半点老虎的影子都找不到。

而且猎户家三辈打猎,靠山吃山,可谓是经验老道。

身上连大点的伤口都没出现过。

可就是这样,居然连老虎出没的踪迹都没发现。

如果说,这次的猎户的死,只是四里八乡的老婆子有些风言风语。

说苏小婉有克夫命。

但接下来,苏小婉第二次嫁人,又出事了。

这次嫁的是个铁匠。

也属于手艺活,家里比较夯实的那种。

两家人商定结婚后,在出嫁的当天,那铁匠家偏偏接了一个活。

在打造锄头的时候,不知道咋回事,竟然一头栽在了铁片上。

脖子上的血,染红了一大片地。

一家人哭的是稀里哗啦。

小铁匠母亲,当时就对着老铁匠破口大骂起来。

说劝不听,为什么偏偏就给儿子说了一个丧门星。

这个时代的人迷信。

经过这两件事,苏小婉克夫的名声,算是彻底坐实了。

虽然生的漂亮,但偏偏就没人敢娶。

现在苏母送过来这么一个害夫命的人,村长哪里能不气。

苏春花嚅聂着嘴巴。

大手往腰上一插,宛如泼妇一般,对着老村长就开始骂了起来。

“什么害人精,分明是那两个家伙没福分,配不上我们家小婉。”

“亏我还好心还意,带个媳妇来给你们村冲冲喜,真晦气。”

虽然不少人知道苏母蛮横。

但也没想到这个老娘们,会不讲道理到这个地步。

老村长没话说,直接挥了挥手。

“人你带回去了,今儿老头子就替洛小子做主了,这门亲事不作数,苏家婆娘,你赶紧将老木匠的彩礼钱退回来。”

“什么?要彩礼钱?”

没等苏母惊讶,在她旁边的苏小婉听到这话。

被吓的惊慌失措,咕咚一声跪倒在地,眼泪跟断线一般流了下来。

“求求你了,村长,别赶我走。”

“我不能回去,再过一个月就要征税了。”

“要是我回去,我爹一定会把我送到迎亲队。”

其余人望着这一幕。

不住同情的摇起头。

他们都知道苏小婉哭什么。

苏小婉已经过了十六岁。

到时候征税,若是苏小婉的牙牌还没到官府认到夫家。

按照大炎的律法,全家是要交纳五倍的赋税。

在这个百姓一天只吃两顿的年代,五倍的赋税,等于是要了全家人准备过冬的口粮。

真要缴给官府,那苏家这一年的冬天指定熬不过去。

说是判了死刑也不为过。

村长年纪大,饿死人的事见过的多了。

虽然也有不忍,但他还是闭上了眼。

“闺女,老头子的心不是石头做的,洛川那孩子好歹是个秀才,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被你克死。”

老村长对于洛川有愧疚。

要不是他一个劲夸洛川会读书,还送了串肉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