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陛下真是深藏不漏
还是那辆缓缓驶向咸阳宫方向极为简朴的马车。
正闭目养神的嬴政,内心的喜悦与快感堪比覆灭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
此次微服出行,不仅意外习得能延年益寿的五禽戏,还将困扰自己多时的称号问题解决了,甚至收获了修建长城用以抵御匈奴的策略。
今日的三件喜事,每一件都足以载入史册,能够改变大秦的历史。
想起小林先生,嬴政的嘴角微微翘起,隐隐起了爱才之心。
仅是博学也还罢了,大秦人才济济,天下名士繁多,一名聪颖博学的贤才并不足以令嬴政刮目相看。
但他的军事战略眼光竟如此深远、高屋建瓴,修建长城、构建防御体系的论述足以证明这是兵法大家,文武双全之才,天下罕见。
文韬武略、出将入相,这般人才倘能为大秦所用,可谓如虎添翼。
只是如此大才,怎么甘于屈身做一名客栈掌柜?他又师从哪位名师贤才?这等文韬武略、经世之才,难道是传说中的鬼谷子学生?
林枫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迷雾,令嬴政捉摸不透。
嬴政望向一旁侍奉的蒙毅,开口说道:
“蒙毅,去派人把这个小林先生调查仔细,他的家世、师承、人际通通调查清楚,如此才华必须为我所用。”
“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就……”
蒙毅看到嬴政坚毅而又凌厉的眼神,低头说道:
“诺!”
……
夜幕降临,黝黑的天幕上缀满了星辰。
嬴政回到章台宫,在宫人的服侍下换上了黑色王袍,踱步在章台宫内,反复思忖修建长城事宜。
阶上桌案摆放着竹简笔墨,还未批阅的奏章堆满书案,宫内灯火通明,袅袅青烟自熏香炉中阵阵飘出。
嬴政虽已坚定了修长城的决心,只是具体事宜牵扯过多,修建长城的构造、如何构建长城与边关重镇的防御体系、如何征发民夫、国家财政附如何保障,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似是想通了什么,嬴政停下来回的脚步,向阶下侍候的赵高说道:
“宣尉缭。”
阶下一名身材高壮,长相却略显阴柔的宫人用微微细长的声线说道:
“诺。”
回答的宫人便是史书中有名的赵高了,只是此时他仍是章台宫中的宫人,还未登上朝堂、登上历史的舞台,但已经颇受嬴政宠信,嬴政在宫内的起居一应由赵高经手。
大王宣尉缭进宫的命令层层传递,正在府中看书的尉缭急忙收拾妥当准备进宫。
尉缭身为国尉,在朝中主管军政,是大秦的最高官员之一,官位级别仅次于低相邦。国尉原名庶长,昭襄王时改名为国尉,地位相当于汉代以后的太尉。
既是主管军政的最高官员,陛下紧急召见必然是与军事有关。
尉缭心中有些纳闷,陛下这个时辰召进宫,是有紧急军情吗?
只是当下大秦军威正盛,一路势如破竹地平灭山东诸国,如今只剩齐国还在苟延残喘,王贲的大军将临淄围了水泄不通,城破国亡指日可待;其余已灭国的各地余孽也不足为惧。
“难道是齐国前线出了问题?”
“还是匈奴大举进兵?”
怀揣着好奇心,尉缭急忙来到咸阳宫门。
……
庄严厚重的宫门前,赵高已等候多时了。
宫禁森严,就算是国之重臣也需宫人持印信带领才可进宫。
赵高看到尉缭前来,连忙向前迎接,恭敬地作揖行礼道:
“国尉大人,陛下在章台宫等您。”
虽然赵高是嬴政最为宠信的宦官,但此时的赵高还未崭露头角,也懂得韬光养晦,与文武大臣交往并没有恃宠而骄。
赵高也明白,自己可以在宫内作威作福,可遇到这般重臣自己还是夹起尾巴为好。
况且陛下极为重视尉缭,仅凭陛下力排众议让身为魏国人的尉缭出任国尉一职就可见一斑。
尉缭在赵高的引领下来到章台宫,嬴政正高坐阶上查阅奏章,看到尉缭来到,便下阶迎接,双手轻抬,扶起了正要行礼的尉缭。
“尉缭,深夜召你前来,是关于匈奴的问题,想听听你的意见。”
“陛下,可是匈奴来犯?”尉缭问道。
嬴政摇摇头,说道:
“并非匈奴来犯,只是寡人觉得匈奴必是大秦的心腹大患。”
“如今,寡人和大秦的心思都在平灭齐国、一统天下,匈奴屡屡来犯,搅得边境不宁。”
“这匈奴,如今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若是两线作战,万一一方有失,大秦一统天下便会前功尽弃,若是不打,任凭匈奴掠我边境、掳我百姓,也非长久之策。”
“我已有一计,只是尚不成熟,需要爱卿帮忙谋划。”
尉缭明白嬴政的顾虑,匈奴趁中原混乱,大秦统一六国,没有精力对付北边的匈奴人,匈奴人乘机南下,占领了北部边郡的许多地方,并以河套地区为据点,直接威胁着大秦的政治中心咸阳,确实已成心腹大患。
只是尉缭原也以为大秦是要待一统天下、消化掉山东六国之后,再腾出手收拾匈奴人,以大秦兵锋之盛,届时定然能痛击匈奴,使之不敢来犯。
听嬴政的意思似是想要当下便解决匈奴的问题,尉缭纳闷嬴政的应对之法,便恭敬说道:
“臣洗耳恭听。”
“咳。”
嬴政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
“寡人要修建长城,拒敌于国门之外!”